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三国,学项目管理25——再议项目的变更管理(1)

 百战归来 2016-09-16



    项目管理者联盟是国内最大的项目管理人员会员机构与互动平台。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文库”栏目囊括了项目管理五个阶段、十个知识领域的相关文章,是广大项目管理爱好者学习的知识宝库,欢迎大家投稿。

原创文章:
《三国演义》可谓家喻户晓,最近再读此书,发现从项目经管理的知识角度看,其魅力无穷。前文通过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探讨项目管理中的“变更管理”,感觉意犹未尽,本文想通过“三大战役”中曹操参战两次战役的对比,再次说明“变更管理”对项目的影响,若处理不当,甚至使 “项目失败”。本文纯属文字游戏,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
问题提出

  小说中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非常有意思,即使从历史角度看,也有许许多多研究、探讨的地方,比如均是以弱胜强、兵力对比悬殊,均采用“火攻”、失败方均“元气大伤”,“伤害”很严重、失败方项目经理均在事后“很反思”等等。对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发现曹操的表现非常有意思,“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按理“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应该是稳操胜券,但结果却使人大跌眼镜,不但失败,而且是大败,按小说的描写仅剩二十七骑,究竟是什么“变更因素”致使曹操决策失误,最终导致项目失败,请看本文。

2
“三大战役”的简单回顾

  小说中的“三大战役”,本人做过简单统计,列表如下:

 

  曹操陈参加两次战役,一胜一负。


3
“赤壁之战”的项目分析

  1、项目的生命周期

  对项目生命周期的认知,本文从战前、战中、决战重新梳理双方斗智斗勇的精彩过程。

  (1)战前:先看看曹操的劝降书:“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无一言是虚,曹操完成以弱胜强的“官渡之战”,灭刘表,统兵八十三万,以泰山压顶之势,气势汹汹而来,且曹操大半生戎马生涯,战斗经验丰富,几乎战无不胜,鲜有败绩,此时年龄54岁,正是意气风发、事业巅峰期。

  回头再看孙权:年龄26岁,可谓毛头小伙子,接手江东不久,项目团队还在“磨合期”,虽然有六郡八十一州,但兵力、财力、物力均无法与曹操相比。江东很少打仗,从能力、年龄、经验、兵力、资源等,任何一条均无优势可言,从常理看,两家对决,孙权被灭完全是意料之中之事。孙权在大战前的犹豫不决已经是可圈可点啦,一般人估计早就挂白旗,举手投降啦。

  但周瑜、鲁肃,加之诸葛亮反复劝说,最终孙权才下定决心,坚持一战,确实是孙权事业中的一大考验啊!

  (2)战中:从周瑜屯兵三江口到诸葛亮“借东风”止,基本是双方遣使、水战、用间、计中计,环环相扣,精彩纷呈。期间基本按双方项目经理曹操、周瑜斗智斗勇展开,明显周瑜计高一筹,而最终的掌控——一切的一切均在诸葛亮的妙算之中。

  (3)决战:“苦肉计”定策略、“连环计”锁战船、“借东风”创条件,最终火烧赤壁,孙刘联军打败曹军。

  2、项目的目标

  项目目标对双方经理而言的都要“赢”。从前期兵力对比看,八十三万比七万,十二比一。这是曹操“满不在乎,志在必得”的预判断,即使到火烧赤壁前,曹操横槊赋诗时也是信心满满,预备一战而决,实现天下一统。曹操预想肯定能赢,而孙刘联军由于兵力悬殊,采取“黄盖诈降用火攻”的决策,对战争的结果怎样,时时在警惕、高度紧张中关注战争结果的走势,应该说,孙刘联军对项目变更与控制的意识更强,从计谋而言,全部是主动出击,本文不再详细展开说明。

  3、项目经理

  前文“官渡之战”从曹操、袁绍两位项目经理的“喜怒”进行对比,侧面来说明项目经理的优劣势,其实“赤壁之战”也完全可以,由于小说中“赤壁之战”总共用八回写,不再一一对比,只是总结性进行对比:两位项目经理可谓棋逢对手,情绪把控比较好,不像“官渡之战”中 “喜怒”对比悬殊。

  4、项目组织

  本次战役,曹操前期斩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过程中曹操求胜心切,屡屡用间,但屡屡被周瑜将计就计,妙用反“反间计”,虽然一再防范,但最终全盘皆输,可以这样说,曹操会“挖坑”,只不过遇到了反“挖坑”的高手啦。


4
赤壁之战过程

  1、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

  前期有孙刘联盟的过程,真正“赤壁之战”的开始应该从周瑜屯兵三江口起,具体如下。

  (1)第一战:周瑜毁书斩使后,两军开始第一次交战,江东甘宁、韩当、蒋钦出战与曹方蔡瑁、张允率领的水军对战,曹军败。

  (2)蒋干盗书:第一战曹方失利后,蒋干过江预劝降周瑜,结果盗书中计,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被杀。

