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咖啡实验 | 控制变量法研究:4大参数的变化对手冲咖啡的影响

 街心舞苑 2016-09-14

很多爱好者刚接触咖啡时,总是会观察在别人冲泡时的温度、水粉比、闷蒸时间等,甚至画了几个圈圈,多少个圈圈在里面,多少个圈圈在外面。作为一名刚进咖啡圈的新手来说,社花也不例外。




然而,只是记录这些数据,却不明白这些变量对咖啡的影响。不明白其实一杯咖啡最重要的是它的味道。


为了更了解咖啡,在问过老师帅比琛后,我们还是决定以实际对比,直观地理解豆子本身的性质。

使用材料


选用机型:小飞马


选用咖啡豆:埃塞尔比亚 Hunkute 水洗 7月22号 浅烘(agtron:72)


选用水:农夫山泉(TDS32)


豆重:17g


研磨度(20目过筛率):3(80%),3.5(75%),4(61%) 


滤杯: 
水粉比:1(粉重):15(所注入的水量) 
时间参考:闷蒸20s,萃取总时间1分45秒





共做了12组实验


刻度范围:3,3.5,4


水温范围:88,90,92,94


水粉比为1(粉重):15(注水重)


注入水32g进行闷蒸,
闷蒸时间20秒,萃取时间1分45秒


口味评价最主要针对香气,萃取率,整体性,甜度


最后将这些归纳总结为数据:


经过我们的品鉴后,筛选出最优两组,分别是:

水温88℃,研磨刻度3 ,浓度为1.41
水温92℃,研磨刻度3.5,浓度为1.2


而其他被淘汰的组合:

1.水温88℃,研磨刻度4,优点:甜度高,口感柔和,但咖啡后段比较空。


2.水温90℃,这个温度不适合这个烘焙度,咖啡比较平淡,没有出彩的方面。


3.水温94℃,刻度3与刻度3.5,两者酸质都非常好 ,但都出现了口腔摩擦感。


所以从品鉴原则上,我们选取了以上的两组。


最后经过此实验总结出以下列表:


社花在本次实验中的学习笔记


1.咖啡杯测中是使用20目的筛网,过筛率为70%-75%。


2.或许对于新手来说,喝第一杯咖啡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但由于是三杯一组,不同程度的酸跟甜味,香气,回甘都有所对比。所以开始能感受到什么是尖酸,明亮的酸,活泼的酸。


3.在我一开始品尝时候会感觉到苦味,但是当帅比琛把一部分加水后,苦味居然消失了。这才知道并不是咖啡的苦味,而是咖啡的浓度刺激到舌头,所以以为是苦味。就像一些中药,可能不是苦的,但是因为太刺激了,或者我们潜意识中就认为那是苦的。


4.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低酸味会越明显。研磨越粗,也会越酸。但是有些酸是舒服的酸,而有些酸并不舒服。


5.遇到一杯咖啡,不应该总是去关注人家的手法,更多的应该去关注人家为什么会这样萃取。这样萃取会萃取出什么。


6.每一种咖啡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在吧台出品时,手冲具有一些不稳定性,但是应该更加了解咖啡的知识。去理解每一种冲煮方式的萃取过程。良好的萃取是美味咖啡的根源,这样萃取的咖啡才能有清晰的风味,才能将其品种、场地、加工和烘焙方式等通过风味展现出来。


这是我对本次实验交出的一份小总结。或许不懂得地方还很多。咖啡之路,我才刚刚起步。按帅比琛的说法,我就是个咖啡婴儿。 但是我想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疑惑跟好奇的地方也还很多。如果有刚入门的朋友,希望这份实验能对你有所启示。如果感兴趣不妨也一起做下这个实验。然后一起交流一下。(被指导) 互相进步~





作者:社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