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田牧 2014-06-10

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孙向阳(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我国的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的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本文就试图来梳理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脉络。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在中国美学史上,它是后于“意象”概念出现,却渐渐成为艺术的终极追求而超越了“意象”的一个范畴。意境指的是诗(词)、画、戏曲及园林等门类艺术中,借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法熔铸所成,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或人生真谛,从而使审美主体之身心超越感性具体、物我贯通、当下无比广阔空间的那种艺术化境。意境一词是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宋代严羽则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二者完全一致;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此“范畴”发展为“境界”。虽然意境在明清时期才成为美学范畴,但它的形成背景须上溯至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以及隋唐佛学的本体论讨论,须上溯至魏晋至宋元诗、画等门类艺术中有关“象”与“象外”、“言”与“意”、“形”与“神”、“虚”与“实”、“情”与“景”关系的讨论。

下面,就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我国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意境理论的发韧时期

 

《易经·系辞》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认为感性形象比之于抽象的逻辑语言更能充分抒发和表达主体情思。《易传》所言之“象”,主要指卦象,但也包括艺术形象。玄学家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这就是说,“意”惟有依靠“象”和“言”才能予以传达出来。圣人出“言”与明“象”的目的即在引导人们去领悟和把握“意”,而“言”与“象”只是达“意”的手段和中介。王弼等人对言象意关系的阐发和讨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审美和艺术活动中意象关系的思考。

而在道家看来,万物本体和生命本源是前不见首后不见尾的“道”。人的感官、理智和言辞均不能获得它,但具有象征意义的、虚实统一的艺术形象却可以把握它。道家还肯定完美与自然的一致性,认为体现自然之道的特征,进行合理性运动的天地是“大美”的,体现自然之道的特征,符合于生命之情的真情实感的表露也是美的。道家还从另一角度对言意关系作了阐述。《庄子·外物篇》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认为只有超越“言”,才能体验和把握“意”,换言之,只有超越“有限”,才能体验和把握“无限”(道)。

不管是王弼等人对言意象关系的讨论,还是道家对“道”的阐释,都使我们依稀看到了“意”“象”的影子,这些影子不仅激起了后人对他们的继续探讨和完善,同时也成了后来意境理论形成的发端。

 

魏晋——意境理论的形成时期

 

魏晋时出现的玄学和佛学思潮,对意境范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玄学界和佛学界以体悟把握本体与实相“非有非无”为人生最高境界。这对以虚实统一为根本特征的意境说的产生起了催化作用。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云:“有之为有,恃无以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陆机的这种“缘情说”强调情感摆脱儒家伦理的束缚,肯定诗是诗人自由抒发情感的一种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物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钟嵘的《诗品》继承《乐记》关于物感心动音生的观点,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同时,《诗品》还继承王褒关于美的音乐“良醰醰而有味”的观点,将“味”的概念引入诗论,并赋予它以美学意义,用它来证明美感享受,认为美的诗具有“味之者无极”的审美特征。钟嵘还进一步将“味”(滋味)作为审美标准引入艺术批评领域。径直以“味”(滋味)之“有”或“寡”作为诗(艺术)与非诗(非艺术)的分界线,极具美学家的眼力。而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主张描写自然景物既要形似,又要神似,“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刘勰认为描写景物不是抄袭自然,而是要从深远的情志出发,去仔细体察吟咏万物的声色。诗人触景生情,缘情而发,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境界才能写出“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的动人诗篇。

与此同时,顾恺之的《魏晋胜流画赞》、宗炳的《画山水序》和谢赫的《古画品录》等著作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顾恺之),“以形写形”,“山水以形媚道”(宗炳)、“气韵生动”(谢赫)、“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王僧虔)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美学意义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意境理论的形成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宋——意境理论的成熟时期

 

在隋唐以前,齐谢赫《古画品录》即提出“若物以体物,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宋宗炳即提出“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隋唐时期,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提出“义得而言表,故微而难得,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唐皎然《诗式》提出“绛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认为最好的诗应当是“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的,并提倡“假象见意”,主张借助形象来传情达意。晚唐司空图《与极浦书》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他们都认为,艺术毫无疑义地应从感性个别出发。但只有超越感性个别,做到“实”与“虚”、“象”(有)与“象外”(无)的和谐统一,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才能超越有限而把握无限,亦即真正地表现出宇宙生机与人生真谛之所在。

