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解读

 昵称40865096 2023-03-24 发布于山东

孔子大学堂

第一集  中庸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陈来

 一、中庸之书的历史形成

中庸最早的记载,见于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孔子家语),汉唐时代接受司马迁《史记》中提出的《中庸》的作者为子思。司马迁之后,另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汉书》。汉书与史记的区别是多了一个艺文志(艺文志是对图书的流行的记录)。我们看到的最早的中庸的文献是礼记。

    北宋有人开始怀疑是子思所作,如欧阳修:

、先秦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不是在子思这个时代才有的,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中”的概念。

     周易里面多次出现了中的概念,比如中行、中道、中正、得中。 

     尚书里边也出现了中的概念,比如允之厥中。尧舜禹汤都有了中的概念。到孔子时期又出现了执两用中等。

中既是道又是德。

执两用中就是中庸

孔子论中

意思是说中庸是最根本的德最重要的德行。

三、汉唐的中庸思想  中庸学

一是汉唐经学地位的变化可以看到中庸地位的提升。

中庸就是用中

郑玄注礼记就是郑玄对礼经的解释。礼经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中庸是礼记的一篇。

三礼:仪礼(古代的礼经)、周礼、礼记(对经的解释)。礼记是被郑玄注以后地位提升,汉魏时期与仪礼、周礼并称为三礼。唐代《五经正义》里面的礼是🈯礼记。

五经是指《诗》《书》《易》、《礼》、《春秋》。此时礼记就成了五经之一,《中庸》的地位也就随之提高了。

二是引起了佛老的关注。在南朝这个时代中庸受到特别重视,佛老和玄学开始关注中庸。中庸沟通了佛老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学、玄学很流行)。

玄学家也非常重视中庸思想的阐发,比如代表人物何晏,他对论语也做过很多研究,对中庸思想很重视。

三是儒仕。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就是《五经正义》,礼记的内容必不可少。

意思是对生而知之者,用利是引诱不了他的,对学而知之者来说,他会通过理性的认识不受引诱而伤害。

李翱:《复性书》、《中庸说》引出了性善情昏论。他把诚明的焦点转到了性情上来,从而对宋明理学有很大影响。

这是从境界方面对中庸理解。他认为应该把内典(佛教)与中庸结合起来。

四、两宋之中庸

一是佛学对中庸的理解

智园和尚字号中庸,也就是说一个僧人给自己起了个字号,叫中庸子,可见其对中庸的重视。

“身”是指行为,修身就是修炼自己的行为。

“龙树”,是指龙树菩萨,大乘佛教创始人,提出了“中观”思想。“德性说”。

契嵩:他认为中庸虽然是礼记里边的一篇,但它不是讲礼的。礼是续等差,继制度,中庸则是性命之说。“性命说”。比智园更深刻了。影响了理学。

二是儒学之中庸。科举考试,皇帝赐《中庸》

道学(理学)之中庸:

《五经》好比粗禾,《四书》好比熟饭。四书乃六经之阶梯。

在不同的时代,对中庸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角度对中庸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道学之中庸贯穿着宋元明清四代。

       二程对《中庸》的理解被朱熹概括为三句话:

“不易”:常

《中庸章句》是对中庸一句一句的解释。《中庸或问》是说我为什么这样解释。

按历史发展中庸思想分为:

德行论

为政论

性情功夫论(心性修养。唐宋以后。主要是回应佛教心性论的发展和挑战)

道统论

​尧之允执厥中,舜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          第 5集   子思与《中庸》

           山东师范大学  王志民

子思与《中庸》的关系:

1.孔子与子思(关于子思其人、其学与其事)

2.子思与孟子(关于思孟学派)

3.子思的著述与《中庸》

中庸总体上分经传两部分。中庸这部书是比较杂乱。第19篇之前是经,是子思作的,第20篇至33篇是弟子及后学所作。

        读懂了中庸对我们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九集  天命之谓性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  

                      李存山

原文:

解读:

第一节(讲本体论)

