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极桩功精修提高班学员感悟

 隐士的书屋 2016-09-21

无极桩功精修提高班学员感悟

在夏日炎炎、阴晴变换的周末,我随同李老师和黄昕、春涛两位师兄及全国各地的拳友一起到密云精修习练无极桩功。两天的时间,我们采用看、听、摸、悟的训练方法,在师兄的带领下站桩练习,聆听李老师答疑解惑,并跟随师兄们复习咀嚼,进一步亲身体验,可谓收获良多。在此总结一下这两天的学习内容,以为自己和读者留一些文字资料。

 

一: 课程的总体安排
黄昕和春涛两位师兄准备了一个学习课表,比较详细。总体上,早起练习站桩一小时左右,两位师兄给大家从前、后、侧拍照,以纪录各自身型,并分别指出身形做得不够的地方,提醒各自调整。早餐后,由李老师讲课一小时,然后由师兄带领复习十八个部位的功法;下午继续复习十八个部位的功法, 然后李老师加以答疑和大家体悟,李老师并花了一小时讲了太极起势。

 

第二天,上午李老师又对无极桩的理法做了进一步阐述,师兄们带领大家继续复习十八个部分的功法,对胸、腹,腰、背、胯、膝、裆、臀做了重点讲解、演示,李老师对学员的提问作了答疑。下午,师兄们继续对大家的桩做了个别辅导,最后李老师做了总结和答疑。

 

二:李老师讲课要点
李老师在第一节课中首先讲到对于大家的困惑,一是站桩特别是无极桩到底站什么?二是无极桩应该怎么站?   

 

关于无极桩到底站什么?

无极桩功是太极内功求的结果,就是求“无”。并举例,一般人在生活中,追求健康、快乐,往往就着果找果,很难得到;而太极桩功,则是抓因找果,在无中求,例如将注意力放在找什么是不健康,什么是不快乐,损之。太极由无生有,把我们的身体实而虚之,让我们的精气神虚而实之。最终通过站桩,站出我们的内在虚实变化、如海浪一样的内气鼓荡。
   
无极桩怎么站?

首先是有形的身体静下来,让内在的意气动起来。静出动势,身静心静,得到内动之气。以品茶为例,咀嚼其妙无穷,层层不同的味道。品味自然和人生中的提落。通过静心开启身体的内在系统,体味内在变化,用意不用力。具体如何静心,在于意动,在十八个部位之间意念流动,并具体教授大家让意球走虚中线和实中线,以让意充实。总之,心法可概括为反向修义、借假修真、层层求分。
    
李老师在讲到太极起势时说,无极桩是以形求意,类似使人从实心球变成空心球;浑圆桩则是以意导气,类似将空心球充气。无极和浑圆之间为起势,即无极生太极。起势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欲起先落,随落而起,起中有落,起而回落。在以后的拳架中,则我随球运,我球一体,收势则需要把球恭恭敬敬放回去。每天应反复练习。
   
在回答学员提问时,讲到虚领顶劲,顶不能只理解为头顶或百会,而应该是顶点。所谓处处有顶,前面最边缘地方是顶,做到拳谱中所说不丢不顶,即要虚领顶劲。并引申到气沉丹田,不应只理解为气海穴,而是处处即丹田,虚空交汇处即丹田,虚空求真实。
   
李老师在进一步阐述无极桩的理法时说,无极桩的重要内容是站位(应该站在什么位置,站在那个位置),即喜怒哀乐发而未发的状态,以种子,汽车为例,说明五行之土位、内脏之脾位、五步之中定位。并由此说明可得机得势,因时而作,顺势而为。站桩把我化掉,把小宇宙与大宇宙一气相合,天人合一,即是得机得势。以太极思维理解审视度势,以股市为例看待人生和社会现象。以无极桩来做到知己功夫,要舍,要坚持,永无止境。
    
