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从烧饼取名为“神仙饼”后,老板几乎没休息过

 老玉米棒 2016-09-15

不少吃货对烧饼有着独特的情结,每次想吃焦酥可口的热烧饼时,就想到儿时守在烧饼摊前的情景。

师傅用火钳从中空的大铁炉一个一个夹出来,摞在炉边上,圆型的是咸的,椭圆型的是甜的,每种味道都有它独属的记忆。

而如今烧饼的口味也层出不穷,大家可以选择放更多的料在里面,有加香肠的,有放梅干菜的,也有加里脊肉的。

这家位于周塘横路196号的烧饼店,猪油和里脊肉烧饼卖的是最好的。20多年的漫长经营,受到了不少吃货的喜爱。每次路过都有人在等,而且每个人都要好几个饼。

老板叫朱世黄,今年42岁,和妻子一同来自台州仙居。朱师傅家里原先就是做糕点的。所以他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手艺,学有所成就想出去闯闯,便来到了慈溪开始经营早餐生意。

朱师傅的拿手绝技是烧饼,经过20多年来的摸索,将仙居的烧饼改良,慢慢做出了慈溪人爱吃的口味。

起早贪黑不打紧,只为做好一个饼。每天早上3点多,夫妻俩就要起床做早餐,下午就开始做烧饼。夫妻俩分工明确,烧饼进炉前的工序都由朱师傅妻子徐大姐完成。

一条搓好的长条面团横卧在案上,徐大姐左手握起一头,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扯下一个个拳头大小的面团。转眼间,一条长龙面团被分成一坨坨的小面团。

沾上油酥后,徐大姐再一个个将油酥揉进面团里,这时候面团的外观较之前相对圆润,像一个个刚吃饱饭似的汉子慵懒地躺在案上。

接着,徐大姐撒了些干面粉,又拿起擀面杖将拳头般的面团擀成圆圆的面饼。

看到徐大姐塞满了厚厚的好几种馅儿,对于吃货来讲,真是件无比快乐的事!

放完馅儿后,再次将它擀成饼状,这时候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面饼里面,红彤彤的里脊肉和翠绿的葱花相互映衬,瞬间各种滋味在心头。最后将烧饼的一面黏上芝麻,制作在这里便算是大功告成。

之后便换朱师傅上场,他娴熟地将烧饼托于手掌中,得心应手地一个个送入炉内。

等待数分钟,再观察一下拿捏烤制的程度。对于即将而出炉的美食而言,短短几分钟痛苦的等待便是一种幸福。

差不多了,朱师傅便拿起他的“得力助手”火钳,夹出熟透了的烧饼。空气中,顿时一股焦香的带有猪油香味,又泛着青葱的香味扑鼻而来。

“老板,我要10个”,“老板好了没”,“老板我等了很久了”,边上的顾客总是在催促着,朱师傅一边忙着招呼顾客,一边忙着装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眼下即将中秋,问朱师傅回不回老家?朱师傅说“节假日我们都不回去,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去几天,今年回来就做到了现在,一天都没有休息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