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馋死人,这些散落在玉林各地的民间小吃,威过大月饼!

 kc_4591 2016-09-16


哈喽艾瑞巴蒂,今天是中秋小假期的第二天了。昨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不是填满了一肚子的月饼大餐和烧烤盛宴啊?今天早上起来,感觉有点吃不下了吧?今天小微也聊吃,但不聊月饼。我带你去看看,玉林那些独特而美味,却不如月饼这种大咖声名远扬的美食。清清你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肠胃。跟我来,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


小吃类

簸箕粉

  主要为北流市南部(上里)民间传统制作的一道风味小吃,其色、香、味、型俱佳,滑爽可口,远近闻名。本地人又叫炊(即蒸的意思)粉、剪粉。簸箕粉粉薄而有韧性。爽滑而不腻,质嫩,厚薄均匀,香味可口,既可作为充饥食品,又可作为餐桌上小吃,别有一番风味。↓↓↓



发糕

  发糕(本地俗称发饽),以糯米蒸煮制成,其味清香,是一种大众化的饼类食物。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



油炸豆腐角

  兴业县龙安油炸豆腐角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油炸豆腐角看似简单,但这其中包含着油炸技艺、酿造豆腐技艺以及磨豆腐的技艺。如果有机会下龙安,记得到菜市逛一圈,品尝这独特滋味的龙安小吃,一定会食过返寻味。↓↓↓



豆腐花

  豆腐花是一种用黄豆制作的小吃,个别的会用豌豆、蚕豆等豆类制作。 将黄豆用水泡涨,磨碎过滤出豆浆,豆浆如果加入盐卤或石膏,就会凝结成非常稀软的固体。↓↓↓



测测粉

  只有玉林人才能懂吧,这是许多玉林人最喜爱的市井小吃之一。为什么叫测测粉?听得最多版本是,在粉烫粉的时候都要拿起来“测测”(即抖抖沥干汤水的动作),所以就叫测测粉啦。而且还在吃测测粉的时候,还可以加一些自己爱的牛杂串、青菜、豆腐皮之类的配菜,浇上浓郁的酱料,鲜香惹味。↓↓↓



黑凉粉

  黑凉粉(俗称凉粉草),主剂是以天然仙草多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生产的冰胶为棕褐色柔软固体,口感爽滑,有着特殊质地、咀嚼感和独特天然芳香。凉粉冰胶不但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暑,还可以美容养颜、清凉解毒。玉林人夏天最爱吃上一碗冰冰凉甜蜜蜜的凉粉草了。↓↓↓



麻饼

  兴业县城隍麻饼有数十年手工制作历史,多为家庭自制, 是兴业特别是城隍人过年喜爱的小吃,也是招待客人最好的传统年货之一,象征着吉祥如意。由于城隍麻饼表皮香脆,馅甜可口,群众都喜欢买一些来作为自用年货或者馈赠亲友。↓↓↓



禾线粉

  禾线粉,是客家特有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原产博白英桥镇的禾线粉最为有名,它不仅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也是外地食客慕名前来购买的佳品,禾线粉可炒可煮。博白人喜欢趁新鲜放大蒜酱油香油,再蘸上扣肉和扣肉汁,色香味俱,滑嫩爽口。↓↓↓



发籺

  原料为米粉和发酵粉、糖做成,蒸熟了之后就有爆开裂纹,松软香甜,非常好吃。发籺之所以叫发籺,就是因为它能够发得很蓬松,而膨发的发也有寓意了“发财”的意思在里面。无论婚嫁还是入伙,给客人发一份发籺,就是祝福大家能够把财运带回家,能多多的发财。↓↓↓



油鼓


  陆川县北的客家人喜欢爆米花,县中的客家人喜欢包粽子,县南的客家人喜欢炸“油鼓”。“油鼓”是糯米添加适量粘米打粉再加糖水做成,中空而圆,要掌握火候,经油一炸就鼓涨起来,这大概是“油鼓”一词的来历吧。“油鼓”呈金黄色,入口香而软,并且耐贮藏,的确是独特风味的客家小吃。↓↓↓



炒米糖

  炒米糖是很有特色的广西特色小吃,玉林各县市都有。以糯米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挂霜为主,口味属于甜味。炒米糖黄中带亮,颗粒均匀,状如蜂蛹、软硬适中、香甜酥脆。↓↓↓



簸箕吹

  簸箕吹是庆祝早稻丰收时做的小吃,当地人管叫“吃新”。簸箕吹所用的原料是米、猪肉、竹笋、鸭蛋、萝卜干等,把大米碾成米浆,再把米浆舀到簸箕上铺开,再撒上猪肉、竹笋、鸭蛋等,然后放到锅里蒸,蒸熟一层再放一层,依次放五六层,最后一层熟了之后取出,就可以吃了。↓↓↓



白饽

  白饽是兴业城隍的特色小吃,流传已不知多少年。“一文四只,又甜又好吃。”白饽是用糯米粉做的,圆圆扁扁,看上去就像超市里卖的糍粑。↓↓↓



木鳖助

  北流方言叫木鳖助的小吃,其实算是大笼助的一种衍生食物,色泽澄黄。木鳖助是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粘米、适量的白糖糅和蒸炊而成,食时煎蒸皆宜,但煎无疑更佳。木鳖助口感细腻香滑,香甜可口且带有独特的甘味。↓↓↓



