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自己思考有深度?

 快读书馆 2016-09-18

  

深度思考问题有没有方法?有没有书籍或者其他渠道可以学习?

 

我以前也有这样的想法: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如果深度思考有方法或者模式的话,一定有前人研究过,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不用重复制造轮子。

 

这种希望能够直接找到深度思考方法的想法要能够实现,有一个重要的前提:

你必须深刻认识什么是深度思考。


— [1] —

什么是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并不像加工好的宝石一样,璀璨夺目。未经打磨的宝石,看起来和其他石头是差不多的;你没有金刚钻,揽到瓷器活也没用。


这就好比,你天天想如果我能有一个渠道拿到《九阴真经》就好了;可是,就算把《九阴真经》送给你,你没有基本功的修炼,那和看天书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要学习深度思考,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

怎么样的思考是深度的思考?深度思考的结论有什么特点?

 

我发现深度思考和简单思考的一个重要差别在于:深度思考往往是在总结具体现象之后的抽象规律,而简单思考往往仅专注于眼前的问题。

换句话说,深度思考的结论,是能够“一打一大片”的知识——这便是我后来命名的“临界知识”。

 

“临界知识”是便于我描述这一类深度思考结论的“符号”。

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和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更重要的事情在于如何能够培养自己找到临界知识的能力。


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如何能够形成深度思考的能力,发现有普适意义的重要规律。

 

这个问题,对每一个想要提升自己思考深度的人都非常重要。


— [2] —

芒格的藏宝图


我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第一步便是寻找楷模学习,让专家示范给我看。

非常幸运,没多久我就发现了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


查理·芒格的演讲录《穷查理宝典》中收录了芒格的11篇公开演讲和文章,其中就有他关于“普世智慧”的论述。

 

我第一次看到这些演讲内容的时候,简直震惊!

原来还可以这样去思考和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放在多元思维模型中思考,通过深度掌握一些具有普世智慧的模型,就能够做出更加有洞察力的决策!

 

我太喜欢这种“少即是多”、“四两拔千斤”的思维模式了。

 

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芒格不仅在演讲中说明了这种思考模式,而且还大致说明了普世智慧可以从何处获得!


哇,这简直就是一幅通往《九阴真经》埋藏点的藏宝图!




芒格在藏宝图中写道:


“这些智慧必须来自不同的学科,你必须拥有横跨许多学科的模型。你们也许会说‘天呐,这太难做到啦’。但是,幸运的是,这没那么难,因为掌握八九十个模型就差不多能让你成为拥有普世智慧的人。而在这八九十个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


这些非常重要的模型又来自哪里呢?

芒格说: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

 

你看到这里,会不会有些疑惑——

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


这些课程我们都学过,可是除了加减乘除等基本常识,似乎其它知识和我们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啊?我们从来没有发现生理课的知识能给买菜或谈判带来什么帮助。

是不是要在数学和物理这些专业里,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才能具备这种普世智慧呢?

 

而且,伤自尊的是,芒格说什么,“幸运的是没那么难,你只要掌握八九十个模型就可以了”。都八九十个模型了,还没那么难?!


想到这里,如果你像我一样,高中数学和物理成绩总是拖后腿,可能会更加沮丧。

“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算了吧,太难了,这种高智商的专业研究太不适合我了……”

 

— [3] —

洗脑


你有这样类似的想法吗?

如果有的话,就再次说明,对深度思考的认知不改变,给你《九阴真经》也没用;就算到手里,也和天书一样。


改变底层认识,是掌握一个新的思考方式最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过去用自己的认知习惯来判断:什么是知识,如何利用知识。然而,正是这种认知习惯阻碍了我们获得深度思考的能力。


因为,我们过去学到的“知识”,都是给定的答案:一道题有一个或几个确定的方法和答案,我们只需要去记住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即可。

 

我们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但是从来没有问过:

牛顿最初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他是如何思考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的?

他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他的这个方法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上述这一切问题,都是在我们过去学习知识的经验之外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记住:F=MA ,考试时套用公式就好了!


我们想要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却是“洗脑”——洗掉过去的习惯,刻意训练和培养新的探索型、反思型的思考习惯。


如果你拥有这种习惯,当你看到查理·芒格说你需要掌握这些跨学科的模型时,你的思考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困惑,还应该问:


为什么芒格认为这些模型很重要?这些模型究竟是如何应用在生活中的?为什么我此前没有发现这些模型呢?为什么芒格能够想到这样做呢?

 

如果养成了这样的思考习惯,即使我们没有遇到查「里」·芒格,也会遇到查「外」·芒格之类的智者,从那里一样可以学到深度思考的具体方法。


换句话说,你有正确的方法,加上持续的积累,就算没有拿到「九阴真经」,也能独创出自己的「九阳神功」。否则,就算幸运地看到《九阴真经》,要么看不懂当废纸扔了,要么走火入魔。


— [4] —

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让我们先放下查理·芒格关于“普世智慧”的话题。

这篇文章不是讲解具体临界知识的,这是本书其它章节的责任;这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即使没有这本书,我们读者怎么样做,也能够自己独立发现和发展临界知识。

 

对我而言,我的经验是: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智者查理·芒格的思考方式,逐步发现了临界知识的魅力。


而一旦跨过了底层认知改变的门槛,我就发现,自己开始有能力从其它渠道汲取营养,获得芒格书中也没有提到的临界知识了。这就好比你在驾校操场里学会驾驶后,就能够抵达任何地方。