  (3)草船借箭:诸葛亮与周瑜立军令状,利用大雾草船借箭,曹操损失十五六万支箭。

  (4)苦肉计:曹操用蔡中、蔡和投降做间谍,周瑜将计就计并痛打黄盖,使“苦肉计”。

  (5)连环计:蒋干二次过江探听消息,又被周瑜利用,请庞统过江,使“连环计”成功,为火烧做好准备。

  (6)再次水战:曹操连锁战船,再次水战,联军方韩当、周泰斩焦触、张南,并战胜文聘,周瑜装病倒地。

  (7)火烧赤壁: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赤壁,曹操兵败,华容道脱险后仅仅剩有二十七骑。

  2、战役小结

  总结“火烧赤壁”的主要6次事件,简单分析:

  (1)两次水战,即上文事件(1)和(6),其结局均是周瑜胜利,但从总体兵力对比上属于小胜,对曹操而言无伤大局;

  (2)上文事件(3)——草船借箭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对曹操而言,损失十五六万箭,照样“输得起”,也是无伤大局;

  (3)上文事件(4)“苦肉计”是周瑜针对曹操“做的局”,若没有 “连环计”、“借东风”的配合,期间也问题多多,并非无懈可击;

  (4)上文事件(2)和(5),即“蒋干盗书”和“连环计”直接改变了项目的结果,误杀优秀管理能力的水军都督,是曹方取胜的几率大大降低;“连环计”的锁战船是“火攻”的关键环节。假如周瑜火攻成功,但没有“连环计”锁战船,火攻的结果怎样,赤壁之战的结局怎样,可以重新设想。即使周瑜胜利,战斗成果也将大打折扣,可惜没有“假如”。


5
曹操在战前的变更分析

  官渡之战中曹操是弱势,以1:10(曹军7万对比袁绍70万大军)的兵力对抗袁绍大获全胜,而在赤壁之战中以约12:1(83万曹军对比7万孙刘联军)居然失败。从项目变更的角度看,本人认为:赤壁之战中,曹操的2次项目变更失控,导致项目失败的最最主要原因,分别是误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和误中庞统的“连环计”。

  1、“误杀水军都督”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赤壁之战前期,曹操和孙刘联军隔江相望,大战在即。曹操军队由于大部是北方人马,不习水战,因此曹操的水军都督为刘表归降的蔡瑁、张允,应该说此时曹操用人得当,而蔡、张二人熟悉业务,也尽力辅佐曹操。周瑜是江东水军都督,常年操练水军,暗窥曹操水寨后,大惊说道:“此深得水军之妙也!”,同时周瑜下定决心,“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可见此时蔡张二人的专业能力、水平。

  曹操由于无法破敌而苦无良策,谁知蒋干毛遂自荐,想出使江东劝降周瑜,曹操大喜,结果蒋干过江后完成千古笑谈的经典剧目“蒋干盗书”,曹操得书,大怒,立斩蔡、张。

  本案例从“变更管理”对项目经理曹操提出以下问题:

  (1)项目经理曹操以知人善用而著称,对蒋干的水平、能力应该有事前评价,蒋干属于文武全才、足智多谋还是志大才疏应该有一个初步判断,不知道曹操心底的评价如何?

  (2)“蔡张私通东吴”属于东吴“高级机密文件”中的高级机密,蒋干过江一夜就得到,也太容易啦,按照曹操多疑的性格,一点也不怀疑,有点说不过去啊?

  (3)曹操斩蔡、张,是项目中非常大的变更。曹操也不给蔡、张申诉的机会,直接斩首,项目变更一点不慎重,也不符合曹操的性格啊!

  (4)曹操对二人前期工作的不满,刚好积累到一个爆发点,特别是两人是刘表的旧部,原来就心怀成见,这是曹操误斩两人的根本原因。但细读发现,曹操和“官渡之战”对待投诚人员的态度有巨大的差距啊?

  (5)项目变更后没有替代方案,斩了蔡张二人,比较高水平的水军都督有谁?没有!曹操紧急命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比起蔡张,曹操依然失去的水战的顶尖级管理人才啊!鲁肃去见诸葛亮,诸葛亮的一席话是最好的注解:“今蔡、张两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吾闻曹操换毛玠、于禁为水军都督,则这两个手里,好歹送了水军性命。”

  可以这样说:蔡张二人的损失,完全是曹方的重大损失,也为项目失败埋下最大的隐患。

  2、“误中连环计”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蒋干二次过江,请来庞统,而庞统针对曹操的顾虑:北军不习水战、不便操练、怕风大颠簸的情况,利用曹操轻敌、自信的心理,先对曹操的用兵吹捧连连,然后向曹操献上“连环计”,结果使孙刘联军火攻曹军,由于曹操战船被锁,致使全军覆没的结局。

  期间可以看出:

  (1)曹操敬名士,而庞统是“凤雏”——“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名声太响。期间庞统“做局”又处处针对曹操、装模作样、高谈阔论,最终曹操误入其中,确实防不胜防啊。

