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宝惠老师 “微性状”鉴别中药材学术经验总结

 朱1971 2016-09-18



重要小贴士

普遍认为,工艺自查核查将对中药企业造成重大影响,时间紧,任务重,问题多困扰您的问题,可能也是大家共同的疑惑,中药大品种联盟近期筹备“实现工艺合规的策略与路径”主题研讨会,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与管理员联系。


⊙作者:郑玉光,郑倩,张丽丽,孙广振

⊙编辑:小余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发布,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编辑部]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中药增重、染色、掺伪等造假手段越来越隐秘,如何迅速准确辨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是目前基层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孙宝惠老师50年来一直在科研、生产、经营一线从事中药材质量检定工作。针对目前中药材增重、掺伪、染色等现象孙老师将传统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中药鉴别方法延伸到了“微性状”鉴别的方法,有效提高了中药鉴别的准确性,大大丰富了中药性状鉴别的内容,开启了河北省“微性状”中药鉴别广泛应用的先河,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


中药“微性状”鉴定是借助仪器观察中药材、中药饮片表面(包括断面)等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微性状特征并以此作为鉴定依据的一种鉴别方法。是一种介于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之间的另一类鉴别方法,它是借助体式显微镜、放大镜?扫描仪等仪器观察中药材细微的外观性状,非常清楚地观察到表面、断面的纹理,但它还不能看清楚植物细胞的形态,还是属于“性状鉴别”范畴。这是种特殊的性状鉴定方法,既具有一般性状鉴定的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又比其观察的更为细致,而且可以避免一般显微鉴定操作复杂的弊端。孙宝惠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大量运用这类方法,利用植、动物解剖学知识,主要应用于中药材、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鉴定。


1
“微性状”鉴定技术在中药材基源鉴定中的应用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基源复杂,部分伪品与正品在形状、大小、质地、表面特征等方面相似度极高,单用肉眼难以辨别,利用微性状可明显区分,方法简便易行,便于掌握运用。


1.1 土鳖虫及其伪品的鉴定


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 Sinesis Walker或冀地鳖Steleophagaplancyi (Boleny)的雌虫干燥体。目前商品多数为家养的地鳖,地鳖在生长过程中脱皮10至12次,每脱一次皮称 “一龄”,雄性成虫有翅,雌性成虫以及雄性若虫无翅。雄若虫和雌若虫都与雌性成虫很相似。商品中有将雄若虫伪充雌性成虫销售的情况。为此用“微性状”将其雌、雄幼若虫进行鉴别,确保用药质量。


雌、雄幼若虫鉴别要点:

(1)胸背板翅:5龄后的雄若虫,中、后胸背板翅芽形成45°角的直行曲线状,雌若虫的中、后胸背板翅芽退化,形成60°角的弧形曲线状。

(2)生殖口盖:雄虫生殖口盖较小,雌虫较大。

(3)腹下横线:雄虫腹下横线雄虫6条,雌虫4条。见图1,图2。




1.2 延胡索及其伪品的鉴定


延胡索来源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伪品多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珠芽蒸煮后染色而成。二者均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0.5~1.5cm。表面黄色、灰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质硬,角质样,有蜡样光泽。相似度极高难以辨别。通过“微性状”观察发现:延胡索块茎在顶端凹陷茎痕的周围可见多数细小弯曲的芽苞,而薯蓣珠芽表面可见多数圆形斑点状细小凹点。见图3。




1.3 大蓟与小蓟的鉴别


大蓟从历史到现今都是使用较混乱的品种之一,因大蓟与小蓟均来源于菊科蓟属植物,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头状花序,茎、叶有白色柔毛,叶齿尖有针刺,形状相似,难以区分,大小蓟混用现象严重。孙老师运用“微性状”的鉴别方法,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大蓟鲜品叶上下表面、茎部及花的苞片上均有如水晶链般的非腺毛4~18细胞。小蓟虽有非腺毛,但无这一特征。大蓟头状花序总苞黄褐色,披针形,苞片外面有微毛并沿中肋有粘腺;小蓟头状花序苞片黄绿色,三角状披针形,苞片外面未见粘腺。见图4,图5,图6,图7,图8。