“天”,是指天命;“性”,指人性;“道”,是指人道;“教”,是指修养教化。

“天”,这里是指义理之天。

解:

“实体”:指人的性。

“备”,存在于——

天命,人性,人道,修养教化,本体论*

​第二节(讲道德修养)是功夫论

释:

​存养:存心养性。省:自省、自察。

用孟子的话解读“存养”之意。

“功夫论”

第三节(合外内之道)

原文:

解读:

终言:是指最后这一节。有最后之意。

​用孟子的话解释圣神功化。

这个“天”是中国古代信仰最高意义的神,也可以称为上帝。

郊礼:祭天的礼。社礼:祭地的礼。

自然之天:指我们头顶上的天,和地是相对的,自然之总名,只要不是人为的都可以叫天。

​李老师说:我理解我们中国的主宰之天与自然之天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也许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有意把自然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

义理之天,它不是主宰万物的,也不是赏罚的,它没有意志,是把天作为道德的根源,后来又发展为是指世界的普遍的道理规律原则。

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指义理之天。

​“之谓”,是就是的意思。

“之谓”,就是。“谓之”,叫做。

“天”,指义理之天。这里把心、性、天连在一起。

“天”,是指命运之天。

​“势”,外势。意思是说向什么方向发展是由外在形势影响的。

“道”:人道,人世间的正道。

​此图片是用来解释“道”的。

而于此尤加谨焉。(接上面图片最后一句)+

“几”,人心刚萌发的那个时机。

李老师解释为:没有比在隐蔽之处、细微之事,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更够能显示出自己真实的道德修养水平的了。(对应的原文应该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道德修养是我们每个人内心自己的事,不被别人所见闻,它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所以在任何时候君子敬畏不敢疏忽懈怠。(对应的原文应该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发出来叫情,未发出来叫性。

春秋时期,有人认为民与万物由天地所生,民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

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人有六志(六种感情)生于六气:

不符合节度谓之淫。淫就是过度。比如大喜  大悲都是淫。

“太和”,最高的和谐。

“性其情”,就是要用人好的本性去统率主导人的情感。

充实我们的生命力以达到道德的合理性。克服战胜人生的那些冲突与矛盾来达到人生的和谐。

​“达”,通达,有普遍的意思。

“道”,道理,规则,普遍。

董仲舒《春秋繁露》

张载把世界的本源叫做“太和”,太和就是最高的和谐。

“物,吾与也”。所有的物都是我的邻居。

​“育,遂其生成。

意思是达到中正仁和的境界,天地才能生育万物。

可以说“中正仁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           第十三集 

             第四讲

     (第二章到第九章)

主要问题是:

适度的美德和智慧

中心问题是:

君子中庸

      北大哲学教授  王中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的世界里面,这个关系的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是多重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的社会是相互依存的,相互帮助与合作的。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好的秩序,好的合作,我们需要伦理,需要道德,需要美德,同时也需要理性,需要智慧。真的世界,善的世界,美的世界,自由的世界。这个复杂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1.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称之为天人关系。)

2.人和社会的关系。

3.人和人的关系

4.身心关系

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需要方式和方法。需要合理的,智慧的,恰当的,有效的。

君子,小人,中,庸,

“而”,是能的意思。

“时”,时刻。时时刻刻能符合中庸的原则。

儒家强调自律,讲究礼,同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不可简单的说儒家不尊重人的个性压制人性。

在休闲娱乐的时候也有智慧和美德,玩笑开的太过分,就会变成戏弄,一点玩笑也不开的人那就是呆板。玩笑开的有分寸就叫圆通或机智,因为有触景生情,见机行事的本领。

汉代以后有把人分三种:

第一种是天生的就是圣人,纯然善的。

第二种是可善可不善的。

第三种生下来就没有道德能力。

知,通假智。

有品质的事物,都是持久的事物经过时间检验的事物。庄子说:“美成在久”。“坚持”,“横”。

任何事情都需要反复练习。比如游泳,你把方法记得很熟练了,一但下水全部忘了,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全身协调,运用自如,自如了也就自由了,进一步达到无意识状态出神入化的程度。

