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心律的Lorenz-RR散点图特征及分析方法探讨景永明 向晋涛运城市闻喜县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转载请注明 游走心律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不固定,从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向自律性较低的心房甚至房室交界区游走,起搏点的游走伴随着P波形态的渐变以及PP周期的变化,如果所有的PR>0.12s,称之谓窦房游走心律;如果部分PR<0.12s,同时伴有P波倒置,可称为窦结游走心律。由于游走心律的PP间期不断变化,心电图表现为伴有P波形态改变的显著心律不齐,相邻RR间期的显著不齐,实际上就是心率的瞬时变异性增大。 图1~5是一例窦结游走心律的Lorenz-RR散点图(简称Lorenz图)及其逆向分析界面,可见分布于等速线的主导心律较正常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的棒球拍散点图“变胖”,分布高度基本一样。逆向分析此散点图各部发现:近坐标原点处为P波直立的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片断(图1);中间部分为P倒置(PR>0.12s)的房性自主心律(图2);最上部为P倒置伴PR<0.12s的结性自主心律;胖腹两边的长短周期与短长周期是窦律与房性自主心律、结性自主心律的频繁交替(图4,5)。 在建立窦律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Lorenz图模型基础之上[1],我们提出了测量Lorenz图的4个评价指标a、b、SVL、k,定量评价主导心律的总体变异性与瞬间变异性,进而评估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窦律时SVL<1,代表其瞬时变异性小;房颤时SVL>1,代表其瞬时变异性大;游走心律时,心率的瞬时变异性增大,Lorenz图变胖,但还达不到房颤的扇图程度。 利用《几何画板》度量功能,度量其最大长轴(L1L2),最大短轴(S1S2),最大基础心率(最短周期yV),最小基础心率(最长周期yB),利用度量结果计算a=0.27s、b=0.685 s、SVL=0.76、k=1.68四个指标(图6A),其中a、b的单位是秒(s),SVL、k是没有单位的纯数值。计算SVL的反正切函数的两倍得M、N两点的相位差兹=74.37°,依倨测算结果制作本例散点图数学模型,结果与实际的Lorenz图基本重合(图6B)。 定向分析游走心律的Lorenz图,发现其散点图变胖,说明其瞬时变异性增大,定量指标在什么程度呢?任选典型窦律与房颤的散点图病例,用同样的方法,定量分析其4个评价指标(图7,8),汇总三类主导心律的评价指标如表1,图9是相应的数值直方图,显示了3类主导心律的4个评价指标特征,显著分开的只有SVL一项,其中窦律的SVL<0.5;游走心律的0.5<svl<1;房颤的svl style='white-space: pre-wrap; font-family: ''; text-indent: 2em;'>1,从数据直方图上看,游走心律的SVL是窦律与房颤之间的一个过渡,可以想象,窦律与游走心律,游走心律与房颤之间的SVL数值可能有重叠,在大样本统计之前,暂以0.5<SVL<1作为诊断游走心 律的参考指标,简单易行。</svl<1;房颤的svl> 游走心律在临床工作中时常遇到,与房性并行心律,结性并行心律等心律失常容易混淆,片断体表心电图常常难以区分,24h动态心电图中的Lorenz图提供了心律的整体观,我们看到游走心律的Lorenz图是变胖的棒球拍,而并行心律的散点图特征是主导心律的棒球拍散点图周围合并有斜倒的“Y”字形散点图[2-3],两者形态完全不同,鉴别诊断方便直观,一目了然。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