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养生|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养心当是养命

 李涣 2016-09-13
《黄帝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就是中医当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江河,人有经脉……其中,十二经脉就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相信经过这些天,小伙伴们对经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上次艾艾君介绍了心脏的保护伞——手厥阴心包经,说它是心的“臣子”,能够代心受过,替心受邪,那么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君主”——手少阴心经。




中医的心不同于现代医学认为的心。现代医学的心指的是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内,供应全身血液,是循环系统重要的器官。而中医的心不仅包括肉心,还与“神”相关。中医的心有两方面功能,一是心主血脉,二是心主神。心与神有关,所以我们经常会说“心神不宁”、“心神不定”,神是中医很重要的概念,《内经》有“治病必本于神”之说。

 

《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内经》把心定义为君主,主宰全身十二脏腑,如果心出了问题,所有脏腑就会跟着乱,处于危险境地。心主全身血脉,当心出问题了,身体运行气血的道路闭塞不通,形体失去气血支持,生命的活力就会慢慢枯竭,保养好心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经起自心中,出来后归属于心系(心脏周围的组织),向下通过膈肌,联络小肠。心经的穴位包括有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刹、神门、少府、少冲,共9穴,左右合18穴。


经穴歌诀

九穴心经手少阴,

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穴,

神门少府少冲寻。


艾灸心经是调理心脏病的好方法,循经点艾灸心经上的穴位,通过经气传导,使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协助恢复心脏功能。同时,古话说“心主神明”,所以,人的精神、智力方面出了问题,比如有思虑、神志、睡眠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艾灸心经上的穴位来调理。




关爱我们的心

从艾灸心经开始

 


青灵穴,属手少阴心经,在臂内侧,极泉与少海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具有理气止痛,宽胸宁心之功效,艾灸此穴可调理心绞痛等症。


灵道穴,位于腕横纹上1.5,灵道最大的功效就是预防房颤,心脏早搏,这个穴位对有慢性心脏病的人来讲非常重要平常一定要多艾灸此穴进行保健。



神门穴,位于腕部掌横纹凹陷处。该穴与心经内的经脉相通,充分刺激,有补益心气、养心安神的作用。经常艾灸,可扶正祛邪,增强睡眠,泄心火,调理心病心烦惊悸失眠癫痫等疾。



本文由【艾艾贴订阅号】综合整理/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艾艾贴订阅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