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转型与中国现代化

 田园牧韵 2016-09-14

  □ 张恒山 (中央党校政法部主任,法学博士,教授)

  关于文明转型的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各国都要进入文明转型?二是一个文明形态与另一个相比,有无优劣之分?在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类进入的一种状态,相对野蛮和蒙昧而言。早期的农工文明是不会有法治化的。人类社会由农工文明向商工文明转变。这种转型最初是从英国开始,后来其他国家也纷纷转型,但道路不同。

  文明转型不同路径的得与失。如德国、日本科技发展很快,但缺少民主,后来走上了战争之路,在二战期间遭到毁灭性打击;俄国发展不均衡,其工业化通过国家垄断资源的方式进行,因此缺乏自身再循环的动力,20世纪60年代经济开始衰退,而政治上缺少民主和法治,也使得后来走上全面的腐败。

  一个文明系统与另一个文明系统相比,主要的优劣差异在于:一是解决物质资料需要的生产方式所内涵的对能源的利用的多样性及其较高的效率性;二是与高效、多样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的较高的效率性、更多的公正性;三是其遵循的价值观念在本社会乃至在其他社会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同性。

  一种较为先进的文明因为能够掌握更多的能源资源、更多的物质资料、更安全的社会生活秩序、更公正的社会服务,所以,它能够不断地发展、扩张,以至排挤原先较为落后的文明。这种情况被称为文明扩张,与之同步的就是文明转型。

  为什么中国至今没有真正完成文明转型?中国的文明转型有三个特点,一是后发的,二是政府主导,三是过程曲折复杂。一个社会,尤其是后发的,简单地靠民营资本主导,速度缓慢。实践证明:文明转型需要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首先有赖于具有强大权威的政府。需要强大权威的政府引领文明转型。

  历史反复证明,对后发国家而言,在强大的权威保证下的稳定的社会秩序,是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文明过渡、社会转型的必要条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文明的全面转型,要靠以政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民族精英率先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型、价值观念的转型、组织方式的转型、管理方式的转型等等,进而带动全民族的文明转型。

  我国政法机关,特别是人民法院在文明转型中的重要地位,能促进社会和谐,能为文明转型提供有利条件。在文明转型过程中,法院干警们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发挥着重要作用。执政党党员作为社会精英,在法院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文明转型也起了重要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