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合劲的一点体会

 xuezhoulangzi 2016-09-21
太极拳合劲的一点领会
太极拳非常讲求合劲,《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当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电视剧《太极宗师》中杨玉乾最危险的关头,老师终于把此歌诀吐出,杨玉乾得此密语,遂如常山之蛇,英勇多变,狼吞虎咽般胜了对手。这不传之密等于“合”在其中,马虹先生也著文述《谁能合,谁能赢》。阐明合劲的主要性。太极拳本是开合一道,有合必有开,有阴必有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对于太极拳的开合,陈鑫论之谓“以吾身本有之元气,运于吾身,其屈伸住往来,收放擒纵,不外一开一合与一虚一实罢了”。复曰“一动一静,一开一合,足尽拳术之妙”。“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又谓“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如是“周身一齐合到一块,神气不散,方能一气流通,戍卫周身”。“头直,眼平视,肩与肩合,肘与肘合,大腿根与大腿根合,膝与膝合,足与足合,平心静心”。“合者合其全部之神,岂但合其四肢”。“一开一合阴阳备,太极拳论,四体殷勤骨节张”。“逐日细玩太极拳,一开一合在吾身”。最后定论“一开一合,拳术尽矣”。从上述先辈老论可以看出,练太极拳
太极拳合劲是异常严密的,须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开则俱开,合则俱合”,“合者合其全体之神,不但合其四肢”。后人总结太极拳之合,为“六合”,即外三合与内三合。属于外者,个别来讲,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属于内者,普通来讲,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亦有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太极拳合劲之紧密,于形状上,必需做到肩与胯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所以,假如在盘架时不能合住、合好劲,是练不出浑朴的太极工夫的,从这一点讲,电视剧《太极宗师》中杨玉乾闻歌诀而即时得太极真理简直是不可能的。如果把太极拳比作桶的话,劲合好便即是把桶箍实了,滴水不露,水自能渐积渐深;若比作车胎的话,则周身合好劲,等于胎整无孔,不至于漏气,故内气一劳永逸,匆匆充盈,终得“澎湃大气”,功力自深。太极拳合劲,形状合不住,不可谈“内合”。形状上如何合住方为合式?以陈氏太极拳“单鞭”一式论,定式后,正常来讲,左肩与左胯合,上下对位;右肩与右胯合,上下对位;左手与左足合,两尖两照;右手与右足合,上下不错位;左肘与左膝合,高低响应,右膝与右肘合,上下相倾。笔者学杨式单鞭,作外合时,老师两手各取一石子,定式后松手,石子各落于左右足前,这略算外合合住。若把意识平面地停留此处,外形将十分涣散,而这种散漫非常容易被当成是松!单鞭有歌诀云:“单鞭一势最为雄,一字长蛇划西东;击道尾动精力贯,击尾首动脉络通;旁边一击两头动,上下四旁扣如弓”,从歌诀来看,仅仅把上述所谓几个处所照料到了,并不能算合好劲,还要从以下多少个地方统筹:一是左掌与右钩须左右遥相应,此谓“一字长蛇划西东”,首尾能相顾。二是左掌与右足,也要合劲,有相吸相系的感到为合式。三是左足与右足合,足分歧,必至偏倚。四是裆中左右合,此地不合,永远不可谈“上下四旁”。其余类推,顺次合住,右钩与左足亦合住,头与尾闾合住,周身天然全体合住。周身合住,“内三合”即能够说合。周身一齐合到一块,神气不散,自能一气流畅,卫护周身。如斯,内外俱合,则能上下四旁扣如弓,可以叫“一身备五弓”了。故,太极拳的合劲,是破体的合。能合劲,能力懂劲,才晓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劲别,才干谈各种太极劲,诸如提劲、断劲、透劲、裹劲、拧劲、钻劲等。如只道把手伸出去就是开,把足收拢便是合,却不论开中合,合中开,是无比惋惜的!只是在外形上好象合住了,实在还很薄弱、散漫,陈鑫云:“说合上下一齐合住”,岂是如此轻易的呢?
相关的主题文章: 太极拳知识 松沉落底半太极 (转) 如何练太极——段富文 看秋花开烂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