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人品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孟子说:有一种侍奉君主的人,专以讨得君主欢心为目的;有一种安定国家的大臣,专以安定国家为乐事;有一种顺应天理的人,当他们的主张合乎天理时,才去实行;有伟人,首先端正自己,然后天下万物便随之端正。 “有事君人者,”不光是侍奉皇上、王公,也包括对待领导,上级,总之是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这样的人总是察言观色,“阿殉以为容,逢迎以为悦,此鄙夫之事、妾妇之道也。”[南宋·朱熹:《孟子集注》]安社稷,是大臣的责任,因此大臣也要“如小人之务悦其君,眷眷于此而不忘也。”[南宋·朱熹:《孟子集注》]安社稷,你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而不是如履薄冰,不是小心翼翼,不是废寝忘食,不是殚精竭虑,能成吗? 什么是“天民”?“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南宋·朱熹:《孟子集注》]也就是说,他们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干部,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他们只是上天安排下来的老百姓。何谓“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就是,走得通,才会去走;有好报,才会赞成;有希望,才会去努力;能过好日子,才去追求。“不然,则宁没世不见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殉于人也。”[南宋·朱熹:《孟子集注》]何谓“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首先端正自己,然后才去端正天下的人,就是大人,就是伟人。不是地位高,就是大人;不是在领导的位子上,就是大人;不是能呼风唤雨,就是伟人。先正己,后正人;律己严,待人宽,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才是大人,才是伟人,才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是有利于人民的人。 孟子在此讲了四种人品:一种是“容悦佞臣”,包括一切阿谀奉承之士,察言观色之人,追名逐利之徒。一种是社稷忠臣,包括一切忠心耿耿,如履薄冰,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尽职尽责的人。第三种,就是“天民”,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生存,就是过好日子,就是衣食无忧,而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合理的,没有什么不对的。第三种人,就是大人,伟人,他们该怎样做?首先是“正己”,然后才是“正人”,先是律己,然后才是律人。“大人,德盛而上下化之,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南宋·朱熹:《孟子集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