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思潮与意境演变

 风虎神韵114 2016-09-18

中国古代文学思潮与意境演变

【摘要】:本文意境与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好的体现出意境的诞生发展与走向,从而发现出意境发展规律。意境的演变主要经历意境萌芽时期、诞生、发展与成熟和拓展期。意境的萌芽主要是来自老庄的思想。而到了唐代,将佛教的“境”创造性的引入到艺术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审美范畴“意境”。宋人对意境的关注除了文学方面,更多的与艺术联系起来。明朝前后七子,以及谢榛等人的发展,意境审美内涵不断被深化。陈延焯也提出词境一说。王夫之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见解为王国维做了铺垫。王国维将意境从以前的传统的只是作为诗歌风格或特征,上升为一个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美学范畴。社会历史批评认为社会历史对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意境除了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成熟,还有外部很多因素对其的影响和促进。先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产生了中国文化思想的萌芽,也孕育了意境的萌芽;汉魏六朝是自觉的文学艺术观的开始与形成并逐渐成熟时期,意象的诞生对意境的发展至关重要;唐宋金元是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即深入拓展形成高峰的时期,这个时期,意境概念的提出并得到一定的发展;明清后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这个时期文学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意境也相对成熟。到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在文学思潮中体现出中西结合的思想。王国维的意境观就是在这种思潮下诞生的。“意境”范畴不仅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的美学范畴,而且是中国美学较之于西方美学的独特的识别性标志之一。意境在经过近现当代学者的努力,其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客统一、情景交融、有无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辩证的哲理智慧”,意境是这几个方面特征的综合。本文通过考察“意境”范畴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发展演变过程,梳理出意境理论发展的大致脉络,认为意境是对心的观照,是心的产物。并且意境不仅是佛道两教的产物,而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下的不断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美学特征,并且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得出此结论,从而为建构中国美学体系及其独特的理论形态的研究提供实证和帮助。
【关键词】:古代文学思潮 意境 发展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1 绪论11-22
  • 1.1 意境相关问题综述12-18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18-22
  • 2 意境理论的演变22-35
  • 2.1 意境萌芽时期22-26
  • 2.1.1 老子“道”观22-23
  • 2.1.2 庄子“心斋”、“坐忘”23-25
  • 2.1.3 刘勰“意象”观25-26
  • 2.2 意境的提出、发展与成熟26-33
  • 2.2.1 意境的提出和发展26-29
  • 2.2.2 意境的成熟29-33
  • 2.3 意境的拓展33-35
  • 3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生成语境35-51
  • 3.1 先秦时期美学思想与意境理论的萌芽36-40
  • 3.1.1 原始社会36-37
  • 3.1.2 夏商周时期37-38
  • 3.1.3 春秋战国时期38-40
  • 3.2 经学与玄学思想对意境理论的补充和发展40-43
  • 3.2.1 两汉经学40-41
  • 3.2.2 魏晋南北朝玄学41-43
  • 3.3 唐宋金元时期文学思潮对意境理论的影响43-47
  • 3.4 明清时期文学理论与意境理论的成熟47-51
  • 4 意境的特征和内在生成问题51-59
  • 4.1 意境特征概述51-54
  • 4.1.1 辩证的哲理智慧52-53
  • 4.1.2 主客交融、象外之象53-54
  • 4.2 意境的内在生成54-59
  • 4.2.1 意境是心的产物55-56
  • 4.2.2 意境是儒释道结合的产物56-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64-65
  • 后记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