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亡命之徒商鞅(上)

 剪刀_石头_布 2016-09-19

魏国在魏文侯的领导下,一度曾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魏文侯过世了以后,他的儿子魏击继承了魏国,是为魏武侯。但随着魏国牛人死的死,走的走,魏国的老大地位也逐渐不如原来那么稳固了。魏武侯死的时候,并没有立太子,他的儿子魏罃和公中缓争夺统治地位,魏国开始了数年的内乱。


韩、赵看到魏国内乱,于是出兵伐魏,大破魏军,杀到城下。但是,这个时候,韩、赵两家的主公却有了不同意见,一方说,杀了魏罃,立公中缓,然后让魏向两家割地,而另一方则说,不如把魏国分为两个国家,这样国力就大大减弱,不能威胁到我们了。这两个方案其实都很好,若加以实施,都能实现实质性削弱魏国的目的。若他们任选其一,魏国乃至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可能都完全不同了。但问题就在于,这两家当时却不知搭错了哪根筋,谁也不肯妥协,所以最后各自撤兵、不了了之了!


韩、赵撤兵后,魏罃成功灭了公中缓一党,获得了魏国统治权,成为了魏惠王(就是《孟子》里头那个跟孟子讨论义、利问题的“梁惠王”)。虽然魏国还没有被亡国,但其国力这时候已经大不如前了。


而恰恰就是在魏惠王时代,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人物粉墨登场了。


卫地自古多君子


卫鞅,也称公孙鞅,从他的姓可以看出,他是卫国公族的子孙。只不过,不幸的是,他是庶出的。这意味着他不可能成为卫君的继承人。于是,他从小就学习刑名之术(法家学说),并跑去外国寻求机会,期望能凭着自己的实力出人头地。


先打住。


我不造大家有没有注意,卫鞅是“卫国人”。这个“卫国”不是战国七雄,但是却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纵观整个战国时代,到处都能看到卫国人在外国折腾。


别看卫国是个小国,不起眼,但有两件事让卫国在历史上的地位还不低:第一件事,它的生存能力,它是东周列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比它的宗主国周王朝还要晚十几年;第二件事,卫国有文化,“卫多君子”,这句话是春秋时代很有影响力的“延陵季子”老先生说的,而我们尊敬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十年都呆在了卫国,恐怕也是因为卫国有很多能和他谈得来的君子。


战国时代卫国人才辈出,只可惜都是服务于其他诸侯国,除了卫鞅,还有之前讲过的吴起,始皇帝的“仲父”(也可能是亲生父亲)吕不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荆轲,等等。


这几个人有以下两个相似处:

1、不服务于祖国,都发达于国外,吴起仕魏、楚,卫鞅和吕不韦仕秦,荆轲仕燕;

2、都不是什么特别“君子”的人,两个刻薄寡恩的改革家,一个善用阴谋诡计的商人,一个图穷匕首见的刺客。


简单的说,我觉得应该授予这帮人一个统一的荣誉称号:亡命之徒。


我就纳闷呢,一个号称“多君子”的国家,怎么净出现些叛国投敌、诡计多端、刻薄寡恩的亡命之徒呢?


我来尝试解释一下。


周朝没有义务教育,国民文化水平很低。而卫国则有很好的文化传承和文化氛围(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迟迟不灭卫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卫国人的素质较其他国家的人来说,普遍高出不少。


但是,卫国本地还是一个多君子的国家,拥有很淳朴的民风,喜欢搞文化研究,但不喜欢折腾。加上当时国力不强,那些想出人头地、不走寻常路的人士在卫国本地得不到认同,也缺乏资源。于是,这帮人只能跑出卫国这个圈子,去外国寻求机会。


所以说,这些卫国亡命之徒都是“非典型”卫人。作为亡命之徒,他们身上有以下特点:

1、喜欢赌,喜欢冒险;

2、胆子特别大,没有不敢干的事;

3、很现实,手段无下限,毫无节操可言;

4、做事很执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5、爱折腾,no zuo no die。


OK,现在回来说正事。


卫鞅最早在魏国工作。给魏相公叔痤打工。公叔大人很喜欢卫鞅,但还没来得及把他介绍给魏王,自己就得了重病,眼看就要不行了。魏惠王来看他,公叔大人就特别跟惠王说起卫鞅,说别看这小子年轻,但绝对是奇才,大王啊,一定要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他啊。


