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女子,难道平时只能绣绣花?

 文冠厚朴 2016-09-21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古代女子,平时只能绣绣花?

文字丨中式精致生活

中 式 君

在人们印象里,古代女子除了相夫教子做女红,大门不迈,二门不入的。好似没有娱乐了,实际上古代女子的休闲方式比现在更丰富,也更赋予情趣。


清闲无事,坐卧随心,一席茶,一池荷,熏香迟暮,花馔青灯。听松涛阵阵,赏檐雨连绵。闲雅会暮雨,幽情知冷风。有心之人,处处可得真趣。



一月 踏雪寻诗



农历一月也叫正月,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天寒地冻,贵妇们聚于温暖的厅堂中,一边烹茶,一边观雪,吟诗作乐,时有女伴裘衣貂帽,踏雪携友 ,前来助兴。



二月 闲亭对弈



宋人叶绍翁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


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农历二月,万物复苏,天气又寒变暖。杏花绽放时,两三伙伴厅下摆棋,观者不言。



三月 曲池荡千



阳春三月,百木转荣。宋人苏东坡《蝶恋花》中写道: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天气渐暖,仕女们走出闺房,在芳草地赏相伴欢嬉,杨柳舞于春风,杏花映于春水,秋千架上,仕女的身姿轻盈如燕。



四月 庭院观花



农历四月,正值梅子黄熟,阴雨连绵。


柳宗元诗'梅雨'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故四月也叫梅月。蓉春时节,姹紫嫣红,芬芳满园。



五月 池亭赏鱼



农历五月,别称仲夏。旧时农家用菖蒲叶与艾叶等扎悬于门首,用以驱邪,因称五月为蒲月。


仲夏时节,天气炎热。池边竹林飒飒作响,应和着习习凉风,宫中仕女聚在池亭内赏鱼以渡休闲时光。



六月 菏塘采莲



农历六月,暑气逼人。《易·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故六月又暑月。


唐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云:'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柔风掠湖,菏香阵阵,佳人泛舟采集聚会,为刻板的宫廷生活平添了几分清趣。



七月 桐荫乞巧



农历七月,秋季乃收获之季,民谚有云:'米谷豆子,秋收冬藏'之说。所以又有瓜月,兰秋,秋月之称。


七夕之夜,女人们以碗装水置于庭院,然后将一束针散放其中,人们争相观看在水中呈列的图案,据说图案的形状越好看,放针者的手就越灵巧。



八月 琼台赏月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天蓝月明,气温初凉。《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中秋之夜,贵妇们聚集高台,花馔青灯,吟诗赏月。



九月 深秋赏菊



农历九月的别称除了霜月外,还有季秋、菊月、朽月等。李商隐的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人们把自己的菊花,聚集到一处观摩欣赏,逐成菊花会。



十月 文阁刺绣



农历十月的别称有:初冬、开冬、露月、良月等。旧时娶亲嫁女等操办喜事便选在入冬。


因乡间开冬之后,收成已毕,正值农闲,初冬严霜把人们从户外驱入了室内。在和煦的阳光下,宫中贵妇们精心绣制和欣赏自己喜爱的图案。生活得非常宁恣。



十一月 围炉博古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郑玄注解'畅,犹充也。'因此农历十一月的别称为畅月。


时入仲冬,天气愈寒。妇人闲聚在一起,欣赏家中古画。华屋暖炉,燕居焚香,平添二三暖意。



二月 寒夜寻梅



农历十二月为冰天雪地的代名词,故又称之为冰月、严月。据《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到了秦朝时将十二月定为腊月,以后沿袭之。


宋人王安石的咏梅诗写到:'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乃寻常之物。古人仅用这一枝两朵,便承载了雅致而深厚的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