​“”,志大,才巨(不够),雄心勃勃,进去心非常勇猛。其后果是容易冒险,失误。

“狷”,太谨慎,有所不为。

在老子看来。过比不及更可怕,因它的破坏性更大。

​“费”,付出,花费,消耗的意思。

​第十六集  中庸的艺术

             人大教授   梁涛

梁教授说你读懂了中庸,你才真正能理解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

中庸最核心的观点: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核心观点,那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行。极高明是指精神境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与天地参——与天地并列为三。

梁教授对中庸的理解是?中就是中道。庸,就是常,就是常道。中庸就是既要符合中道,又要符合常道。也就是说在平常之时求中,你一但得了中以后就可以长久。

既懂得诗与远方(极高明),又懂得柴米油盐(道中庸)。既追求精神超越,又不否定现实生活,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和而不流”,就是和而不同。流,是流俗。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就粥一样,多种材料科学配比,还要有适当的火候才能熬出美味。

上图是孔子心中的“勇”,是孔子理解的刚强。

“勇”有两种:血气之勇和道义之勇。

养勇,培养的勇气。北宫幽之勇

受了一点点委屈,就好像在大街上被人暴打一顿。

褐布做的宽大的衣服,指普通人,地位低的人。意思是不管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欺负我,我会毫不犹豫的报复你,不管你是谁。

睚眦必报。即使你骂我一声,我也会马上反回去。毫无选择的报复。

培养自己的无惧之心。孟施舍之勇

我知道打不过你,但是我内心里一定要战胜。

“守约”,抓住根本,培养了无惧之心。

“素隐”,就是空隐。没有目的,没有道理没有理由的隐居,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博眼球,行怪,奇怪,乖张离奇。但是也博得了名声。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用稀奇古怪的行为博得大众的关注。

“道”,中庸之道。“半途而废”,指有的人半途而废。

遵道而行,有时是要受得了孤独的,不被理解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所以有的人会半途而废。

君子在平易之中等待运气的到来,“尽人事,听天命”。

这个遁世不是主动的遁世,不被人知道不被人理解。

人生中有些事情,象穷达祸福,是时运所决定的。

梁老师说孔子是理想主义者,是死不改悔的理想主义者,他这种思想影响了我们国人,影响了一代代知识分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孔子是失败者,处处碰壁。

梁涛教授对“道不远人”的理解?

这里的人是指人情人性。道不远人就是指道不能离开人情人性。

“察诸出”,反察自己内心的表现,有什么想法,欲望。

“命”,带有普遍性必然性的意思。

“素”,梁老师说是依据、根据的意思。“位”,位置、地位、环境。

第十六章  鬼神之德

        敬天祭祖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信仰。祭的就是神灵、鬼神。

“体”,关爱,生育。

不要把鬼神简单的理解为世俗人所理解的鬼与神。

净化心灵,改变人生态度,

“急”,重要,急迫。

“福”,不是世俗理解的福。

鬼神可以理解为一种造化神奇的功能。是我们先祖的一种神灵。

中庸之道可概括为三个原则(梁老师对中庸的理解):

无过不及,执两用中,推己及人

中庸之道的精髓就是没有任何一种品格是绝对的,一个人清高,就要宽容,否则清高就变成了孤傲;一个人仁慈,你就要果断,否则仁慈就变成了软弱;一个人强大,你就要敬畏,否则强大就容易生出暴力;一个人富学有,你就要节俭,否则富有就会变成奢糜;一个人博,说话就要浅显,否则博学就变成了刁钻;一个人尊贵,你就要谦卑,否则尊贵就变成了傲慢。



