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精囊炎中医治疗

 pandorex 2016-09-15
6

中医对精囊炎所致的遗精是如何认识的

    精囊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历史文献中无此病名。但关于本病临床特征的描述,历代文献不乏记载。因其排出的精液为红色,故中医称之为血精。如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云:“此劳伤肾气故也。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室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明代医家张景岳《景岳全书·血证》曰:“精道之血必自精宫血海而出于命门。盖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凡劳伤五脏,或五志化火,致气冲任动血者,多以精道而出。”为了明确病位还指出:“病在小肠者,必从溺出;病在命门者,必从精出。凡于小腹精泄处觉有酸痛而出者,即是命门之病也。”为了强调肾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少年天癸未至,强力行房,所泄半精半血,少年施泄无度,亦多精血杂出。”
    综合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结合本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成因与下列因素有关:
 
    (1)房事不节:因房劳过度伤肾,肾阴亏耗,阴虚火旺,扰及精室则出现血精。或素体阴虚,阴虚则虚火内生,加之欲火旺盛,则精室血络受损,血随精流,故导致血精。

    (2) 瘀血内阻:由于外伤伤及阴部,瘀血内停;或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湿热之邪伤及血络。瘀血停滞精室,伤及血脉故精血暗红而出,常伴有较明确的会阴部疼痛。
 
    (3)饮食所伤:因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酗酒过度,则致湿热内生,湿热下注精室,伤血络,故血随精出而成。或因食辛辣香燥伤阴,阴虚火旺,扰乱精室而成。

    (4)七情所伤:因七情所伤,化火伤阴,阴虚火旺,精室受扰,则精血并出。或思虑伤脾,脾弱气虚,肾失后天之充养,则脾肾气虚不能摄血,则精血俱出而成。

    关于精囊炎的病因,中医认为以肾虚为发病之关键,尤其是肾阴虚更为常见,故从治法上以补肾、滋肾清火为本病的基本法则。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汤)加减、归脾汤加减及桃红四物汤加减等。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www.)

7

急性精囊炎出现血精时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急性前列腺炎与急性精囊炎在临床上常同时发生,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有的伴发前列腺结石,或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的细菌感染途径有3条,即血源性、淋巴蔓延或直接扩散。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在临床上80%的前列腺炎同时伴发精囊炎而出现血精,要鉴别前列腺炎或精囊炎是很困难的,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炎和精囊炎都有后尿道炎,而约有40%左右的后尿道炎伴发有前列腺炎。因此在急性前列腺炎或急性精囊炎的抗炎治疗抗菌药的选用上也没必要分开考虑。

    急性前列腺炎或急性精囊炎出现血精的治疗问题,除一般的处理外,抗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无需止血治疗。但由于前列腺体表面有一层脂质类的包膜,许多抗生素很难通过此膜而渗透到腺体内而达到治疗作用。要遵循以下原则:

    (1)要根据药敏选用。

    ( 2)选择高脂溶性、高渗透性、与血浆中蛋白结合率低、离解度大的抗菌药物。

    (3)联合用药,剂量要足,疗程要长。用药要4周以上。

    常用药物及用药方法:

    (1)红霉素:红霉素有较强的穿透性,对前列腺上皮的渗透作用强。在酸性环境中可离解为非溶状态,对金葡菌、链球菌均高度敏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无效。因此常与卡那霉素联合应用。用法:红霉素0.25g,每日4次;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共用10~14天为第一个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复方新诺明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服10~14天。

    (2)复方新诺明:复方新诺明的用药为2片,每日2次,用4~6周,在口服此药时可同时口服碱性药物,以提高疗效。

    (3)先锋霉素类药和TMP:可以通过血液进入前列腺体内达到抗炎杀菌作用。常用的有先锋霉素Ⅵ 号( 头孢拉定)胶囊,口服每次2粒(500mg),每日4次。严重者可每日4~8g,分2次静注,但应注意对头孢菌素过敏史者禁用,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TMP的用法多为复方制剂,与磺胺同用,复方TMP即复方新诺明。

    (4)喹诺酮类:近些年来抗菌药发展很快,用于急性前列腺炎的抗炎治疗药也增加很多,喹诺酮类药用法有氟哌酸0.2g,每日3次口服;奥复星0.2g,口服,每日2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点滴奥复星,每次0.2g,每日2次,疗程10~15天。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偶见谷丙转氨酶升高。病情好转改服其他抗生素。

    (5)青霉素类药物:有些青霉素类药物对尿路的特异性细菌有效。对于非特异性细菌感染Tulaoshi.Com引起的效果不理想,一般情况下不作为首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