李老师在解惑中多次强调说,练功时求无,我们的问题就是想法太多,太极应该不用力。同时说我们作为学员,问题是分不开,需要通过站桩检验是不是一个味道,在老师这儿学的味道在家中练是否容易丢,生活中的平心静心的修为,也是我们的功夫。讲到太极气时说,气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气体,而是一种“强名为气”的真实存在。讲到意时说,我们练功从开始无中生意,后来再将意练无。无而有,有而无。似有若无。是而不是,不是也是。最终解放自己,灵性反应。
   
最后李老师说,凡事贵在坚持,太极内功,没有人拿不到,只是你想不想拿。只要坚持,必有收获。鼓励大家努力学习。
 
三:知识点总结
李老师和师兄们带领大家复习的知识点,大部分均在线上课程中讲到了。我把部分补充的知识点罗列如下:
    1. 太极八纲,阴阳,动静,刚柔,虚实。
    2. 提落之间,有无之间,是而不是,形静意动,站似坐,坐似站。
    3. 反向求,假修真,层层分。
    4. 虚实中线,重锤意。
    5. 虚而实之,实而虚之。
    6. 落足,大趾相合之意,脚跟相合之意,双脚站在圆边。
    大趾尖,膝尖,胯间,大指尖,肩尖,耳尖相合之意。
    8. 两肩,两中指,两膝,鼻尖-肚脐橡皮筋之意。
    9. 松腰,坐胯,空腹,敛臀,扣膝,各意互相协调。
    10.重心在裆部虚空之意。
    11.重锤在虚实外延线之下,向前不超过涌泉连线,左右不到腿上。
    12.膝不能锁死,能上跳。
    13.站似坐,自然。  


学员跨虎

1. 太极拳练什么、怎么练?
无极桩功站什么、怎么站?其实也是太极内功或太极拳练什么、怎么练?是两个必须明白的问题。李老师用他五十多年的杨氏白门的家学修为,耐心的为我们这批学员,作了很详细的讲解。我的拳龄也要五六年了,关于这两个问题,其实一直在困扰着我,这次有机缘聆听李老师的讲解后,感觉茅塞顿开,也知道用文字也许很难表达,也知道我也许只是似懂非懂而已,可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写下来,一方面可以让以后的我回顾,另一方面也能供同样困惑的拳友进行参考。

 

练什么?有人说是技击,有人说是养生,有人说是健康快乐。人们的习惯思维就是,都在追求有上面了;比如说练拳架,把拳架练得生龙活虎,手舞足蹈,就认为身体有了健康;其实完全走反了,李师明确说,是练无,无了才生有。所有有形身体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无;所有心理的问题,也是因为没有无;所有的问题,都由我而起,也完全可以由我来解决。比如身上的病痛,实际就是“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松通虚无,才能百病不侵。也许有人觉得这个说法,很虚,没有实际意义。其实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规律,一个字就是道。练拳就是为了练无,就是为了证道,虽然没有人敢称得道,但在证道的路上,在求无的路上,我们会收获养生、技击、健康和快乐等,求有和求无的方向问题,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切不可混淆的。

 

怎么练?

李师讲,一个字损;三个阶段:

       练形求意

       练意脱形

       无形无意。

 

改变我们的用力习惯,形成不用力的习惯,让意来完成动作,让意从形中独立而分出来;拳论上讲:“处处总此一虚实”,这一虚实就是指形意(内外),我们要让有形之体实而虚,让无形之意虚而实,从而让意成为主宰,让肉体可随意而被动(不主动)。具体练习法门,就是从无极桩功起,正如李师的无极桩功诀:“三盘三腔三丹田,三关三穴虚实牵,形分十八需留意,损弃后天回自然”。得意忘形,无形无意,一气周游,皆非空话,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一气就是无出来的,有了这一气,就有了万有;而练这一气的华山一条路就是损、就是舍。

 

