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忙了一天,没有休息就陪孩子做作业,孩子却不领情! 但是,陪着孩子做作业,难道就是自己什么都不做,在一旁看着孩子吗?其实,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陪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陪的是孩子的学习情绪和状态,陪的是孩子的学习氛围,这种陪伴不是监督,而是陪着他们养成好习惯。 现在的陪伴,是为了今后的无需陪伴。 不谈做作业时,母慈子孝;一涉及到做作业,鸡飞狗跳 前段时间,家长朋友圈流传这样一个段子: “不谈做作业时,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涉及到做作业,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胶似漆,后一秒分道扬镳。” 看完后,多少父母感叹:说到心里了,这就是我尽心尽力陪孩子写作业的情景再现嘛。 一个简单的陪孩子做作业,就能让父母如此身心俱疲?唯一原因就是父母没有掌握正确方法。 其实,不少父母名为陪孩子做作业,实际上是在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他们不曾放过孩子的任何一点动静或错误,嘴里不停地念叨:“这个字不应该这样写”“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会弄错” “不许再写错了,自己先好好想清楚”…… 这样的父母,看起来是不是很负责?其实,他们是对孩子集中注意力写作业的最大干扰,不仅起不了作用,反而会让孩子背上心理负担。遇上这样的父母,孩子写作业时,孩子的整个心思只会集中在:父、母、什、么、时、候、会、离、开! 不用纠结孩子写作业到底是陪好还是不陪好,还是陪吧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与人一起工作的时候,会比单独一个人干活时表现要好。同样,当孩子做什么事情时,如果旁边有他人存在,他们往往也会更加卖力。 所以,家长千万别再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不用过多参与。如果家长对孩子写作业不管不顾,全凭孩子自己领悟,肯定不行,任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巧和过程。 家长要陪,陪孩子从学习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他们注意不到的有用东西。 学习习惯培养的最好时机是在一二年级,尤其是刚入学的前两个月。 没有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养成得比较慢,甚至养成坏习惯。与其日后花更多的时间弥补或修正,不如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助孩子一臂之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要培养固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帮孩子认识做作业的重要性,养成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的习惯。 【2】要培养每天复习、完成作业、预习的学习顺序。预习的重点是能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上课;复习是找到薄弱环节,并在薄弱环节多投入时间复习。 【3】要培养孩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独立做作业并不是说家长不需陪伴,而是要尽力做到只陪伴、不干涉。 孩子刚入学,家长要辅导孩子熟悉各科作业的标准、格式、规则,待孩子掌握要求后,就要逐渐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即使做错了,也不要马上指出来,让孩子有自己思考的过程。等作业完成后,需要家长检查时再指出和辅导。 【4】要培养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给孩子准备两样超实用的小工具,可以让书包整齐有序,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一种是带拉链的文件袋,要买不同颜色的,一门学科一个文件袋。把每门学科相关的课本、参考书、作业本放到一个文件袋里,分门别类,又整齐、又高效,还不容易遗漏。 第二种是内部带有插袋的资料册,用这个存放一学期下来的各类考试卷,再好不过了。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渐渐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就变得有序。有序的学习生活,会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清晰,学习更专注。 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情绪能让孩子记得又快又牢。 家长多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达到良好的学习情绪和状态。 拿背诵论语为例。一个妈妈为了让女儿背得快,前一天先查译文,加强理解,第二天辅导女儿的时候把体会告诉孩子,和孩子一起背诵,这不但能让孩子较快地背会,准确地理解意思,还让女儿对妈妈越来越佩服。在和妈妈不停的你超我赶下,女儿背东西越来越快,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在成长。 而有些家长也在孩子旁边陪着孩子背,但他们是盯着,吵着:“快背,笨死了,就这短短的两句你都背不会”,“再给你五分钟,背不会小心我打你的屁股”。孩子的心里一直处于防备家长的状态,到头来,所用的时间与上面的母女相同,达到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家长的作用是把孩子引导到良性循环的状态下学习和生活。最好的做法是孩子做、家长观察、了解薄弱、帮助孩子掌握方法、让孩子不断收获学习的成就感、尝到进步的甜头,学习劲头才会越来越足。 杨绛先生提起对女儿钱瑗的教育说到:“我们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她见我和钟书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 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家长就要营造一个陪伴孩子学习的良好氛围。我的一个教授朋友,提起自己的母亲,脑海中最深的画面就是小时候她做作业,妈妈在旁边做针线,灯下的那片宁静以及母女偶尔相视一笑的温馨。 试想一下,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在旁边打游戏、看电视、刷微信、聊天,孩子肯定无法安心,如果家长一旁工作、看书,孩子也一定能静下心来。 家长要和孩子互相监督、一起努力,创造共同进步的学习环境。 总之,家长陪孩子做作业的目的,应该是现在的陪伴是为了今后的无需陪伴。陪伴时,着重培养的是各项基本习惯的养成,帮助孩子自控能力的提升,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强化自我管理,这才是陪的意义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