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做一个会读书的人

 青木森森 2016-09-13


纵览古今中外,自文字和印刷术发明以后,只要不是十足的文盲,人们都有过读过书的经历。但是,人们读书的境界,读书的多少和收效是完全不同的。随着各级教育的普及,读过书的人是越来越多,但是读过书、读书人和真正会读书人是不同的,他们的区别简直是判若霄壤。肯定无疑的是,只有那些爱书、爱读书、爱藏书和会读书的人,最终方可成为杰出的人才。


什么是读书人呢?民国时期杨玉清先生在《论读书》一文中写道:“以读书混文凭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混官做的人,不是读书人;以读书为时髦、为装饰品的人,更不是读书人。”他在文中使用了一个“混”字,指出了某些人读书不纯的动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极少数的人利用权和钱交易从大学获取硕士或是博士学位,就是这种混文凭作装饰品心态的表现,他们从而亵渎了学位的真正学术价值。我们还应当看到,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大学普及化的程度。但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大学的学生中,抱着混文凭的人,其数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那么,何为真正会读书的人呢?从整体而论,读书有会读与不会读之分,不会读书的人居多,而会读书的人可能只是少数。不言而喻,那些仅仅追求记问之学,读书时心不在焉、囫囵吞枣、食而不化,知其然而不知所依然,书读完以后,也都抛之九霄云外了,这当属不会读书人之列。那么,凡是会读书的人,他们深知读书是一种心灵活动,必须营造一种恬适娴静的心境,唯有此时才进入到浩瀚书的世界。他们通过读书,以达到开茅塞、除陋习、得新知、长见识、养灵性、增智慧。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如此的心境,通过读书达到增智慧的目的,那无疑就是会读书的人了。


清朝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他以“窥”、“望”和“玩”三字形容读书的态度,也恰好地反映了不同年龄的人读书心境。我已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了,一生都是在与书打交道,读书、教书和写书成了我的全部的精神寄托。依照张潮的论点现在我也到了“台上玩月”的阶段了,读书的功利性对我已经没有任何的诱惑了,因为我已经不需要获取文凭、晋升职称或是申报成果奖了。什么叫做“台上玩月”?我理解所谓的“玩月”,就是完全摆脱了读书的功利性目的,以超然的态度,欣赏书中的知识的美,品味知识的真正价值,以及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智慧。




我虽然是一个老年的读书人,但绝不敢自诩是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至今,我仍然还在苦苦地求索,可谓是愚者千虑终有一得,愿意与广大青少年们交流读书的心得。我的体会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读书贵在于精,包括精选、精读和精思,这是每一个名家读书的共同的心得。宋朝欧阳修四岁丧父,因家境贫寒既无钱上学,也买不起书,由母亲四邻借书,他靠抄书完全靠自学而成为唐宋把大家之首的大文豪。因而,他最懂得读书和做学问的真谛。他说:“读书趋简要,言说去杂冗。”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既指明了读书贵在于精的道理,又阐明了著书立说必须言简意赅。


可是,在“好大狂”的思潮影响下,现在图书的版本越来越大,字数也越来越多,八十年代初期的小开本的图书已经很难再寻觅到了,真有点怀念那时便宜的小书。现在,无论是学术著作或小说动辄数十万言,有的甚至百万字以上。目前,连研究生的论文多数都是十万字以上,有的甚至多达二十万字。可是,在民国时期和国外的学者,他们最富有创造性的著作都是少而精的。例如,民国时期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校注人间词话》,其中曾经创立了“境界说”,但仅有小三十二开本七十页,只不过四万字。曹聚仁先生的《中国近百年史话》,叙述百年历史仅有五点五万字,如果由中国现在的大学教授们来撰写,至少要写上百万字。




又如,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拉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发表在1953年4月25日的英国权威的《自然》上,该文仅有九百六十多个字,但却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约翰·纳什在二十二岁时,仅仅以二十七页的论文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其中发现了“纳什均衡”的博弈论。他三十岁时突然患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但三十多年后竟奇迹性的康复了,并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罗伯特·哈钦斯曾经任芝加哥大学校长二十一年,被称为永恒主义教育家,他撰写的《乌托邦大学》是只有三十二开本八十六页,是一本十足的小书,但却蕴含着教育的大智慧。


显然,要想读小而精的书,必须改变我国当前学术界追求多而杂的著述风气,只有著作者提供精品的著作,读者才能读到精品的图书。我国当前学术状况是,许多学者著书而不立说,时兴主编或合作编书,这是快捷出成果的诀窍。试问:古今中外的传世经典著作,有哪一本是合作编写出来的?一本极有创意的著作,其核心观点及其论证,充其量几千至多几万字足矣。然而,现在大部头的著作,多数是故弄玄虚,或者是为了赚取稿酬,不仅对读者毫无启迪作用,而且令读者感到厌烦,这也是导致当今不少人不愿购书和读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读懂,而最高境界是读“通”。通常,学校的老师问学生:“书你读懂了没有?你们学会了没有?”其实,读懂只是限于被认知的某个学术理论或观点,这只是浅层意思上的理解,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认识阶段。从认识论上说,人的认识有三性,即感性、理性和悟性,它们是不同层次的认识能力。人们通过五官对外界世界进行感触,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这是感性认识阶段。感性认识的目的是“知”,也就是知道了感触到的事物是个什么东西。人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进入到理性阶段,它不再需要再经过五官,而是通过思维加工,把观察到的事物彼此进行比较、判断、抽象,经过去伪存真,以便得到理性的认识。因此,理性认识的目的是“真”,也就是更深刻、更完全、更正确地反映着自然的本质。




但是,人的认识仍然没有结束,还需要深化到“通”的阶段。为什么说“通”是读书的最高境界呢?这是因为“懂”仅仅还是限于某个事物本身,而“通”则已超出事物本身,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了,所以“通”比“懂”进入到更高的层次。在汉语词汇中,有通达、通彻、通晓等语汇,都是指对某一事物透彻的了解之意。我们常常所说的“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博古通今”、“心有灵犀一点通”和“一通百通”等,就阐明了“通”字的深刻蕴意。


那么,怎么才能达到“通”的境界呢?这就是悟性的功能,悟是通向智慧的唯一途径。古人说,学必悟,悟而生慧,因此悟性之有无是区别读书人优劣的主要分野。悟性是能够学会的,但却是不可以教授的。一般来说,悟性的获得是在娴静的冷环境中,通过自己反复揣摩,不断的内省、反思、渐悟、顿悟,从而获取智慧。渐悟与顿悟都是获得智慧的途径,不同的渐悟是逐渐的,而顿悟是突发的灵感,像创造性的灵光一闪念就是顿悟。窃以为,读书人只有获得悟性,才能达到“通”的境界,方算得上是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