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发哥07domrg8zi 2016-09-20

晋城国宝:青莲寺传奇之(二十一)十六罗汉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文/韩静

晋城青莲寺的彩塑足有60余尊,皆为国之瑰宝;

下寺的六尊唐代彩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艺术价值的高超不仅仅是在本寺,就是放眼全国也可列为第一阵营;

上寺呢?现存的宋代十六罗汉也是精彩之作,今天我们主要讲这批罗汉造像。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一 上寺的十六罗汉

宋朝是比较偏重人文化的朝代,也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真正平民化的时期;佛、菩萨在这一时期已经不再是匠师们雕琢的重点,而罗汉则真正成为主角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些罗汉立于观音阁中,高约为1.4米,姿态表情各异,共有十六尊: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第一尊:青年者像,平视前方,盘着右膝倚做,左手臂已经残损;

第二尊:老年形象,闭目合掌,虔诚念佛的样子;

第三尊:青年修行者像,盘膝垂首端坐,胸前垂襟残损;

第四尊:金刚怒目像,身子整体微微向后倾斜,袒露着右胸,屈右膝,右手似乎是在做呼唤的样子,发现时因为头顶的屋顶已经漏雨,残损的非常严重,细节难以辨别;

第五尊:青年者像,头靠右,双手平举在胸前,两腿平伸,脚蹬双股的云纹鞋履,左手和胸前皆被屋顶的漏雨所淋;

第六尊:中年者像,皱眉闭口,盘曲右膝,左腿举立而坐,身上的服饰、袍服皆宽大,是这组群像中比较精美的作品之一,衣袖部殘损;

第七尊:肥胖者像,肥头大耳,头稍稍偏向左,双手揣着在衣袖中,一副凝神苦思的神态;

第八尊:红脸短须像,浓眉怒目,右手持一器物,盘膝而坐;

第九尊:白发老者像,袒露右臂,双手持杖,抬头作瞭望之态;

第十尊:面相英朗,曲右膝,举左腿,右手托臂附左膝,神态自如,栩栩如生;

第十一尊:胡人僧者像,浓眉高额头,双手抱狮子;

第十二尊:丰满者像,神态似乎是在酣睡,十分潇洒;

第十三尊:赤身裹巾像,头向左,怒目而视,似乎是在指责某人;

第十四尊:中年人像,面目较为饱满,举着左右手交足而坐,较为悠闲;

第十五尊:盘膝者像,凝神静坐,脖子间有青筋、肌肉暴起,白发,无胡须;

第十六尊:中年者像,面目较为健硕,头右向,神情自若,举着左膝托臂而坐,左臂残躯。

二 蕴含的艺术魅力

我们既然认为这宋代罗汉较为精彩。

那么,他们到底好在哪里呢?

这十六尊罗汉像,表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色,但都真实生动,活灵活现,而服饰衣纹的雕琢,更较好地展露了罗汉肌肉的变化,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雕塑水准。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细细去看就会发现,这批罗汉其实减弱了唐代塑像那种较为有气势和浓烈、艳丽的风格,走向写实,走向现实主义的审美了;

比如衣服的设计,不再是褒衣博带似的飘逸风格,而转而走向了更接地气的自然疏朗;

再者,这十六尊罗汉身高都是1.4米,较为接近正常人的尺寸,而且也更多的带有凡人的表情和神态。

三 精彩作品

比如这尊伽息那尊者,他是一位论师,在弟子中尤其以“耳根清净”论的学说而作为知名,俗称“挖耳罗汉”。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人类认识世界,需要借助六种根源,耳根即是醒觉的一种;而六根清净,其中就有耳根一说;

在罗汉修行中,除了不听淫邪之声外,别人的闲话、秘密都不能听,这尊塑像就是反映了这个佛理。

匠师把罗汉的头、手、眼、嘴都处理成一条线,比较协调,脖子微微的扭转着,就把一个佛门弟子的不看不闻、不听不问的神色给描绘的恰到好处,整尊塑像形神兼备,超然恣意,就把精神的自由和体态的自如融为一体,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难道说这不是佛教追求的“放下苦恼”的修行境界吗?

再看这尊跋陀罗尊者,他就和刚刚的那位截然不同。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

这位尊者号称“过江罗汉”,因为最初东印度群岛的佛教就是他传过去的;他身背经卷,东渡传法,随缘教化,普济众生,是一位有着使命感的成熟稳健的老僧人,整尊塑像就反映了这样一种沉稳、坚毅、刚劲的艺术风格,带有一种一往无前的使命感和悲壮气质。

四 造像中国化

仔细看,罗汉又有点不太一样。

罗汉的身上是有沥粉贴金处理的痕迹的,这非常明显,但是也残存着人为刮去的痕迹,这可能是宋代工艺的残留;而再看罗汉的脸上,则是一种较为单一的、古铜色的铜粉感觉,应该是后世加上的色彩。

青莲寺: 请注意 这是一篇通篇讲罗汉知识的专项文章佛教史上,唐时是一种贵族式的塑像方式,到了宋代则更加平民化了,罗汉造像更是给了艺术家们最大的一个发挥空间;

匠师们用年龄长幼、人物神态、姿态动作等种种不同,将佛教中晦涩难懂的佛理融入其中,更加接近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拉近了民众和宗教的距离,是一次彻底的中国化的跃进,也由此留下了青莲寺这批宝贵的文化遗产(韩静)。【马上订阅 关注珍惜文物 触摸古中国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