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如同选秀比赛,不应相信眼泪

 爱的代价1988 2016-09-16

我很久没有看选秀节目了,虽然感觉的现在好多了,但此前的选秀比赛中依靠眼泪晋级的不在少数,有档暴露自己年龄的栏目《艺术人生》,主持人朱军似乎每期节目就要通过各种渲染,让嘉宾落泪,专访我觉得无问题,可选秀比赛中依靠个人的奋斗、励志经历,打动评委以获得好分数的做法,在我看来是对真正有实力者的极不尊重,有谁不经历风雨就可以成功的呢?而创业更应是如此。

给大家推荐过了那么多创业类书籍,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创业维艰》中那句话,“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而我自己也常常会在一瞬间觉得拥有了全世界,有时又忽然觉得一无所有,不知自己有多少价值,不知带着团队做的事有多少价值,不知路在何方。但市场从不看这些,不会因为你是90后大学生创业,还是老当益壮不服输走上创业之路,或是从小家庭困苦一路走来多么不易,行就上,不行就下,这就是最为遵循市场的逻辑原则。

有人说真正的创业者不是疯子就是傻子,因为创业之路天然就需要有更多的付出,却没有一个能够预期到的收获,创业之路没有眼泪才不正常。而很早就有朋友跟我争论什么是创业,是不是不去打工,独自做一件事就算创业;还是像做成阿里、腾讯这样改变世界的公司才算创业。而我的观点是当年的阿里、腾讯虽有蓝图展望,但绝对不会想象有今天的地位,同一时期有太多太多公司,只是大多都被大浪淘沙,只有这么几家披荆斩棘走到如今。而独自或带着团队去做一些事情,在我看来就是创业,或者我们可以换一个概念——生意,不要觉得奇怪,在我看来创业归根结底就是一门生意。

分析国内外诸多创业者,发现一个共性就是国外创业者大多把开公司当做养猪,而国内创业者则是把公司当做孩子,一类是要想尽可能的养大,做好准备,好卖个好价钱;而另一类则是想要长期持有,一直看着长大,也不期望能够早些收获成果。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在我看来其实都是正确的,也值得我们的学习。但全部都仍需直面生意的本质——盈利,对于快速做大规模,短期套现卖掉的还好,但如果想要长期持有的,则需要当做一份事业,考虑的更多。当下,大部分的生意和所谓的平台模式,其实都是基于价格差,也就是倒买倒卖,但由于价格差的变动,其实很难持久的走下去,而如果放弃单点赚快钱的机会,想去做可持续的运营,在我看来就是迈出走向企业家的第一步了。

创业者有点却是很可怜的,每天自己很努力很拼,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把自己都感动了,可最终感动的也只是自己,就如同写一篇自以为会10万+阅读的文章,结果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阅读,纯粹的个人自嗨。不过是做一份短期生意,还是一份长期事业,情怀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不会有人长期因为你很辛苦、很努力,而给你费用,只会因为你能带给他利益而给你报酬。经历了几家的公司融资,我想说资本是最为残酷,最不相信眼泪的,并且他们就理应如此。

创业和选秀比赛一样,需要依靠实力而不是眼泪,但选秀毕竟还有曝光需求,而创业则不同,短期可能还好,但长期一定是看内在的。每天看到创业媒体发布的融资信息,但其实我一直并不理解其中一些项目,讲着故事,融了不少钱,却卖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无多大的利润,也无长远发展,为了创业而创业。而我最讨厌的一种创业者,就是压根自己并不相信所做项目的,有不错的经济条件或资金积累,却不愿投入一分,一心希望用投资人的资金来试错或早已做好套现打算。

请不要再谈一些虚无的合作,参加些无任何收获的论坛,落地做实事,成绩方能证明一切!

作者孙凌,多年校园市场创业者,微信号:sunol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