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自己打了16年胰岛素,竟然白打了!?

 糖尿病同伴 2020-12-21

文/黑龙江瑞京糖尿病医院主治医师 王薇


今年63岁的张阿姨确诊糖尿病30多年。16年前,她听说胰岛素降血糖效果好,就自己买来胰岛素注射。什么时候打针,每次打多少剂量心里都没数,全靠自己乱琢磨。结果血糖一直没控制好,最近住院之后才发现,不但引发了糖尿病足,肾脏也发生了病变,这16年的胰岛素针算是白打了。


10年前,张阿姨患上了白内障,眼底出血。眼睛看不清了,就让老伴帮忙打针,老两口根本不知道他们用的胰岛素是什么剂型,什么时间该注射。看到别的病友是打完针立即吃饭,张阿姨也学着打完针就吃饭(其实她的胰岛素应该餐前半小时注射)。最近,张阿姨发现走路经常腿疼,这才来到医院检查。我们为她测量的血糖,发现老人的血糖根本没有控制好,空腹血糖为10mmol/L左右,餐后血糖16mmol/L左右,长期的高血糖引发了糖尿病并发症。
“我实在太后悔没早点来医院,这么多年的针,算是白打了。”住院后,张阿姨追悔莫及。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像张阿姨一样,平时不愿意主动求医,感觉糖尿病并没有影响到正常生活,并不当做一回事,有些患者干脆自己琢磨吃药打针,时间长了,身体因长时间血糖超标引发了并发症,才追悔莫及。
这里要提醒广大糖友,得了糖尿病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为及时调整治疗用药、控制病情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一旦发现血糖超标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就医咨询,医生会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切不能自己乱开药方乱打针。
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正常情况下人体可根据体内血糖的高低自动分泌数量不等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一旦其分泌缺乏或者不足就会产生糖尿病根据发病情况不同,糖尿病分为四大类型: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治疗的共同特点之一是降低血糖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使用胰岛素


那么哪些情况需要考虑用胰岛素呢?
1、型糖尿病患者:这些病人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必须终身使用外源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减量或停用,否则容易出问题。
2、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乳酸酸中毒等严重急性并发症者:这些情况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必须用胰岛素迅速地控制血糖。病情好转后,根据情况考虑是否可以停用胰岛素,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3、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结核病、恶性肿瘤等;或者合并眼病、肾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以及合并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等:这些情况应当用胰岛素治疗,其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同时也影响生活质量。
4、需要做外科手术的糖尿病人:在手术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应当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为手术及术后康复提供保障。
5、妊娠期发现糖尿病,或者患糖尿病的妇女妊娠期间,应当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用其它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分娩过程中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以保证母婴安全。
6、2型糖尿病经饮食+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者:这些病人可以考虑短期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病情后转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改用其他方法治疗,停用胰岛素。
7、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人一样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

温馨提示

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前,一定要请专科医生做出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自己要掌握一些 胰岛素的基本知识和注射胰岛素的基本技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