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济老师讲《千字文》(第41讲):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大贺赫 2016-09-18


“乐”,本义是:和着演奏歌唱。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五声八音总名。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是多音字,读,作动词时,有欢喜、快活、趣味等意;作名词时,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也有乐趣之意。读yào时候,是喜好、欣赏的意思,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读yuè作名词时,有音乐、乐器等意;作动词时,有唱、奏乐之意。读lào,是地名用字,河北省的乐亭,山东省的乐陵。在这里读yuè,指音乐、乐曲

“殊”,本义是:斩首,断其首身而死。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死也。“殊”作动词用为断绝、决拼之意,比如:殊死搏斗。“殊”作形容词时,有特别、突出的意思,比如:殊荣、特殊。在本文里的意思是:不同、区别。

“贵”,金文是两只手提着金钱、宝物,古时以贝壳为货币,也用贝壳做装饰,所以贝字多与钱财、宝物、饰品有关。本义是物价高,与“贱”相对。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物不贱也。在这里有高贵、高雅之意。

“贱”,小篆有一个“贝”,右边的“戋”是少,微的意思。本义:价格低“贱”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买少也。“贵”与“贱”是反义词。“贱”作形容词时,也指地位低下,人格卑鄙。也作自谦用语。

“乐殊贵贱”是指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主要指乐曲的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

“礼”,本义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礼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礼物,二是礼仪,三是礼意。“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也就是后来孔子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礼”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与“履”是互为解释的,《周易》中的履卦,是讲礼的,礼是要靠人去行为实践的。在《礼记》中,人们用六礼来断其民情,“六礼”包括:冠、昏(婚)、丧、祭、乡饮酒、相见。相见又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现代人见面有握手、脱帽、拥抱等礼仪。《礼记·曲礼下》中讲:“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遇”是指未约而碰面。

“别”,本义是:解剖,把骨与肉分开。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分解也。在本文的意思是:区别、不同。与“殊”对应。“别”作副词时,有另外之意。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尊”,本义是:手捧酒坛,献礼祭拜。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酒器也。古代的樽很讲究,分六樽:献樽、象樽、著樽、大樽、山樽、壶樽。樽是分层级、分级别的,不同的樽用于不同的场合。“尊”作动词时,有敬重、重视、尊奉,同“遵”,遵行、遵从等意;作代词时,表示敬意。

“卑”,本义是:一种酒器,是一般平民用的酒器,小圆杯。是“椑”的古字。“卑”在《说文解字》解释为:贱也。尊贵的人用“尊”,卑贱的人用“卑”。“卑”作形容词时,有地位低下、衰微、素质低下、谦恭等意;作动词时,有轻视、小看等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意思是:音乐要根据人们身份的贵贱而有所不同,礼节要根据人的地位的高低而有所区别。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传统文化需要通过礼和乐的方式来表现,礼乐分为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礼管身,乐安心,礼乐并用,以调身心。中国传统的乐器有:笛、箫、允、琵琶、二胡等等,这些音乐都不高亢,给人以低吟慢唱的感觉,悠长、悠美。这些乐器多是自弹自唱,清吟慢唱,重在修心。西方音乐多是表演给别人听的,有专人负责指挥,各种乐器配合演奏。

礼是对人们行为的训化,使自己去贱近贵。音乐使自己的内心与自然呼应,《中庸》中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中庸以“和”为贵,没有“和”就无所谓仁,更无所谓礼乐了。孔子也多次说过:“为人不仁,何以为人?”其核心还是致中和,尊天依地自然高贵。乐让心灵有美,礼使行为有德,如此美德皆因礼乐使然!

 ——摘自齐济《千字文正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