虚、实、无、气等,很抽象,太极拳就是让我们通过有形之身来体悟这些抽象,李师也一次一次的不厌其烦,让我们在他身上来摸来试,让我们将这些抽象的东西,有了个实在的滋味,感谢李师,感谢组织者张师兄、黄师兄,让我们尝到了这个滋味,并且相信经过正确的坚持练习,我们自己的身上也会有这个滋味。

 

2.无极桩功复习和提高
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无极桩的重要性我早已知道,以前也看了些练习文章,期间也有老师指导,练习过;但真正系统学习和练习,还是看了李师的“无极桩功视频”后才有的,反复看了多次视频,也进行了几个月的练习,在身上也有了些反应,自以为对理法、心法、功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自以为好像有点上路了,只是还有些疑惑,抱着一些问题参加了这次在北京密云的闭关---无极桩功精修提高班。
   
回顾两天时间,虽然不长,可收获的确很多,特别是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也许修太极之道,就是不断修正自己的圆满之道。清晨的早课站桩,黄师兄帮我们每位学员都拍了照,正面、背面、侧面各一张;拍完后的当天晚上,我有点迫不及待地问黄师兄:“有什么不对的,请指教”,他说:“你想一晚上,我再告诉你”,当时觉得他有卖关子的味道,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他是正在教我如何悟;联想起,在博客上看到李师写的《我和太极拳》系列文章里讲的李师和他师傅的学拳过程,同样也有很多类似的情节,原来都是在教后学者如何悟。
   
第二天,黄兄告诉我:“你的毛病就是太极(太急)”,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回想自己的人生也好、学拳之路也好,这个急字的确是一大障碍,急不去悟不来啊!拳理拳论一大堆,不都是前人悟出来的结果吗,但能马上练到自己身上吗?不经历自己的悟是万万不能的。黄师兄说:“不要去外求”,可以说是良药苦口和语重心长的。回想一路学拳中,曾经埋怨没有好的练拳环境、没有真正的高手老师、没有懂我的老师、没有解答我所有疑惑的老师、上班没有时间练习等等,其实自己已落入外求之地不能自拔也。悟的两大障碍是着急和外求,也许无了这两者,才能在修拳悟道的路上走顺!
   
自己仔细看了桩功拳照,立身不中正是明显的,师兄们讲“把自己练功的拳照拍下来”,的确是个好办法,看,要看老师的、看师兄的,更要看自己的,外观的看是初级的,但也是必须的,逐步过渡到内观、内视;练形求意,虽然重意不重形,但张师兄说:“形也是需要微调的、微动的,这个过程是要熬的,着急了用力去大动大调,就不对了”。无了不中正,才能得中正。
   
十八个形和对应的意,在教学视频中,也学了,经过几个月练习,也能巡视了,通过这两天复习,才知是远远不够的;其实通过视频的听,没有现场的听,是肯定不行的,"入门引路须口授"当面效果才好。感谢张黄两位师兄帮我讲十八个意,我感觉有了新的理解和提高。
   
落足,是活根,不是顶上力的死根,如履薄冰之意要做真切了,才战战兢兢,精神提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年之功始于落足之意紧形松: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平松而落,一般的太极拳都有讲的,下文呢就没有了。一般的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是只教果不讲因,比如说只教松,不讲如何松。李师的无极桩课,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讲果更讲因,既要讲松,更要将松的因,如何松讲瓣碎了、讲清楚。例如脚下的平松而落,如何才能做到呢?方法是这样的:分虚实,有形的脚要不用力而虚松,无形的意要假借如履薄冰之意而实紧,战战兢兢,五指抓地、精神提起由脚而腿而腰而身自然感受提会阴和收肛、涌泉踩球、足弓上提,双脚大脚趾内扣内连画弧,脚后跟内连画弧,双脚站出一个圆。凡此皆是意,形只管松,用意解决!双脚不要于大地对抗,交给大地,与大地相融相通!双脚的落之意,其实不光是将自己的一百多斤交给大地,更深层的是要体会我与大地的关系。落足之意要假借、要层层分,层层落实。以此为始,其它十八个意均要如此,这才是“其根在脚”的真意。以上文字,在我写的时候,知道是有些苍白的,毕竟文字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勉为其难写下来而已。一般听了都是一头雾水,所以现场师兄们用身体、用互摸演示什么叫落足活根,什么叫不踩不蹬,即使在单腿站立时也要保持落足之意,不以形变而意变。真是万语千言,不如肢体语言。在没精修前,我没层层分,缺了如履薄冰,这几天回来加上这个意,果然尝到了新的滋味!
   