“刚”,刚烈。“虐”,残害 伤害。

“简”,真实,率性。

​第二十二集   大德受命

         中山大学教授 杨海文

             (第17章——第20章)主要是讲伦理政治。前面后面都是讲形而上的哲学思辨

“笃”,杨老师理解为各得其所。天生我材必有用。

一种解释(自然哲学的解释)是能够成材的我们就栽培它,不能成材的我们就淘汰它。

第二种解释(人道主义的解释)

从生存的角度来解释:

你发展的很好,我就栽培你,培育你。你发展的不好,我也要给你一碗饭吃。

从发展的角度解释:

当你顺风顺水的时候,我就给你锦上添花。当你陷入困境,一筹莫展的时候,我要为你雪中送炭,他那么这是为了你的发展。

从境界的角度解释:

面对生死,我觉得最好的表达印度的大诗人泰戈尔:

自然哲学的解释。

作为大夫、仕、平民要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服丧一年。“期”,一年。

作为天子、诸侯,不为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服丧。这主要是提现尊尊。

所有的人都要为父母服三年之丧。这主要提现亲亲。

古代的礼制讲究一个原则:亲亲、尊尊、贤贤。

​舜之孝是其父母不喜欢他,他仍然孝父母。

文王武王之贤是发扬光大了父辈的事业。

关于祖庙:天子七座,诸侯五座,大夫三座。

死,人断气了。亡,人下葬以后称为亡。

冬至时到北郊祭天。夏至到南郊祭地。

宗庙之礼是祭祀先王,祭祀祖先。

礼乐文明,礼的特点就是要区分贵贱,乐的特点就是要和。

第二十四集

第二十章

​智、仁、勇,五伦,九经。

“其”,象文王武王这样的人。

人之道就是尽快的让政治事务落实。

地之道就是能让树木尽快成长起来。

人,选人。

身,修养自身。

道,大道

“宜”,恰当的人际关系。

强调修身的重要性。

​“杀”,等级。与尊贤之等的等是一样。我爱我的亲人,但还是有亲疏之分的。这就是礼所产生的原因。

礼乐文明的特征,礼是用来区别贵贱的,乐是用来和的。

通行于天下的伦理关系有五项,能够使这五种伦理关系落实的有三种品质。

五种伦理关系

通行于天下的三种道德品质。

能够落实三达德五达道的道理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诚,一心一意,真实无妄。

从知(知道三达德五达道)的角度:

“及其知之,一也”,等到他们明白了三达德五大道的意义,他们的方法都是通过一心一意来做到的。

“斯”,是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九经之名:

​落实九经的效果: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伯父叔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情感上面的不困惑),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何落实九经:

内心很干净,衣着很整洁。

“朝”,是指诸侯直接去见天子(每五年一次)。

“聘”,诸侯派使者去朝廷见天子。

“以时”,按规矩。

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他们说通行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让上级信任你就必须让朋友信任。让朋友信任你,就必须孝顺父母。孝顺父母就必须真实无望。这是如何取得上级信任的方法和逻辑关系。

“善”,善良   良知。

真实无妄是天之道,追求真实无妄是人之道。

​第二十六集  诚明之道

交通大学教授  孔德立

孔老师说:

二十章之前主要是引述孔子的话来阐述中庸的思想,20章以后主要是讨论“诚”这个概念,讨论圣人之道,讨论至圣之境界,是子思的思想。

不诚无物”:

意思是说如果不“”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事物能够存在下去。

“诚”,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是事物的本来状态,没有经过粉饰没有经过人为加工的真实存在,既是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又是人的思想的真实存在。

​博学,审问,慎思,明变,我认为这是“明善”的阶段,是由不诚到诚的必经过程。笃行是固的阶段。这就知行合一了。

行的过程实际是人战胜私欲的过程。

春秋时期贵族之所以没落,也是贵族本身放纵私欲的结果。

“弗”,不的意思。

“措”,安置、安放、恰当。

圣人的特点:

