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特级教师评委教你赛教(长文收藏备用)

 憩苑 2016-09-19

我曾经多次参加市里有关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以及类似这样的比赛,从选手到评委,应该说比较熟悉了,但也难免紧张,因为我深知自己的评判意味着什么,必将有人如愿以偿,有人却要面对失落。因此我对自己手中的每1分都特别慎重。其实,很多选手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就是因为没有重视或者不懂得答辩时必要的技巧与注意事项,结果导致得分稍低,与成功失之交臂,实在可惜。参加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我觉得在教学环节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内心镇定

无论是谁,只要涉及到比赛,心情多少都会有点儿紧张,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紧张有利于激发自身潜能,发挥最佳水平。但若高度紧张或者一直处于手忙脚乱的状态,试想,还能有助于你的比赛吗?我想即便是兴奋与激动也会影响你的正常发挥。在每次比赛中,我发现总有几位教师紧张得有点过头,这样自然会影响最后的成绩。实际上这些选手的综合素质并不差,但是过度紧张就会慌乱,一乱就会失去分寸。因此,比赛时一定要通过深呼吸等方式尽快让自己平静下来,以一种镇静的心态参加完比赛全过程,这样的表现即便不是最好,也绝不可能最坏。

阳光自信

人们常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确,优秀的人才很多,这一点必须承认。但当你已经通过层层选拔站在比赛讲台上时,你就不能有“对手比我优秀”“我肯定不行”之类的想法。此时的你需要多一点“自信”,甚至“自负”都显得很有必要,都会对你的比赛有帮助,反之,任何摇头叹息之类的举动都无助于自己的比赛。换句话说,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指望别人来欣赏你、认可你,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请记住,一旦走上讲台,尽最大可能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评委。

注意语速



在比赛中我发现有的教师紧张得说话语无伦次、思路不清晰、语言重复明显。相反,有的教师说话则相对流畅,甚至抑扬顿挫,语言表达也较恰当。两相比较自然影响最后得分。因此,我觉得无论是上课、说课还是答辩,必须牢牢记住,思路一定要清晰。尤其是答辩环节,一般有关校本研修的课题和你抽到的课堂内容有关,也许你看到题目后,觉得想说的话很多,但你最需要做的就是迅速在脑海中划定一个回答提纲,即思考问题的角度,至少要确定几个关键词,切不可“东一槌子、西一榔头”,让人听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其实,答不全没有关系,但必须言之有理。很多答辩题本身并没有标准答案,主要就是想考查你的应变能力与知识积累。此时清晰的思路必然会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何时,切记不能乱了阵脚。

展示个性


我们每个人都是优点与不足的统一体。但在特定时候,就要学会规避,朝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努力。既然是上课与答辩,板书不可缺,说话少不了。但是,不少教师恰恰忽略了自身的不足与优势,例如,有的人粉笔字实在不好看,却大写特写,甚至随意板书一通,既没有条理,更谈不上美感;而有的人字写得很不错,苍劲有力,遗憾的是板书很少,也没有得到充分展示。有的人普通话不够标准,却大说特说;有的嗓音很有磁性,却没有把握好火候。如此种种,给人的感觉是,长处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不足之处却展露无遗,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觉得在比赛时一定要学会规避,即把自己的优势在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展示,将自身的不足尽可能加以回避,实在回避不了,也要想方设法把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要想使自己的课堂与众不同,美味可口,我觉得有些方面必须要“多一点”,有些方面要“少一点”:

多一点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方法指导、学科特点与素养的思考;

多一点情境创设、典型素材的辅助;

多一点趣味性与求知欲的激发;

多一点学习习惯的强化与引导。

少一点多余的正确的废话;

少一点无效的提问与练习;

少一点繁琐而无关紧要的环节。

注重礼仪

孟子曾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当你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毫无礼节性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直奔主题,甚至目空一切,自顾自地讲,结束时也是一脸孤傲,扬长而去,完全不把台下的学生与评委放在眼里的时候,可能你没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确,也许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但试想,如此举动与表现,你会给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殊不知,没有谁天生下来就亏欠你,生活本身也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因此,我认为,比赛时还是要有一些适当的礼节。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当然,过分的礼节也不可取,有时也会适得其反。“细节决定成败”,这样说也许有点过分,但不能说没有道理。

