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朝为什么会亡?仅仅是因为统治残暴吗?

 邓超越梦想 2016-09-14

文/凤阳七段

过去谈起这一问题,我们大多从秦朝法律严酷、统治残暴来论说。但今天我要和大家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说。

秦朝为什么会亡?仅仅是因为统治残暴吗?

首先,必须承认秦国与六国是互为外国的关系。过去我们历史教科书在谈论秦朝统一这个问题上,把预设的前提就定为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如果从当时战国人的心态上讲,秦国无疑是外国,文字不相同、度量衡也不相同。秦人与齐人、楚人的关系,更加近似于民族之间的关系,所以秦灭六国,更像是一个外族入侵者的行径。试想如果抗日战争失败了,日本人占有了全中国,让中国人说日语、用日元,吃穿住用都采用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你会心安理得吗?不反才怪。所以这种文化差异恐怕是六国反秦的重要原因。反过来看,为何陈胜大泽乡振臂一呼,咋没见一个秦人“起义”呢?反而章邯征发骊山墓的刑徒,组成了秦军,不断打败陈胜的军队。正常思维,反倒是认为刑徒最应该成为反秦的一方。

秦朝为什么会亡?仅仅是因为统治残暴吗?

其次,秦国的法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酷。所谓严酷,其实有两种理解。一是六国人“觉得”秦人法律严酷。平心而论,秦人之所以能够在战国晚期实力凌驾于六国之上,与“依法治国”和“赏罚分明”是紧密联系的。从睡虎地秦简等出土竹简上看,秦法的规定真是事无巨细,连一亩地产多少粮这样的农事都做了规定,客观讲是科学化管理。而从出土竹简和传统文献的记载上看,秦朝的死刑率并不是很高。近些年出土的汉初竹简——张家山汉简更是确凿了这样的事实:汉初采用的法律乃秦律稍加改动而成,刘邦的“约法三章”乃是大略的政策,日常行政仍然采用的是秦律,所以历史事实是“汉随秦制”。

秦朝为什么会亡?仅仅是因为统治残暴吗?

再次,真正使六国人感觉严酷的是秦朝的徭役。秦国能够打败六国,依靠的就是对秦地老百姓连年的兵役、徭役征发,以至于创造了500万秦民供养100万秦军的军事史上的神话。但秦灭六国,秦始皇却不让天下民众生养生息,继续推而广之,向六国征用民力,所以就有了刘邦年轻时被征发到咸阳,惊呼“大丈夫当如是”的历史记载。秦始皇认为六国虽然被灭,但周遭还有外患,于是南下征伐南越、北上讨伐匈奴并修连长城,战事连绵不已。在咸阳,他又役使民力修建阿房宫、骊山墓,这在今天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壮举。然而就是这些壮举,让后人评论秦始皇时,不得不得出“轻民力”的结论。秦二世阴谋篡位,这种征发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终于爆发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

连年征发民力,也或许是秦始皇有意为之——故意让六国民众不得休息,也就腾不出手来去反抗了。

欢迎订阅“凤阳有话说”微信平台,每日收看秦汉史硕士说秦汉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