 

举一个例子,来详细说明我在入门之后如何从其它渠道发展自己的临界知识。

 

前一段时间李善友在罗辑思维给罗胖代班,讲了一期关于“不连续性”的话题,大意是:我们这个世界是非连续的,连续性只不过是我们大脑的一个假象罢了。


听完这个节目时,我发现这个观点和我所知道的另外两个案例有关联。

 

第一个案例是,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在混沌研习社的一次分享内容,大意是罗辑思维要砍掉现在十分赚钱的业务——“卖货电商”这个存量,迎接新的增量。

第二个案例是,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的“窘境”问题,即为什么成功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每个正确的决策,最后却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这两个案例,都描述了我们这个世界中存在的一种不连续性现象。


假设李善友教授提出的不连续性观点是正确的,且我了解的两个案例都印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那么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连续性的现象呢?

(李善友老师在他的混沌研习社中给出了自己的证明,但我们不是要找一个答案,我们是要培养自己找出答案的能力。)

 

我的思考是:创新者之所以遇到窘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抛弃存量、拥抱增量。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管理者他们太顽固了,因循守旧,如果换了我,肯定是选择朝阳产业和未来的希望啊,怎么会继续守旧?


可是想象一下,你的公司现在出售的产品广受市场欢迎,一年给公司带来5000万的利润,你的房子、豪车,陪爱人出国度假的资金都主要来自于这个产品。


这个时候,有客户找你,说想做一个新产品,但他的需求很少,一年只有50万。如果你答应他的要求,这将占用你现在的生产线,造成拳头产品生产停工——这可能导致公司收入下降到1000万。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放弃赚钱业务,去做这个50万的项目?


如果你这么想,那我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你几乎每周都会见到这样的新客户,说自己的需求代表未来的主流。


可谁是真正的未来,没人知道。

 

设身处地想一想,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不会自动标注出哪个客户或产品未来一定会成功,你可以勇敢地投入,但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而与此同时,我们眼前的高收入、大房子,出国度假和美食,却是明确可感知的。

 

你能够放弃这些确定的幸福的享受,而去做一个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的,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新希望”的新项目吗?

 

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

 

为什么我这么肯定?

因为心理学研究早就证明了,人有“及时享乐”、“厌恶风险”和“只能根据感知到的认识做判断”的心理特点。人的这些特征,使得我们对存量“敝帚自珍”,而难以拥抱充满风险的“增量”,这是人性使然。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我们容易守着既得利益的存量,却很难放弃已有利益去迎接变革的增量——很多人连换一份工作都没有勇气,更不要说赌上整个公司命运投入一个未知的领域。


这样,既得利益的公司就会被那些新创立的没有包袱的创业者打趴下,产生看起来是“非连续性”的最终结果。

(成功的创业公司是无数创业者试错失败后的幸存硕果,但大公司没有那么多资源进行如此多的试错,所以转身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大公司愿意花大价钱收购有潜力新公司的原因。)

 

你看,现在,我们用到了查理·芒格提到的重要学科——心理学的知识解释了一个企业管理的问题。这就是临界知识的威力——可以普适地解释问题。

 

不过,我们还可以把这个思考继续深入。


前面提到的非连续性,都是在现象层面的。换句话说,表面上看,我们企业的产品和战略需要一直变化,所以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一直变革和改进呢?

 

那是因为:我们之所以变化,恰恰是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不变,即:企业存在的理由不变——为用户创造价值是企业存在的基础。


其实“用户需求是第一位”的要求一直没有变,只不过我们的企业必须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改变自己、挑战自己,才能达到满足用户需求这一不变的底层要求。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

有个男人一辈子喜新厌旧在换老婆,表面上看起来他一直都在变,可是仔细研究发现,他的底层需求一直没变,每次都是娶20岁的女孩子!

这就是在看似变化的现象背后,是一个不变的底层规律——满足用户需求不变!

 

现在,我们又发现了新的临界知识——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企业决策第一原则!


当我们真正理解这个临界知识之后,会在自己创业、带团队、做管理时时刻警醒。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定律所要求的,和我们的人性相悖!


(用户需求第一,这其实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很“旧”的概念,但是我们重新理解了这个概念。当我们能够以新的角度理解“旧的概念”并应用它解释很多新的事情的时候,旧概念就成了我们的“新武器”。)

 

你看,我们通过这种不断思考,又提出了自己认为重要的临界知识。

 

你会好奇,我们提出的新的临界知识一定是正确的吗?

确实,答案是,不一定正确


我们提出的每个临界知识,都是一个假设而已,是需要被验证和可能被推翻的。但是,这不重要,who care?

重点是,当你具备了这种不断质询、反思探索的学习能力时,在持续发现和自我否定中,你的临界知识会进化得越来越可靠,越来越有解释力!



好了,写到这里,这篇文章的核心就说完了。我希望通过上面两个例子,说明两件事:

 

1、临界知识来源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重要学科的基础规律,你有很多渠道可以学习这些知识——打个硬广,比如我的《成甲说书》,说书内容不是简单地讲现象层面的知识,而是会把书籍中的知识进行提取、从底层规律的角度进行讨论;

 

2、但是,更重要的不是告诉你学习这些具体的规律,而是希望你能训练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通过刻意练习,持续地、耐心地对每一个你认为重要的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反复检验,最终真正拥有这种思考能力。


这并不容易,却非常值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