给传统“说课”赋予新生命

除了传统说课要求的几个方面,另外可以适当补充:

说模式。一些学校通过多年的课改已经总结出了全校相对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学科之间的差距很大,不能机械地照搬同一个模式。另外,每门学科又有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也不能用同一个模式。这里说的教学模式是指在学校基本模式的指导下,本门学科本种课型的具体教学模式。如语文阅读课文新授课的教学模式,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等。教师在介绍所用教学模式时,不仅要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环节,还要说一说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据、指导思想、教学策略等。

说评价。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但具体到某一节课中就涉及:教师是怎样开展评价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评价了什么,其设计意图是什么,效果如何。例如,有的教师上数学课,在评价内容方面,基础知识通过巩固练习和达标测试步步清、人人清,其目的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而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评价到组,对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形成合作团队。

说开发。每节课都可能涉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是有的教师还缺乏自觉意识。如在讲课时联系现实生活的例子,给学生补充课文外的资料或视频等,都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如有的教师在讲小学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补充了课文中提到的为杭州青年做骨髓移植手术的医生的背景资料、补充了台湾大地震的视频资料等。说课时教师就要说明本节课开发了哪些课程资源,其目的是什么,效果怎样。

不能滥用小组合作

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但坚决反对滥用。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很关键的,最直接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髓之所在。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慎重考虑,要不要用小组合作学习,比如概念教学,课本上很简练地说明了相关内容,几乎是没有多余的文字,在此环节如果再安排学生进行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实属多余,滥用小组合作学习导致无用、无效的课程环节,反倒不如让学生自主学习更加有效。其次,注意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自主学习作基础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搭建“空中楼阁”。自主学习,就是帮助学生构建起对知识的思考和认识,这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会让学生拓展汲取新的知识和经验。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就是要让学生说话,让学生交流,让学生出错,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学”在课堂真发生。

要给学生敢于表达的话语权。课堂并非属于教师的专利,离开了学生,课堂不复存在,教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基于此,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切忌“一言堂”。殊不知,学生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理解的过程、提升的过程。只要学生愿意表达,教师务必要给学生讲话的机会,哪怕耽误一点上课的时间,因为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换言之,“磨刀不误砍柴工”。准确地说,课堂应该成为学堂。

要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这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课堂上教师哪怕再精彩的“满堂灌”都谈不上优秀,因为再重要的内容、再有用的知识,都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消化、吸收,才能最终变成学生自己的。所谓“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被置于比较突出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强化,例如,怎样记忆理解归纳总结,如何审题解题答题等。正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说:“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要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这既是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基于此,课堂上教师必须拿出一定量的时间,结合教材,精心设问,通过事先分配好的小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呈现讨论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要给学生出错的平台。其实,错误一直伴随我们左右。谁都会犯错。关键是能够及时修正,直至杜绝类似错误发生。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不要害怕学生犯错误,而要牢记“失败乃成功之母”。因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还要允许学生出错。同时要引导学生发现出错的原因所在,如何解决,怎样避免,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加深对错误的印象,才会更加准确地掌握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让学生的“学”在课堂真发生。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恰到好处地讲。多互动,多让学生自己跟自己讲、自己跟同桌讲、自己讲给小组组员听并能认真倾听别人讲、同桌向全班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全体成员向全班汇报、组间互评、互补。互动中蕴含着无穷的生机和“危险”。教师若驾驭得好,就能成为优质课堂,若驾驭不好,也会错失良机,因此,狠下功夫去练习这方面能力是非常值得的。

高效课堂要做到“三真三实一及时”,“三真”即“真思考、真合作、真会”,“三实”是指“设计实、反馈实、检测实”,“一及时”是指评价要及时。很多老师的课死气沉沉,学生参与不积极,问题就出在不评论,不及时评论。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下,要评论到组,而不是个人。同时课堂上还要读懂学生,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进程,灵活调整教学。

平心而论,从教学能手评选中胜出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比赛如战场,有时很残酷,就得拼出一切搏一下。比赛是一种挑战,是一种展示,也是一门学问。在如此短暂的特定时间里,怎样才能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尽情展示,赢得评委们的青睐?不是不可能,关键还看怎么做。只有真正重视它、甚至研究它,而且掌握一些必备比赛技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