聪明睿智为常人所不能及,又比常人好学,有坚韧不拔毅力。

孟子:中国塑造了一个圣人群体或者说阶层,他是人,不是神。

佛家讲成佛,道家讲成仙,儒家讲成圣。圣人是可以学习的。中庸就是鼓励常人向圣人学习,走成圣之道。

儒家的思想是开放的,可以质疑,兼容并包的,先学,信不信由你,也就说先学再信。其它宗教是不容讨论的,都是先信再学。

朱熹:饮食男女温饱,这不是人欲是天理。人欲是指你没有这个条件,但是你又想够的更高。

人欲退一步,天理进一步。

人欲全退,天理全在。

私欲:

贪财,贪权,贪功,贪色。等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人欲之私面临的诱惑太大了,通往成功修身的路上要不断的反思。

在修身的道路上,人的才智不同,禀赋不同,性格不同,悟得的道的境界和层次不同,聪明的人条件资源好的人,轻松的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愚笨的人可能要付出十倍、百倍、甚至于千倍于的努力。

如果我们把知识和行为割裂开,把知和行割裂开,把物欲与精神割裂开,人就是不诚的,社会就是不善的。特别是不诚的人,如果在维知识论的背景下,惟考核考试按照成绩招上来的人,就会做出不善的事情,因为衡量他们成功和选拔他们的标准,不是符合天道天理的诚,而是与诚相违背的虚学假,他们学只是改变了知识积累的规模,词汇量的增加,计算能力的增加,操作能力的增加,但这些并不改变他们的气质。这种没有把愚变成不愚,不明变成明。

人性的差异是在昏明强弱的性格和气质,“天理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差异。

古代科学技术落后,古人受到外界诱惑比我们小的多,却在修身方面比我们下的功夫大。

“气”,???

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形。

由诚而明是天赋的本性,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由明而诚是人道教化修身的结果。

​第二十九集  成圣之道

           湖南大学教授   肖永明

   《中庸》是《小戴礼记》里的一篇,在汉魏时期并没有受到学者们的特别关注,到了唐代的时候著名儒家学者韩愈和他的弟子李翱就开始强调《中庸》的重要性,把它作为创立儒家心性之学以对抗佛道之学的重要的思想依据和文本依据。

礼是我们进去社会的一种途径。

”,朱熹的解释是世界宇宙万事万物都应当如此的这么一个道理。

德”,作为个人主体所理解把握的那部分道。

​议论礼法,厘定制度,考订文字。

(上图二十八章)

​(29章原文)

王天下”,把王道推行于天下。

三重”,指议礼、厘定制度、考文,在子思看来,这三件事情做好了就可以寡过了。

“本诸身”,天子自身要很高的修养。

征诸庶民”,能把天下治理井井有条,也就是说你的能力修养得到了验证。

“考诸三王而不缪”,意思是用夏商周三王的事迹来考察也不会有差错。

质诸鬼神而无异”,可以接受鬼神的质问。


(以上两个图书是29章原文)

(第30章原文)

“祖述”,朱熹解释为宗述。

“侓”,效法。

“袭”,因袭。

     第三十三集  至圣境界

      (第31章——33章  )

​(31章  此段是对至圣境界特质内涵的界定)

五种特质:

圣——聪明睿智,生而之质。(聪明是耳聪目明,睿是无所不通,智是无所不知)

仁——宽裕温柔:

义——发强刚毅:

礼——齐庄中正:

智——文理密察:

​此段是对至圣境界功效作用的描述。

第32章  至诚之道:

本章讲至诚与至圣的关系

(上第三十二章原文)

(上图片是朱熹解释至诚与至圣的关注)

大经”,就是五伦关系: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大本”,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第33章原文:

​       第37集   至圣至诚

山东大学教授  翟奎凤

第31章

原文:

解读:

王安石说“文理”就是人伦之理。

荀子说“文理”就是礼仪理法。

​第32章原文:

解读:

​大经,常也,庸也,天理也;大本,中也;化育,和也。

​马晞孟:

肫肫其人,尽人道也;渊渊其渊,尽地道也;浩浩其天,尽天道也。

“相”,看的意思。

“奏”,会聚的意思。“假”,至的意思。

“辟”,诸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