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二 秘结证治

 易林小筑 2016-09-21
卷之十二

  料简

  凡血得热则淖溢,故鲜;得寒则凝泣,故瘀。当审其风热风冷二证,与蛊利大别,外有血痔、血枯、内衄、酒利、肺疽、肠胃蓄瘀、远近血等,各有门类,不可混杂。古方云:积冷积热,及水谷实而下利者,并以大黄汤下之。《养生方》亦云:大则疏涤之。更不知有寒热风湿虚实之不同,后人寻即妄用,被害者多矣。吁,可伤哉。

  卷之十二

  秘结证治

  夫胃、大小肠、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入出者也。人或伤于风寒暑湿,热盛,发汗利小便,走枯津液,致肠胃燥涩,秘塞不通,皆外所因;或脏气不平,阴阳关格,亦使人大便不通,名曰脏结,背内所因;或饮食燥热而成热中,胃气强涩,大便坚秘,小便频数,谓之脾约,属不内外因。既涉三因,亦当随其所因而治之,燥则润之,涩则滑之,秘则通之,约则缓之,各有成法。

  卷之十二 秘结证治

  神功丸

  治气壅风盛,大便秘涩,后重疼痛,烦闷。此药当量虚实加减。

  大黄(四两,麸煨,蒸亦可) 人参(二两) 诃子皮(四两) 麻仁(二两,别研)上为细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汤、温酒、米饮皆可下,食后临卧服。

  卷之十二 秘结证治

  麻子仁丸

  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大便坚,小便利而不渴。

  麻子仁(五两,研) 芍药 枳实(麸炒,各八两) 大黄(蒸,一斤) 浓朴(姜制炒,半两) 杏仁(去皮尖炒,别研,五两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未知,加五十丸。一法,麻仁一两半、杏仁三分、大黄一两,枳实、芍药、浓朴各半两。此根据《局方》出。本是汉方,合用大黄、枳实一斤,正得今二两,浓朴当用四两,杏仁当用六钱一字,麻仁一两二钱半,芍药一两,乃均制合理,用当以理推。

  卷之十二 秘结证治

  半桃丸

  治年高风秘冷秘,心腹一切 癖冷气。暖元脏,止泄泻,进饮食。

  硫黄(研细)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为末)上等分,以生姜汁同熬炊饼末,搅匀,杵数百下,丸如梧子大。空心温酒姜汤下三十丸。

  卷之十二 秘结证治

  胃气丸

  治虚人老人风秘不通,不可服凉药,用此甚效。(方见霍乱门)

  卷之十二 秘结证治

  蜜兑法

  蜜三合 盐少许,煎如饧,出冷水中,捏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