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属于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肌肉抽动本身并无生命危险.但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比如,许多患者在见陌生人的时候就不由自主的抽动,因此产生自卑、忧郁、焦虑的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疾病的治疗讲究治本.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颅内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长期压迫,造成局部神经脱髓鞘或/和面神经核团兴奋性增加,是导致面肌痉挛的发病的根部原因.因此,采用外科手术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根部移开,是面肌痉挛治疗的最根本手段.但有不少病人由于惧怕手术,暂时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比如肉毒素的局部注射治疗.面部封闭“扎针”,针灸可治愈面肌痉挛,尽管这些非手术治疗能在一定时间内消除面肌痉挛症状,但也难以避免的造成面神经的瘫痪,在此三陆脑科专家提醒大家治疗面肌痉挛需注意三大误区。 误区一、脸上打肉毒素,可以治面肌痉挛 面部注射肉毒素对局部肌肉痉挛可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主要是因为肉毒素可以阻断面神经末梢对面部肌肉的传导,是一种保守的外周治疗方法,如果注射位置准确,可有一定的效果,理想缓解时间在3个月左右,若注射部位不准确,不仅症状无法缓解,甚至出现长久的后遗症如面瘫,病人非常痛苦,肉毒素治疗还有一问题就是早期治疗效果可能尚可,但是多次注射治疗以后效果大多越来越不理想,维持时间越来越短,多次治疗易产生面神经瘫痪致闭目困难、口角漏气流涎,总的来说,注射肉毒素是早期治疗面肌痉挛的较为保守的方法,但是没有办法做到治愈、也没有办法做到不留后遗症。 误区二、面部封闭“扎针”可以治愈面肌痉挛 扎针的主要方法是行面神经外周分支的毁损(如射频热凝、酒精毁损),阻止其诱发痉挛。其实,外周神经的毁损短时间内可获得痉挛缓解的效果,但远期疗效不佳,外周神经再生后面神经主干的传导再次传至面肌,又可再次引发痉挛。而且,外周神经毁损可导致永久的面瘫,比肉毒素的副作用还要大。 误区三、中医辨证、针灸可治愈面肌痉挛 中医学对面肌痉挛有一定的疗效,可选择针灸、敷药等方法,损伤较小,但总体治愈率非常低,严格意义上说中医治疗面肌痉挛也是外周治疗方法,此病的病因是面神经根部也就是中枢附近受血管压迫,所以解除压迫才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三陆脑科王晓峰专家讲解: 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是显微血管减压术,通过在耳后发际内的切口,做直径约2cm的骨孔,在显微镜下将神面神经与相压迫的血管用特殊材料垫开以达到手术治疗目的.该手术已经成为面肌痉挛治疗的国际通行治疗方法,也是唯一真正有效的治疗方式.且随着手术的成熟度,安全性和有效率都十分令人满意. 温馨提示:树立良好的心态,不要讳病忌医,面肌痉挛并非疑难杂症,是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治疗得到治愈的.其实也应该是我们对待疾病的基本态度.首先应该调整好生活节奏,避免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其次要适当运动,加强身体锻炼,常听轻快音乐,心情平和愉快,保证充足睡眠;再次要多做抬眉、双眼紧闭、鼓气、张大嘴、努嘴、示齿、耸鼻等多种面肌痉挛的功能锻炼;最后勿用冷水洗脸,遇风、雨、寒冷时注意头部保暖。如果发作频率增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