魏惠王不是他爷爷魏文侯,没有那么独到的看人眼光和用人魄力。听了公叔痤的一番话,觉得没头没脑的,就嘿的笑了一声。公叔痤看到惠王这表现,就知道惠王估计把他的话当儿戏了,就又说了,如果大王不用他,那就一定杀了他,不要让他为他国所用。魏惠王暗地心想,哥们你确实病得不轻啊,一个默默无闻的黄毛小子,五分钟前让我举国听他,五分钟后又让我杀了他,这不自相矛盾么,更年期症状很严重啊。当然,惠王表面上还是很尊重公叔痤的,毕竟这位老人就要不久于人世了,就装着答应下来,权当哄哄他咯。


魏惠王离开了相府。公叔痤赶紧叫来卫鞅,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他,让他赶紧逃命。当时公叔痤为他自己这种前后矛盾的行为辩解的理由是,“吾先君后臣”。但这说不过去。老板在一个样,老板走了马上换个样,这种“先君后臣”流于形式,让人很难理解。我只能说,当时很多人的节操大概都是玻璃渣子,没事就拍地上碎一地。


卫鞅则很冷静。他说,既然魏惠王不会听你的话重用我,那肯定也不会听你的话杀了我的,就一直留在了魏国。卫鞅这个决定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充分展现了亡命之徒爱冒险的特质。他这番话虽然听上去有些道理,但是,让国君把一个人作为国士来对待,和把一个人作为蝼蚁捏死,毕竟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码事。如果魏惠王是个比较保守但又很冷血的人的话,卫鞅很可能当时就死在魏国了。不过,幸好,卫鞅赌对了,所以,他继续留在魏国快乐的玩耍。


秦孝公招贤


差不多这个时候,秦孝公上位了。在春秋的时候,秦国在秦穆公的领导下,一度非常强大。但秦孝公接掌秦国的时候,情况却有点糟糕。一方面,秦国当时的国力比较弱小,历史上很重要的河西地区,在前阵子被魏国的吴起夺走了,河西地区是当时的战略要地,有河有山,易守难攻,秦国当时也没有力量夺回来,这让他们的国防非常难受;另一方面,秦国在当时是个特别不受待见的国家,那些自诩文明古国的山东大国,都认为秦国是夷狄之地,觉得他们是野蛮人,不愿意跟秦国来往,排斥他们。


秦孝公即位的时候才二十一岁,可谓是意气风发,下决心要改变这个局面。于是,他就在国内发了个通告,招贤纳士,帮助他改变秦国的现状,重新恢复秦穆公当年的风采。


而给出的条件也十分诱人,“与之分土”。言下之意是,如果干得好,你自己也能做一个国家的君主。


我们知道,现在公司挖人才给一些股权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给你的报酬是一个国家,听上去是不是很刺激呢?


秦国当时绝对是落后国家(后面会讲落后到什么地步),但在这种许以重赏的情况下,仍能吸引到牛人光顾,并成功实现短时间崛起的目的。


卫鞅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从回报上讲,这恐怕是当时最好的工作机会了。于是,他找到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估计是给了不少好处费的,不然怎会推荐一个啥背景啥资历都没有的黄毛小子——让他把自己推荐给了秦孝公。


《通鉴》上记载,“(卫鞅)说以富国强兵之术,(秦孝)公大悦,与议国事”。


不过,太史公在《史记商君列传》里的记载却不太一样。说卫鞅见了秦孝公四次,才真正把他打动。按照《史记》中卫鞅自己的说法,第一次会谈,他用尧舜治国的方法劝说秦孝公,秦孝公完全不能理解,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第二次会谈,他用禹、汤、文、武治国的方法劝说,秦孝公还是听不进去;第三次会谈,他讲了春秋五霸的方法,秦孝公开始感兴趣了;最后一次,他讲了富国强兵的方法,秦孝公被彻底吸引了。言下之意是,秦孝公其实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只是想能快速富强而已——纯粹的“暴发户”心态。


太史公在《商君列传》最后的结语中这么评论这一节:“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意思是,那都是卫鞅自己的说法,他压根就干不了尧舜禹汤的事儿,所谓的三皇五帝的治国术,全都是他瞎编的。


光哥大概觉得这个故事根本就是杜撰,所以干脆都没在《通鉴》里面提。


我也觉得这是杜撰,很有可能是当时什么人加上去的。刚才说了,秦国在那些个文明古国眼里,就是个蛮夷国家。但是后来蛮夷国家富强了,甚至统一了中国,那些文明古国就接受不了了。富强的根儿在哪儿呢?就是商鞅变法。所以,我估计那些文明古国的文人们编出这个略带酸味的情节来,贬低秦国依靠下三滥的方法才能崛起,贬低秦孝公是个没有远见卓识的暴发户,贬低卫鞅是个没有原则、为达目的不计手段的人。