1.4 金银花及其伪品的鉴定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药用金银花品种较为混乱,我国忍冬科忍冬属35种植物的干燥花蕾和初开放的花在各地不同程度的充“金银花”药用。如: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或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药材称山银花。细毡毛忍冬Loniera similisHemsl.、淡红忍冬Lonicera  acuminata Wall. 药材称川银花;如何区分金银花的真伪,孙老师采用“微性状”方法进行了鉴定。金银花呈棒状,上粗下细,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表面密被糙毛和长腺毛;小苞片扁圆形。而山银花灰毡毛忍冬Loniera macranthoidesHand.-Mazz.花亦呈棒状,但长3~4.5cm,上部直径约2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被倒短糙毛及桔黄色腺毛。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杂有少量叶片,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黄色的粗糙毡毛,微有暗黄色腺毛,网脉突起呈小网格状,而金银花无。金银花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长约2mm 。灰毡毛忍冬萼筒常有蓝白色粉,无毛或有时上半部或全部有毛,萼齿长三角形,被毛。见图9,图10。




2
“微性状”鉴定技术在中药材品质优劣中的应用


近年来市场上掺伪、增重层出不穷,方式隐秘。运用“微性状”鉴定方法可以发现中药增重、染色、掺伪、等多种中药造假手段及发霉变质等问题,精准把控中药质量。


2.1 红花品质优劣鉴定


市售红花染色、增重现象时有发生,喷水增重外观可见类白色结晶物,口尝味咸盐。同时还发现多批红花肉眼观察性状合格,但抽检总灰分不合格率高达30%以上。孙老师运用“微性状”鉴别法发现红花表面粘附着大量细小的半透明颗粒状物,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这种新的掺伪方式是将粘合剂雾化喷到红花上,再将细砂粘附于红花表面,由于颗粒细小不易被察觉。见图11。




2.2 制何首乌鉴定


制何首乌为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理应按《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清蒸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或晒至半干,切片,干燥。正品制何首乌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但药市多次发现有人用提取后的何首乌经增重、染色而成,断面灰色、褐色或黑色,显颗粒性,有的内部已经发霉。见图12,图13。




2.3 血竭品质鉴定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1.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正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气微,味淡。目前市售正品血竭血竭素一般为1.0~1.2%(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1.0%)而市售血竭伪品加麒麟果实残渣后,血竭素高达5%以上,但粉末色较深,有明显麒麟果碎渣,并有发霉现象。见图14,图15。




2.4 苍术品质鉴定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近年来苍术野生资源匮乏,栽培较困难,有人将半干或鲜品苍术掺入晒干的苍术中销售,经运输贮藏苍术出现发霉现象。见图16。




3
“微性状”鉴定技术在饮片炮制品中的应用


种子类中药因有种皮,煎煮过程中有效成分难以煎出,所以有“逢子必炒”的传统。市场调查发现,大多种子类炒炙品,为不减少分量,一般都炒的火候较小,不能达到炮制规范要求。特别是一些颗粒细小的种子类药材炒炙程度更令人担忧。以盐车前子为例《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取净车前子,照盐水炙法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盐水,炒干。本品形如车前子,表面黑褐色。气微香,味微咸。检验结果市售品多数盐车前子只有咸味,无香气。通过“微性状”观察:凡炒香者,种脐有不同程度的开裂,表面可见起泡现象,而生品无。见图17、18。




以上是孙宝惠老师有关“微性状鉴别”方法在中药基源鉴定、品质优劣等方面的实践运用,是目前发现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问题较为简便易行的方法,该方法延伸了性状鉴别的视野,提高了鉴别的准确度,给在性状鉴别中苦苦探索的人员以方向。正如《韩非子·说林上》所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见象箸而怖……”,笔者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微性状”鉴别方法在实践中的妙用,如抽丝剥茧,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略。



孙宝惠老师简介

1944年出生,河北省药检所主任中药师,河北省名老中医,从事中药鉴定工作50余年。现任河北省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别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安国市中药现代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主编《常用中药材真伪鉴别彩色图谱》等著作。


作者介绍

郑玉光,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教授,中药学重点学科负责人,中药鉴定与资源教学团队负责人,中药学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河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专家组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研究体系岗位专家。20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鉴定及中药商品学教学科研工作,师承国家级中药鉴定专家孙宝惠老师开展中药真伪优劣、中药商品等级规格经验整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规格等级质量标准研究、道地中药材生产区划研究、中药材产地采收及无硫加工技术研究。。






[本文来源:作者授权,本文发表于《中国现代中药》2015年9月第17卷第9期,由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编校整理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