但“意境”一词真正出现应在王昌龄的《诗格》中。文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显而易见,“意境”只是“境”之一种,与后世作为美学概念的意境内涵差别较大。而真正与美学范畴的“意境”关系密切者似是唐代日僧遍照金刚编撰的《文镜秘府记》所引王昌龄《论文意》一文中有关“意”与“境”关系的那段论述。其中第一段强调“意须出万人之境。”第二段强调“置忘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亦即要求诗的创作构思务必你做到“意”与“境”相合。唐权德舆在《左武卫胄许君集序》中,称赞许君“凡所赋诗,皆意与境会。”从而收到了“所趣皆远”的效果。与权德舆的“意与景会”说相类,晚唐司空提出“思与境偕”的观点。他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说“王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这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严羽的“镜花水月”说以及范晞文等人有关诗歌艺术形象中“情”应与“景”相融的精辟论述。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禅喻诗,认为“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话》中提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的情景相融的著名观点,并且引述《四虚序》的有关论点,指出诗歌创作务必做到“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总之,作为意境本质特征的虚实统一、情景交融、物我贯通诸要素,在这一时期已经得到相当深刻的阐发。应该说,意境作为美学范畴出现于世,已成“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势。

 

明清——意境理论的发展完善时期

 

明清时期,进一步确认了“意”的主导作用。李贽反对世俗的“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盲目迷信,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反动说教而建立“童心说”。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在汤显祖看来,“情”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东西,“情”是艺术创作的动力,“情”是沟通作家与读者心灵的桥梁。用他的话说是“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而“公安派”首领袁宏道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任性而发”,坚持情感是艺术之生命所在。他说:“弟小修诗……大都独抒心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清代王士祯认为:诗写景尚“清远”,诗抒情贵“朦胧”,诗用词宜“明隽”,而诗“总其妙在神韵”,十分推重诗的蕴藉含蓄。袁枚认为,诗歌应该抒发真情实感,应该表现作家的个性。

这一时期,“意境”作为美学范畴正式出现在各门类艺术领域内。在诗论领域,明朱承爵似是最早使用意境范畴者。他在《存余堂诗话》中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言声之外,乃得其味。”他指出,意境的基本特点是意境融彻,意蕴丰富,具有超越感性具体的广阔艺术空间,令欣赏者感到其中大有“味”在。在画论领域,清初笪重光在《画筌》中说“冷法多门,诸不具论,其无怀意境之合。笔墨气韵之微,于兹尚可会通焉。”

晚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人间词话》中,他还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而“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地渗透于艺术意象中。他还举例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乃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乃无我之境。同时,王国维还把“意境”作为判断艺术作品成败的尺度,并把意境理论与西方美学思想交汇和融合起来,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对传统的意境理论作了历史的美学总结。

总之,我国的意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一种内在继承性、交融性和系统性,其形成过程可用如下图表归纳概括:

 

 

(概念源头)

意象说(《易经》)

“意”指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先秦

(发端时期)

儒家的“言志”

道家的“得意忘言”

“言”是情与理的统一,在个人情感与社会的伦理的客观精神的统一中,偏重于后者

魏晋南北朝

(形成时期)

王弼的“言不尽意”说

陆机的“缘情说”

钟嵘的“滋味说”

画论“取之象外”“以形写神”等

“意”的含义由偏向客观精神转向偏重于主观精神

唐宋

(成熟时期)

王昌龄的“三境”

皎然的“采奇于象外”

司空图的“象外之象”说

严羽的“镜花水月”说

范晞文的“情景交融”说

“意”是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完美统一

明清

(发展时期)

明李贽的“童心说”

明三袁的“独抒性灵”

清王士祯的“神韵说”

清袁牧的“性灵说”

1、进一步确认了“意”的主导作用。

2、意境被广泛应用于一切艺术门类

清末

(完善时期)

王国维“境界”说

1、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2、并把它与西方美学思想融合起来,作了历史性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