  (2)曹方谋士程昱担心遇火攻的建议,马上被曹操驳回,原因是此季节只刮北风。就曹操的“轻敌”思想不说,单是对待建议已经和“官渡之战”中的表现相去甚远。

  (3)曹操派蒋干过江,第一次的结果是:水军都督被斩,曹操上了一个非常大的当。第二次蒋干过江,能够得到什么有价值的军情或人物,曹操的生性多疑,怎么一点就不怀疑?期间肯定有说法!!!(后文有解)

  3、小结

  总结两次事件的变更,我们发现:

  (1)项目变更太随意,特别是杀水军都督蔡张,完全不符合曹操平时多疑的性格特点;——项目变更太随意,不慎重;

  (2)曹操误杀水军都督没有进行协商,是曹操一怒之下所杀,当然也从另一面说明周瑜“做局”的成功;——项目变更无研究、无协商;

  (3)曹操杀了水军都督,也没有合格的人选来替代,结果是毛玠、于禁,简直就是替曹操葬送水军;——项目变更无成熟的替代方案;

  (4)庞统所献“连环计”,是蒋干第二次过江请来的名士,曹操应该吸取第一次教训,,可惜曹操已经考虑火攻的因素,遗漏了偏偏有东南风的特殊情况。——可作为项目变更的意外事件。


6
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分析

  “官渡之战”应该说项目经理曹操获得了满堂彩,非常漂亮!但赤壁之战却以大败而结束,本人简单分析如下:

  1、官渡之战大胜后,远征辽东、辽西大胜、荆州灭刘表不战而降,连续的胜利、连续的且反复以弱胜强,估计曹操不骄傲都不行,所以赤壁之战前是曹操:意气风发、志满意得,包括前期给孙权的信和长江横槊赋诗,灭江南指日而待,易如反掌,完全是 “骄傲的大公鸡”。——胜利冲昏头脑!

  2、赤壁之战中的曹操和官渡之战中的曹操奸雄对比,发现判若两人:对待投诚人员、和团队成员协商、智谋、经验、决策不可同日而语,谁在变?不是曹操变,而是镜头变啦!官渡之战中曹操是“高大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是“高大全”,尤其大家对比一下官渡之战中“曹许相会”和赤壁之战中“群英会”,周瑜比曹操更加抢镜头。

  3、曹操表现的性格确实和前期有许多不符之处,比如轻易派“蒋干过江”、轻易相信“蒋干盗书”、轻易斩水军都督、第二次又派蒋干过江,轻易相信“连环计”等。

  4、曹操的“惯性思维”使其失败的又一原因。“赤壁之战”中的对手周瑜决不是“官渡之战”中的袁绍,也不能用对付袁绍的策略来对付周瑜。

  5、诸葛亮、周瑜、庞统均想在赤壁之战中采用“火攻”,其实曹操在庞统献“连环计”时,也考虑到火攻,由于按常规是西北方,这是曹操排除火攻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项目最大的失败是曹操对“变更”管理的失败,而造成曹操失败的最大原因是思想上的骄傲和轻敌!

  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发现改变曹方结果的两次事件都有蒋干的“穿针引线”,蒋干是曹操取得胜利的最大“障碍”,回头再细细读解“赤壁之战”,蒋干简直就是孙刘联盟的“潜伏者”。


7
赤壁之战的总结

  “官渡之战”应该说曹操获以弱胜强,项目控制非常漂亮!但赤壁之战却以大败而结束,原因何在?本人进行简单分析。特别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对官渡之战进行如此评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竞能克超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在赤壁之战中也很突出——人谋!

  赤壁之战中主要事件6次,2次水战比拼的是技术。“蒋干盗书”使曹操误杀水军都督,自断手臂——“群英会”简直在为周瑜搭台唱戏:挥洒自如,演戏高超!对蒋干如弄小儿,而蒋干的表现是如梦如幻、如醉似痴,周瑜对“人谋”的把控宛如游戏!

  “连环计”出场的是庞统,由于是“凤雏”的第一次亮相,罗贯中写来,也是高谈阔论、装模作样、大肆奉承,最终给曹操“挖坑”成功——也是高超的“人谋”!

  “草船借箭”是突出诸葛亮的经典篇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几乎到了“半仙”的状态——但也是“人谋”,!

  “苦肉计”是赤壁之战的关键,整个战争全由此而展开,——抑亦人谋!

  所以纵观赤壁之战,是小说《三国演义》最精彩的战争,也是使用计策最多的战役,且计中有计。“官渡之战”结束时,作者曾云:“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时光转换,胜、负移位,“赤壁之战”的曹操几乎是“官渡之战”中袁绍的“翻版”,造化弄人,真正此一时彼一时也!

  最后总结一句话:主动出击、事在人为,也或导致项目结果发生变化,而从项目控制控制的角度看:项目的大忌是轻敌,关键的变更须谨慎!

  项目控制的目的并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确保变更有序进行。对于项目来说,发生变更的环节比较多,因此变更控制显得格外重要。不管是外部的变更还内部的变更,不仅在过程中控制,更有效的方法是在事前明确定义,采用慎重的方式对待,本文简单解读“赤壁之战”中变更管理的过程,纯属文字游戏,欢迎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