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明、清时期的佛像鉴定及市场价值

 自华居 2016-09-13

元、明、清时期的佛像鉴定及市场价值

御藏阁文化传播2016-09-13

元、明、清时期的佛像鉴定及市场价值

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开始在内陆流行,藏传佛像的样式在内陆特别是北方地区影响较大。汉族的传统雕塑技法依然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已呈衰落趋势。较汉传佛像,藏传佛像最直观的区别是几乎没有衣纹刻划,这应与藏传佛像受尼泊尔等地佛像艺术影响有关。而汉传佛像则喜欢刻划佛像的衣纹,强调衣纹的变化。

元代铜佛像很少,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的飞来峰,山上凿了很多石窟,其中不少是藏传佛像。

明代以前的金铜佛像体量都很小,20厘米高者就算了不起了,可是到了明代,佛像都做得很大,二三十厘米高的已不鲜见。这是因为明代经济非常发达,用白银做流通货币,因此历朝的旧铜、杂铜以及铜钱都可熔炼。铜变得不值钱了,可以铸作很多佛像。

明朝历时270多年,佛像样式总体变化并不大,但是也能分出早晚期来,中早期的佛像小腿部的衣纹线较长,越晚越呈偏圆形了。中早期的佛像头部与身子比例都还匀称,越晚头部越大,甚至晚期已有比例失调之感。明代中早期的佛像,佛身和台座都是一体铸造的,到了明中期以后特别是明晚期,皆是佛身和佛座分铸,所以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只剩下上半身的明代佛像。明代在佛的肉髻里多出了“顶严”,这个元素是元代才开始大量地出现在藏传佛像上的。明代北京、山西也有很多藏族喇嘛居住,另一方面明朝政府和西藏的宗教管理者关系特别好,明政府也要赏给西藏佛像,所以明代北京、山西造的佛像上也都带着“顶严”。

谈明代造像,就需要特别提及永宣宫廷造佛像。因为明朝初年北京要接待很多西藏大活佛、大喇嘛,北京还有藏传佛教寺庙,住着好几百个大喇嘛。地方的大法王、大活佛来北京朝见皇帝,临走的时候皇帝都要送他们瓷器、茶叶、丝绸、布匹等,后来又加送佛像。这些佛像都是专门为藏僧设计制作的,一招一式都很讲究,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挑不出毛病。明宫廷的造像仅限于永乐和宣德两朝,前前后后加起来顶多30年。这类造像在市场中拍卖价格极高,赝品自然不少。赝品主要体现在造型僵板,动态生硬,缺乏真品的自然灵动感;细部如手脚、五官特别是眼睛、耳朵的线条含糊,缺乏挺拔犀利的力度。真品器壁的薄厚均匀,底部剁痕规范;伪品往往器壁薄厚不一,剁痕粗率。真品分量适中,手感舒适;伪品往往铜质生硬,手感沉重。真品鎏金金色自然,有岁月磨蚀的痕迹;伪品系人工腐蚀和打磨,痕迹生硬。刻款方面,永乐年款是楷书,字体秀丽;伪款书写不规范,字体无力。宣德款真品佛像刻工有力,笔道粗宽,可见刀痕;伪款有的是铸造出来的,很容易识别。

佛像交易咨询:187 0178 8776 博物馆王总

在清代佛造像尤其是藏传佛像中,出现了不少双身佛、护法像等佳品,其手脚的铸造尤其以写实出色。当年我们参加整理藏传佛像的时候,过手了上万件佛像,以致闭着眼睛一摸就能知道是明朝的还是清朝的,就是因为手感不一样。明代西藏中部的佛像,一般是用红铜铸造,红铜材料是从尼泊尔进口的,鎏金的颜色都偏橘黄,很暖的黄,手感上轻重、柔软度都很合适。另一方面,由于是红铜材质,质地比较柔软,所以其器壁并不十分规范,很随形。因此它的封底系采用卷底法,或者叫包底法,即把器壁卷回来封住佛像的佛藏。而清代大概是疆土广大了,国力强盛,铜资源缺乏的问题解决了,清代北京地区的藏传佛像多半是用黄铜铸造,器壁厚实,触手感觉生硬,分量沉重。另外因为铜质又硬又脆,已经无法像明代那样翻卷,所以改用剁口封底即剁底法,很好辨认。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