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信行:你以为ISO

 二桥涌泉 2016-09-18

【破土编者按】我们常常以为,ISO-9000、ISO-14400、ISO-14400、ISO-14400这些国际认证标准意味着安全和品质,却不知道检验是否合乎规定的并非ISO或各国的政府机构,而是企管顾问公司,而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检查文书,文书作业合格,便可以颁发认证书。所以,别再相信所谓的ISO了,那证明的不过是这家公司文书写作能力──合格。


(图片来源:网络)

台湾在2015年1月又修订了一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在第八条中把2013年5月版加入的由主管机关委托相关验证机构办理认证“食品业者之从业人员、作业场所、设施卫生管理及其品保制度”是否符合“食品之良好卫生规范准则”的条文修得更完整,规定主管机关认定一定规模的业者还必须通过“卫生安全管理系统之验证”,并明文授权卫福部就验证机构的“申请、撤销与废止认证之条件或事由,执行验证之收费、程序、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订定办法。配合上同样是2013年5月新增第七条的规定“食品业者应实施自主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很明显地是采用 Schlosser 所提到的1980年代以来美国食品安全管制体制走向“私有化管制”的方向──即由业者“自主管理”建立一套文书纪录体系,并由私有、营利性的验证机构去验证那套文书纪录体系是否完善。

欧巴马主政下,美国在2011年通过的《食品安全现代法》(Food Safety Modernization Act, FSMA)同样也体现了雷根时代以来的趋势,大量使用业者自律以及私有机构验证来取代“进步时代”所建立的公有的食品安全管制体系。而台湾立法院在立法理由中非常明确地说明,2015年的这次调整条文,是参酌美国FSMA第307条“授权对国外食品生产设施,建立第三方验证查核机制及其认证,以及国际间对第三方验证机构之认证管理,增订验证机构之管理及认证规定”。换句话说,是为台湾食品业者外销到美国的产品能够符合新法律的规定。

私有化、文书化的管制体制在食品安全领域里最重要的代表就是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危害分析重要管制点)机制。HACCP是1960年代美国陆军与太空总署和大食品商Pillsbury Company联合制定的一套确保品质的办法,只是这次不再是20世纪初引起轩然大波的军粮,而是太空计画中的太空人食品。传统政府采购案品质管制的做法向来就是交货验收时时抽查检验产品。但NASA为了更进一步确保太空食品的安全,参照他们自己在工程管理中所发展出的“重要管制点”的做法,要求供货商在生产加工程序的几个经过策略性分析的重要管制点上就要做检验,并详实记录每个点、每一次的检验值,而不是到了成品阶段才来抽检。HACCP在1997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 联合设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简称CAC,又称Codex)采纳为国际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则。

与HACCP近似的有国际标准组织 (ISO) 制定的品质管理认证标准 ISO-9000系列、环境管理认证标准 ISO-14400系列、劳工安全卫生管理认证标准 ISO-18000系列、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ISO-22000系列等等从1990年代兴起的一系列认证标准。还有社会责任国际组织 (SAI) 于 1989 年制定的 SA-8000标准内。这些标准的作法一概都是在总规定中只做一些抽象、通则性、程序性的规定,而不就具体的事物(汽车零件尺寸的误差值、工厂放流水里面的镉含量、罐头食品里是否有 E. coli、作业现场空气品质如何等等)做出具体的规定。每一个事业单位必须自行就自己的业务常规,写出一套文书纪录体系,并在作业过程中依自己的规定记录各种需要纪录的事项。

认证机构,一般来说是企管顾问公司,而不是制定规则的ISO或各国的政府机构会应事业单位的要求来验证该事业单位的ISO-9000、14400、18000、22000等系统是否合乎规定。通常这些企管顾问公司除了认证之外,也一并从事辅导公司通过验证的工作。认证机构的工作并不包括实际检验产品、工厂放流水、或作业现场空气内各种物质的含量、作业机台设备的可靠性等等──那是另外一种行业,工程顾问公司,的业务。企管顾问公司的认证与稽核只检查文书,文书作业合格,就可以颁发认证书。

这类规定与做法看来都没什么太不对劲的地方。毕竟任何作业过程若有文书纪录,出了异常要追查会容易得多了。

问题在于,直到2014年顶新黑心油事件,社会大众才豁然发现,职司维护认证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以及第七条的“自主管理”以及第八条所称的“食品之良好卫生规范准则”,即GMP标章体系,恰恰是现在看来黑心无良的顶新集团老板魏应充担任董事长的财团法人台湾食品产业策进会。而且,这些年来爆出食安丑闻的大食品厂,每一家都有GMP标章认证,通常也都有ISO-9000、14000、22000以及SA-8000认证,大型一点的企业集团通常每年都还会出版一本精美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报告。不仅食安问题上如此,2013年被高雄市环保局查获严重违法排放有毒废水、并由高雄地检署提出刑事起诉的日月光半导体公司,出事的楠梓厂区在事发当年3月才刚获得国际知名的汉德技术监督服务 (TüV Nord Group)[1]颁发的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证书。[2]以这些公司被揭发的恶行来看,这些认证标章与证书,究竟是认证了什么?实在很引人怀疑。

