踮脚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快速消除疲劳,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还可以避免损害膝盖,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最简单、有效的保健方法。
1、补助肾气 肾气虚弱、肾阳不足之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可以刺激肾经穴位,以此来补助肾气,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效果明显。 2、有益心血管健康
3、治疗小便不畅 从中医角度来说,小便不畅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如果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走路,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4、改善脑部气血循环
5、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踮脚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缩挤压,会促进人体下肢血液回流,加速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久坐或久站后,容易出现下肢酸胀、乏力,可有意识地做踮脚运动,帮助缓解症状。 ■教你几招踮脚小方法 1、颠脚跟
每天可以做4~5次,每次5~10分钟。对于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以面向墙壁,双手扶墙,以防摔倒。 2、踮脚尖走路
3、坐着踮脚尖
4、躺着勾脚尖 卧床休息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每次做20~30次。 ■踮脚注意事项 1、颠脚跟要循序渐进,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否则易导致足跟疼痛。如果运动后出现了疼痛,可以休息几天,用热水泡泡脚,就能有效缓解。 2、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不至于因坐得时间久了下肢麻木。 3、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