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来中国教球而生。 乐此不疲, 终将执著一生。 安德鲁·史密斯 2016年8月, 高尔夫回归奥运。 上一次是1904年, 112年前。 里约奥运会, 冯珊珊获女子高尔夫铜牌, 这次历史性的获奖, 让小众的高尔夫运动, 受到更多国人关注。 在世界公认的发源地英国, 这项运动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但在中国仅有三十来年。 三十年, 对一项运动的历史很短暂。 这其间有十八年, 对一个深入其中的英国人来说, 是在异国他乡执著的艰辛岁月。 他是安德鲁·史密斯, 一位典型的英国绅士。 当年他培养过的孩子们:何泽宇、韩韧、王明浩、叶剑锋、苏东、封悦……已成长为中国高尔夫第三代球员。 他们中有不少成为职业球员, 多位进入中国国家队, 开始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 何泽宇, 中国国家队员。 2015美巡赛中国收官之战冠军。 韩韧, 中国国家队员。 美国大学校队联赛中国第一人, 多场美国青少年锦标赛冠军, 首届亚洲业余锦标赛冠军, 中国首位晋级欧巡赛的青少年球员。 封悦, 美国LPGA(女子职业球手)。 十场美国AJGA青少年赛冠军。 当年《高尔夫》杂志, 还曾专题采访, 封悦和她的教练安德鲁。 “天生也者,生心也”。 这世上, 总有一些人, 一生只为一件事而生。 安德鲁出生于英国高尔夫名门世家。 叔祖父曾在1939年, 获得高尔夫四大满贯中, 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赛事 ——英国公开赛的冠军。
父亲成为英国PGA职业教练已有58年(全英国超50年仅二十余位),这是世界首个职业高尔夫协会。他培养过伊恩·伍斯南(荣获52项世界冠军)等著名球员,获颁英国PGA终身成就奖。 3岁时, 安德鲁在父亲指导下, 开始学球。 13岁开始阅读父亲的专业书籍。 他认为只有懂得教才能更好地学, 这种逆向思维, 似乎注定了他的教球生涯。 1997年他还在英国, 一间著名球会工作。 期间曾代表球会, 去美国亚历桑那州, 参加职业-业余赛荣获冠军。 彼时, 高尔夫在中国刚兴起, 极缺真正专业的教练。 获知消息, 安德鲁萌生了一个想法, 去这个东方大国教人们打球。 高尔夫在中国被冠以“贵族”的帽子。为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参与这项运动,他使尽了洪荒之力……甚至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中国话。 他教过数万人学习高尔夫, 3岁幼儿,81岁老者, 甚至盲人。 堪称高尔夫的“传教士”。
美国体育学者经过科学计算, 将打出一个又直又远的高尔夫球, 列为世界排名第四最困难的运动, 而这只是技术上的难度。 “不动则已,一动惊人,静如山岳,动如流星。”古龙小说中的这句话,形容高尔夫恰如其分。高尔夫球的飞行速度可达270公里/小时,这是F1赛车的平均速度。 但更难的不是速度和力度, 而是足够的准确, 在击球瞬间的高速运动中保持精准。 用长长的杆及小小的杆头, 将小小的球击入, 几百码开外小小的球洞中。 要打出一个好球,击球时,杆头接触球的位置必须准确,丁点儿的偏离,小球都不可能飞出,完美的轨迹与距离。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击球时杆面倾斜一度, 小球都可能偏离方向二十码。 要打好高尔夫球, 需要正确的动作, 以及大量的练习。 金庸笔下的打狗棒法, 仅有八诀三十六路, 只用一根打狗棒。 而高尔夫的球杆多达25支,下场可带14支,每支球杆都有不同的套路,除了各种长杆击球,还有短杆的劈、切、推,有高抛球、倒旋等不同的打法。 高尔夫球, 难打更难教! 作为一个职业教球者, 在安德鲁眼里, 每个人都是一块璞玉, 无论高矮胖瘦, 年老年幼。 帮每一个人建立信心和兴趣, 正是他教球的第一步。 在泥沙俱下的中国高尔夫培训行业, 他日复一日, 坚持以源自英国PGA的系统, 科学教学。 真正专业的高尔夫教练, 没有标准固化的动作去教学员, 而是提供私人定制式教学服务。 只因千人有千种招式, 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标准动作。 看动作、教动作、改动作, 帮学员练习动作, 他像一个人体动作雕塑师, 精雕细琢, 只为球场上的完美一击。 遇上学过打球, 但需要改动作的学员, 他需要和学员一起, 付出更多的努力。 改一个小动作, 至少需要上万次, 正确的练习。 自胜者强。 高尔夫没有对抗和冲突, 只有对自我从身体到心理的挑战, 因而称得上世界最难的运动。 曾国藩说,静能生动。 儒释道家皆认为,静能生慧。 一语道破高尔夫运动的禅机。 全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球场,再加上不同的季节、时间、风向、雨量、球位的影响,每一场球都是对自然的一次挑战。 在击球前的静谧之间, 球手要选择球杆以及打法, 这要求丰富经验与快速决策, 他很重视带学员下场实战。 无奈国内很多球场仅对会员开放, 会籍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他眼中的好球场, 是那些支持青少年高尔夫事业的。 他身上始终保持着, 英国绅士的范儿。 冒着倾盆大雨, 和学员一起打完18洞一场球, 并不是稀罕事。 能否打出好球, 击球前的心态很重要, 他还十分注重, 沟通和心理辅导。 如此便和中国学员, 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让他在异国他乡, 时常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2016年, 他娶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太太, 还开设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院。 这是他在中国教球最大的回报。 安德鲁的哥哥, 曾在皇家军队服役, 受到过英国女王的接见。 但哥哥英年早逝。 他是兄妹三人中, 唯一继承父亲衣钵的孩子。 却远赴中国18年, 并且要将根扎在这里。 让更多中国人, 学会打高尔夫球, 体会这项运动的乐趣与美好。 是他对未来唯一的期许! 从英国绅士到中国教练, 每一个微小的善意, 都值得我们去感激。 后台回复【高尔夫】, 给你看看我最擅长的运动。 - END - |
|
来自: 东方竹马 > 《体育武术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