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星片酬和百姓生活

 圆角望 2016-09-13

◎ 伍呆呆(深圳 编剧)

最近听闻国家广电总局即将出台针对明星天价片酬、影院票房造假等“行业毒瘤”的调控方案,不禁心生欢喜,暗暗为这个决策点赞。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明星片酬、影院票房离我们普通百姓的生活很远。其实不然。

我的女儿在读小学的时候报名去学跆拳道,因为她觉得自己学会跆拳道,将来长大以后成为很厉害的黑带教练,可以保护她的妈妈。再长大一点,女儿的志向又变了,想到韩国去当练习生,学唱歌,学演戏,哪怕多吃点苦,将来可以成为电影明星,挣很多钱,可以让她的妈妈过上富足的生活,安享晚年。

当然,女儿的跆拳道黑带教练之梦最后因学业的紧张而懈怠下来,但是她的明星梦却是一做多年。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儿的偶像都是一些人气旺、收入高的小鲜肉明星。好在进入高中以后,读的书多了,眼界变得开阔了,再加上一些适当的引导,女儿的明星梦终于慢慢变淡了。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曾经也认为我与影视圈相距甚远。我平日所写的专栏文章、书稿与影视圈并无相干,能与之发生关系的至多是几篇影评、剧评之类的文章,甚至连写过的剧本也多数都是在完成交稿、领取稿酬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

然而自从决定参与制作我自己编剧的影片之后,便自然而然地深陷其中。于是,明星的天价片酬便对我有了直接的影响。

由于我们的影片是小成本制作,为了保障票房,在辛辛苦苦地从众多的明星里挑选出几位年龄、气质都颇适合的演员,和经纪人一接洽,对方开出的片酬竟已超过了影片的总投资,甚至数倍。于是对明星望而却步,重新制定演员的挑选标准,转而选取一些名气不大,但演技好、片酬合理的演员。

纵观国际电影市场,无论是电影业最为发达的美国,或者是欧洲一些国家,还有亚洲的日韩等国,在影片的制作上,都很理性地把演员的片酬控制在制作成本的20%到30%。而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走向市场化改革的中国影视行业,由于一窝蜂涌入的资本和一下子开放的市场以及一时无法跟上的监管,导致了中国影视市场的危险和混乱,其中之一便体现在演员的片酬,如今演员的片酬占制作成本的50%已经屡见不鲜,有的影片甚至高达70%。

如此一来,演员高片酬的恶果便转嫁到其它的方方面面。比如编剧的稿酬被压缩,低稿酬致使无法打磨好剧本,影片的故事内容质量便在无形中被降低。比如影片制作的周期被缩短,制作团队不可能非常精心地去完成每一个镜头……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影,恐怕是对不起到电影院真金白银地掏荷包买票去看片的每一个观众的。

另一方面,演员高片酬对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我的女儿从小做的明星梦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更遑论一些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的孩子,会以为只要自己颜值高、身材好、得到好的包装或者经过炒作进入影视圈,一夜成名,便可以获得高片酬一夜暴富。

从事写作工作多年,我对电影艺术一直充满了敬畏和尊崇。电影是被称为继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在我看来,它是能包含所有的艺术种类在内的一个艺术平台,它特有的叙事手法、表现手法,能比现实生活更强烈、更集中地表现生活,表现人生,更直观地引起观众的代入和共鸣。所以它值得敬畏和尊崇。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愿意一直保留我的敬畏和尊崇,让自己的作品保持它们应有的品质。

作为一个已经踏足影视圈的制片人,我必定会保留我的敬畏和尊崇,让自己目前和以后参与制作的每一部影片都无愧于观众。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更期待,某一天,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大明星,每一个人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上,我们都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给予他人的纯粹的美好。而不是把自己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的低层需求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