提顶,是很容易忘记的,也是很容易做成主动去提的;百阳之会,虚实交会;我被提而悬而沉,节节提节节落;落自然有,提必须有意识,时刻不忘被提,健候爷说“体似悬球”;提线木偶,最好的演员是把假演真切了。收颌,竖颈(脖后贴衣领),扣齿李师换灯泡的感受,能想象到不以形变而意变的滋味!舍己从人,舍形不舍意,意不给不让人知(自知)。全身是一个完整的太极体,没有依赖(包括地的支撑),不依不靠,全部解放,就是无形的一团气,和宇宙一气融合(内外融合)。百会被提(梢)领、夹球收颌(根)催、直劲(中)随,用意撑筋,有利于颈椎。脚重、身滞就是被提不够,意主在提,落已够,提需补。找找提起来的,提到脚下虚空轻灵的滋味。悬提沉,沉从提出,提着站、提着走,人类的好多进化病,可以一提治百病。
   
挂肩、垂肘,观察挂衣服,不端不夹,假借夹肉馒头,松肩把肩放在上面,垂肘护肋,肘不离肋即为垂肘,肘肋似有皮筋相连,离远了要有回位之意;馒头可大可小,肩肘松弛,才能前节(梢节)有力。塌腕,顺劲自然平,反关节,保持平直,拉单鞭不拉死。展指,剑指(食指)沿着臂的方向,是臂的延伸,手心画个十字两个方向对拉拔长合起来握球,手指尖夹小气泡,保证有无限的可能,心意气身手,梢节有力,就是通。挂、提有点难,关键在“被”,是放弃自我的结果,要损。十八个意,虚比实重要,虚空处要真切。
   
含胸、拔背,是意不是形!虚中线十字交叉,假借撑伞:背为伞面,胸为伞底,吞吐含,气延虚空(三腔)走,劲走实线走(脊柱)。处处丹田处处含。空腹、活腰,腹空而实,温热怠速,不意守丹田,因空而气充而绷,腰被绷而直而顶,要有顶劲(虚灵顶劲)。坐胯、溜臀,胯坐下来才稳,立胯不稳不能变化,外沿上提,整体下坐,安放在骨盆合适位置,假借:开始往下坐凳子,同时要防止背后有人把凳子抽掉;肩胯似有皮筋连着,落难落,落有提方为坐。臀下溜,可配重。胸背腹腰胯臀这些部位用文字表达更难,通过摸才能有所感觉,感谢张师兄不厌其烦的让我们去摸去感受。
   
所有左右带尖都要有向虚中线扣合之意,耳朵尖、肩尖、大拇指、胯尖、膝盖、大脚趾等。无极桩是静桩,是活桩,在土位,是中定,但可前可后、可左可右,能发可发,将发未发,不是傻站,要站出灵性。不以形变而意变,可以用在平时的生活起居,而不只是在站时。
   

经过这次精修,真正体会到了李老师的太极拳道,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自己也算个文化人,对太极拳的学习不能说不努力,几年学了很多东西,但都不系统;李师的一需三要、一求三修、一拨三能,在理论上真正是做到了系统、完整,还简单易记;看、听、摸、悟四法,在实践上真正指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正如李师说:“我们既不像其他体育一样只练肌肉,也不是像念经一样只练心,我们是内外身心一起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