落水包

  落水包是博白有名的客家美食,圆圆的如鸡蛋般大小,形似汤圆。做法是将切细的大蒜、大葱、胡萝卜、猪肉、鸡肉、鱼肉等炒熟调味做馅,包入糯米小团中,然后下锅煮熟,或用烫软的生菜叶子把落水包包裹起来蒸熟或是煎烫,做成别具风格的生菜落水包。两种吃法各有风味~↓↓↓



咸菜类

黄瓜皮

  博白特制的瓜皮,用黄瓜腌成,有干、湿两种。脆爽可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保存时间长。常食可开胃、消食,是博白独具风味的传统食品。↓↓↓



客家擦菜

  客家擦菜是广西陆川名特产之一,风味独特,酸香味醇、清淡爽口、开胃生津,富含乳酸菌、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精选农家无污染蔬菜,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选洗、灭菌、纯菌接种、控温发酵、回酵等生物发酵技术精制而成。↓↓↓



黑榄角

  流行在玉林各个地方的一种小菜。每年农历九月份在黑榄丰收的季节,很多农家就开始制作黑榄角。把黑榄子洗干净后,用热水泡上20分钟左右,待黑榄子柔软能脱核,则从中间截断去核,再洒上细盐调匀。味道有点咸,存放在瓦缸里,可以随时拿来食用。↓↓↓



梅菜

  梅菜是选用上好的大肉包心芥菜(潮菜)、火筒菜,采用传统方法腌制加工而成,色泽棕黄,芳香浓郁,味道鲜美,口感脆嫩。单炒和肉炒都非常下饭。↓↓↓



咸卜

  玉林最常见的咸菜是“咸卜”。咸卜的做法是把地里的萝卜拔了晒至半干,然后加些生盐放缸中腌几天,取出晒干后入瓮贮存。其味道妙在原味十足,清香可口。↓↓↓



酒椒

  是玉林市石南镇的传统风味食品。酒椒的选料与制作有其独特的方法。首先选择正宗羊角椒,以七、八成熟的椒胚最好,以柄粗、蒂固、肩大、尾尖、肉厚者为佳,长12厘米--16厘米左右。石南酒椒外形稍皱,有光泽,鲜亮,甜脆爽口,酸辣适宜,味道诱人,能开人胃口,增进食欲,解腻生津。↓↓↓



芋荷酸

  芋荷酸与其说是一道菜,倒不如说是一道佐料。芋荷酸以它的清脆爽口、酸酸甜甜,深受青睐。夏天芋荷配粥一同吃,去热清凉;与猪脚搭配,清香爽口。↓↓↓



肉食类

鹅肉

  陆川客家人喜欢吃鹅肉,鸡肉反成其次,有“无鹅不像年”之说。据说,从前客家人颠沛流离,生活较贫困,而鹅个头大,生长速度快,没有饲料时还可用青草喂养,非常适合客家人迁徙时带在身边。而且鹅大肉多,可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客家人豪爽的性格,走亲戚时带上一大块肉也有面子。↓↓↓



粉蒸肉

  是兴业县人的一道名菜,它味道清香,吃起来不肥不腻。因此,无论是逢年过节、孩儿满月满岁、老人祝寿,还是喜迁新居、红白喜事等,酒席上都少不了粉蒸肉,且每桌上必定有两大海碗。据说,有了粉蒸肉,就是对客人的最好款待,少了就是对客户的不敬和小看。↓↓↓



竹蛆

  兴业县洛阳镇在周边山上大量种植竹子,当地人利用种植的竹子编织的竹篾、合箩很出名。另,还出产一道美味佳肴那就是生长在竹子里的竹蛆。竹蛆对竹林而言是害虫,但对美食家来说却是难得的天然美食。竹蛆不论是香煎、油炸、烘焙都是一道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佳肴,成为了洛阳镇三大美食之一。↓↓↓



鸭塘鱼

  北流鸭塘鱼是广西地方特产五种名菜之一。鸭塘鱼指广西北流市北流镇凉水井村鸭儿塘所产的软骨鱼。该塘放养鲫、鲮、鲤、草等鱼,均为软骨,主要是由于该池塘附近有数股清泉注入塘内,常年不竭。泉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鱼类生长的微量元素。有部分元素对鱼骨有特殊的软化作用。↓↓↓



蔬果类

龙牙蕉

  又称芭蕉。这种常绿多年生草木,扶疏似树,大叶张开,高舒垂荫,让人联想起古人诗句:“绕身无数青罗扇,风不来时也自凉。”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龙牙蕉一般株产8.5—15公斤,果形微弯、短圆、肥满;成熟后皮色金黄,果肉白色,柔软甜滑,是很可口的。↓↓↓



贡柑

  兴业县出产的贡柑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清甜香蜜,表皮易剥、爽口无渣、口感极佳。贡柑是橙与橘的自然杂交品种。它集橙的外形美观、色泽金黄、清甜香蜜,与橘的肉质细嫩鲜滑、表皮易剥、爽口无渣、甜度适中的双重优点于一身,口感极佳,有“中国第一柑”的美称,是年节礼品市场的新宠。↓↓↓




  

  是不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嘴里一直是湿润的?不瞒大家,小微一面码字,一面是口水滴滴答答,硬是把自己给写饿了。这么多好吃的,自己吃过的还不够三分之一呢。如果大家的家乡有这些美味,记得给小微捎上一份!


  还有什么家乡的美食没有写进去的,大家可以在评论处留言哦。一定要写得绘声绘色,馋死他们!


(信息来源:微博@开心玉林,特此鸣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