国际标准组织(ISO)原本是个典型的由工程师文化主宰的机构,负责维护制订螺丝的尺寸规格之类的沈闷但非常必要的技术“基础设施”。1987年制订的ISO-9000系列标准是史上第一个由行销专家、而非工程师主导制订的ISO标准。ISO-9000号称“品质标准”,但事实上与具体商品的实际品质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规范设计、制造、到售后服务等流程中的文件记载周全程度。它广泛被认为是“品质标准”、并使得全球供应链中的厂商都必须通过企管顾问公司的认证,其实是成功行销那个商标的结果。[3]最实在得到利益的,是新出现的企管顾问与认证产业,而不是被认证的企业本身,更不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

ISO-9000制度如果当真落实执行、而非虚应故事,另一个可能的受益者,是全球生产链中的下游品牌商。由于供应商的生产作业流程被文书纪录变得透明化,不再是工厂围墙内的技术工人所掌握的“默会知识”或个别老板的独门技巧,居于优势的品牌商可以要求供应商向它完全公开流程纪录,并经过自己的技术团队的研究、规划、设计,直接指挥现场工作的细节。在过去,这种生产活动的指挥权是附属于所有权的。如果只是单纯的供应商,购买者法律上的契约权利按理说只包括价格、数量、具体商品的品质、以及交货期限等等。RCA美国总部的人员可以指挥RCA台湾桃园厂的工作,因为他们之间是母子公司关系。但是,现在美国苹果公司可以指挥它的供应商台商鸿海精密集团在中国大陆某富士康工厂的生产线上的工作细节,例如要使用哪一种、多少量的去脂溶剂清洁手机的电路基板之类的,这几乎成为理所当然的事。除了21世纪的跨国生产链中品牌商与供应商之间地位高低的鸿沟之外,ISO-9000这类的文书是不可或缺的边界物。

ISO-9000只是这个偷天换日的逻辑的隆重登场,之后的14400、18000、22000系列都是同样的原理。以程序记载是否详细(甚至还不到记载是否如实)来评断产品品质是否良好,就是美国的食品HACCP制度。[4]到现在,这种私有化的管制体制其实早已行之有年,俨然有要取代国家法令与管制机构之势。尤其在各国政府普遍财政紧缩、保守派政治人物严拒加税的情形下,扩大雇用环境与卫生稽查员以及劳动检查员等公部门人力几乎不可能成功。这时候,一个私有化、文书化的认证体系,虽然未必能够补足公部门管制的不足之处,或许还是聊胜于无。ISO-9000到GMP等这一系列“文书标准”在制度设计上或许是要提供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的“边界物”,事实上的效果却往往像是打造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文书帷幕”──当呈现在判断者面前的不是具体的人事物,而是抽象化为标章、证书、乃至检验报告等等文书的时候,文书本身看来可敬的外表提供了观看者某种安定感。这或许就是当年刚打进ISO这个工程机构内的行销专家们的本意之一。

相较于苦恼挣扎在“剧场”与“机械”、“黑箱”与“透明”之间数百年为已的现代司法与科学建制,这一波的私有“类法律体制”(quasi-legal apparatus)最大的问题是太过倚赖上述文化实作中“剧场”的表演性,笃信成功行销所打造出的顾客感知(perception)就是一切。然而,关于“不洁之物”的社会争议中的物质性终究是不能用论述取代的,食物里的坏东西不会因为吃的人被说服而消失。

[1] 原本是1869年于德国鲁尔区艾森市创立的锅炉检验协会,后来拓展业务到其他技术检验,并成为营利企业。

[2] 证书以及日月光公司的环境政策宣示在http://www./content/1-5.html,(缩网址:http:///F8Ip2S) 2015/8/23存取

[3] 最早对ISO-9000提出这种质疑的,是美国工运人士Mike Parker & Jane Slaughter。见:Parker, Mike and Jane Slaughter. 1994. Working Smart: A Union Strategy Guide for Labor-Management Participation Programs. Detroit: Labor Notes. 139-142.

[4] 严格来说,是HACCP制度被表面化之后的结果,而未必是制度设计的初衷。

(本文为破土首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破土立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见作者陈信行的新书《看见不洁之物:工业社会中知识权威的文化实作》,责任编辑:signifier)

 

作者:陈信行 来源:破土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