呵呵。阿Q精神从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文明古国的传统一直源远流长啊。


下三滥也好、没有原则也好,结果是,卫鞅进入了秦廷。


舌战群儒,开始变法


进入秦廷只是第一步,不取得实际的结果,也没有办法得到裂土封侯的待遇。所以,卫鞅需要继续努力。


做大事的人,必须得能折腾。我就观察过我和许多富豪朋友的差别。为什么我特别穷,他们却有很多财富?通过我的观察,得出的简单结论就是:他们比我能折腾。他们手里刚有几毛钱的时候,就开始研究理财了,把几张毛票从这个户头折腾到那个户头;而我至今都还弄不清我现在有几张银行卡,更别说倒腾钱了。爱折腾,是成大事的一个必要条件。


卫鞅就不缺折腾劲儿,no zuo no die啊。他经过几年的调研,确定了一整套行动方案,并说服秦孝公要在秦国搞改革。秦人听说了,当然不高兴了,说,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了,都是认老理儿的,你个小瘪三一跑过来就要把我们的规则制度全都改了,凭什么。朝野一片反对之声。


秦孝公有点犹豫,毕竟那么多反对声,而且不少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士族大臣,有点打退堂鼓的意思。卫鞅的执着劲就上来了。对孝公说,这帮人,没有远见,不能跟他们谋划大事,只能给他们看到既成结果。最厉害的人是从不随波逐流的,最成功的人是不听从大众意见的。所以,如果想要强国,必须要放下包袱,进行改革。


甘龙,当时秦国名臣,也是孝公很信任的大臣,跳出来说,这都是扯淡。按照原来的方法进行治理,官吏容易上手,百姓也会很安稳。言下之意是,维持现状,行政效率高,政治风险小。在此给甘龙辩白几句,他也不是什么老顽固,他比较相信逐步改革,怕国内动乱,不想像卫鞅提议的那样一下子搞得很激进,而且他确实也是秦国的忠臣。


听甘龙这么说了,群臣纷纷附议。毕竟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希望出现大变动,安稳点过一生,多好。


卫鞅继续努力,当然他也是讲究辩论艺术的。他接过甘龙的话茬,说,一般人喜欢按照既有习惯生活,读书人安于书本上的知识,这些人呢,让他们奉公守法,是可以的,但是讨论现有政策法律之外的事情,就不靠谱了。——这一棒子把反对变法的人都打击了,而把自己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接下来说得更尖锐了:有智慧的人制定法律,一般人被法律所规制;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人则受到礼法的约束。这是逼秦孝公站队呢,老板你是想做有智慧、贤能的人呢,还是想做一般人呢?


秦孝公这时候已经往卫鞅这边倾斜了。


但反对派不肯善罢甘休,一个叫杜挚的大臣又跳出来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去变法,是不对的。而如果不变法,政治上就完全不会有风险。他这番话其实可以理解为对变法成果的数学期望解释。杜挚认为变法的成功概率很低,所以如果变法的结果不能带来比现有制度高百倍的利益的话,变法成果的数学期望就比守法要低。这种情况下,理性的考虑,就应该继续守法。这话其实说得很有水平。


卫鞅呢,却不上他的圈套,不跟他做数学题,而是通过感情因素来感染秦孝公。他举了几个例子,商汤和周武(商周的开国君主)都是不沿袭旧制度的,最后的结果是取得了天下,而被他们取代的夏朝和商朝就是因为几百年不变更旧制度,所以才会落到个亡国的下场啊。


听到这里,秦孝公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回顾了自己的前几任:维持成法,秦国一再削弱。难道自己要做亡国之君么?No!当然要努力成为像商汤周武这样的伟人啊。于是,当时二十四岁的秦孝公当场拍板,做出了改革的决策。


卫鞅在政治上比吴起成熟。他知道决策权在谁手里,而且知道如何去打动决策者。秦孝公刚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且又胸怀远大理想,所以,用一点激将法是最合适的了。当然,这样一闹,另一个政治结果是,卫鞅和秦国其他大臣的梁子就结大了。


这个时候的卫鞅,拿到了国君给的尚方宝剑,终于可以开始大干一场了。那么,他究竟变了哪些法,最后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果,且听下回分解。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