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看到孩子呕吐 100% 都抓狂!因为你还不知道……

 辣妈小儿推拿 2016-09-18
小儿呕吐

呕吐是指乳食由胃中上逆,经口吐出的一种证候。古人谓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哕”。然而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呕吐。又有小儿在哺乳后乳汁自口角唇边流出,称为溢乳、哯乳,多因乳哺过多过急所致,一般不视为病象。


小儿呕吐以婴幼儿较为常见,凡乳食内伤、感受外邪,以及其他脏腑疾病影响到胃的功能而致胃气上逆,可引起呕吐。


病因病机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凡乳食内伤,外感六淫,胃中蕴热或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气犯胃,暴受惊恐,或蛔虫内扰等可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胃失和降而引起呕吐。有乳食伤胃、外邪犯胃、胃中蕴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气犯胃、跌仆惊恐等原因。

呕吐4.jpg

辨证论治

临床分虚实两类。实证呕吐的特点为发病急,病程短,有邪实形实的见症。凡外邪犯胃、饮食积滞、胃中蕴热、跌仆惊恐、肝气犯胃等所致呕吐,多为实证。


虚证呕吐的特点为发病缓,病程长,有正虚和形不足的见症。如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者属虚证。辨证时要审证求因,辨明寒、热、饮食、惊恐或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到胃的功能而致吐的病因。


呕吐的病因虽各不相同,但其病机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治则为祛除病邪,和胃降逆。标本同治是治疗呕吐的常用方法。除治疗外,还应重视饮食调护,尤其是呕吐急剧者,要适当控制其乳食的量或暂时禁食。


医籍辑要

小儿呕吐有三因,因热因寒因食停;药食难尝成格拒,吐多清水是虫名。

幼科云:小儿呕吐,大概难举,有寒、有热、有食积。然寒吐、热吐未有不因于食积者。故呕之病多属于胃也。又有溢乳,有哯乳,有呕哕,皆与吐相似,不可以吐泻治之。又有格拒者,有虫者,当仿法外求之。大抵小儿呕吐,莫如节乳。节者,减少之谓,非断其乳食也。呕吐多渴,勿急饮之。水入复吐,终不得止,必强忍一二时,而后以薄粥与之,吐自止矣。(《万氏家藏育婴秘诀·呕吐》)    

呕吐1.jpeg

【按语】

此论小儿呕吐之概要。呕多属胃,有寒热虚实之别,当予分别为治。溢乳、哯乳,多因乳儿胃器尚小,满溢所见,尤当注意调护。论中提出呕吐宜节乳食,尤其对于呕吐剧烈者,不可因吐渴而饮,造成水入复吐、终不得止。


这是因为呕吐患者,胃气不安,饮水刺激更易造成吐逆伤胃。故宜强忍一二时,而后以薄粥养胃,使胃中安和则吐止矣。现代临床采用静脉补液来解除因呕吐导致水和电解质的丢失而引起的口渴,不必强忍一二时,即可使胃气安和不受侵扰,有异曲同工之妙。


单方验方

1.紫苏叶 3 g,黄连 1 g,水煎服。用于寒热错杂呕吐。

2.砂仁、肉豆蔻各 1 粒,共捣碎,以黄泥包裹,火中煨烧后去泥取仁,加生姜 1 片,水煎服。用于寒夹滞呕吐。

3.生石膏、姜竹茹各 15 g,黄连 3 g,生姜 1 片,水煎服。用于胃热暴吐。

4.山药适量(米炒乳制),用时取山药、兰麦芽各 6 g,水煎服。用于婴儿哯乳。

呕吐2.jpg

预防与护理

预防

哺乳时不宜过急,以防咽下空气。哺乳后,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使吸入空气得以排出。做到“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食物宜新鲜清洁,勿食生冷,不过食辛辣、炙煿和肥腻的食物。


护理

呕吐小儿,应专人护理,安静休息,消除恐惧心理。呕吐时,抱小儿取坐位,头向前倾,用手搀扶前额,使呕吐物吐出畅通,不呛入气管。呕吐较轻者,可进食少量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呕吐较重小儿应暂予禁食。


服中药时量不宜过多,药液冷热适中,采用少量多次分服法。

勿常吻、捏其腮部,以免刺激腺体。及时找出病因,勿耽误原发病的治疗。勤换兜布,用柔软纱布揩拭涎水。勿喂冰镇食品和饮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