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孔成像|闲话抑郁与自杀

 壮壮z 2016-09-22

在秋天的味道浓烈起来的时候,各种轻生自杀的消息便渐渐多了起来,今年这种事情似乎特别多,在朋友圈、微博等都掀起了一股“刷屏风”。

在这股“风”之下,谈及抑郁症和自杀时,可能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某某自杀了,他生前有过抑郁症的诊断——或者仅仅有过抑郁的表现,就很容易被认定为:某某就是因为抑郁症自杀的。然而,这可能只是个猜测,并算不上事实。

图为梵高遗作《杜比尼花园》,梵高在作画后欲饮弹自杀,却没有成功,两天后死于病榻。

这样的现象是不是似曾相识?一旦一个人被认为“得了抑郁症”而自杀,其他人就以一种沉痛而热切的口吻说:“诶,某某得了抑郁症自杀死了,抑郁症是种很麻烦的病,他有病不去治才死的。”“唉!抑郁症治疗难度不低,好医生太少了!”“人一旦得了这种病啊,讲什么道理他都不听的。”“得了这病的人每天都处在极度痛苦之中,我们这些正常人理解不了的。”“那谁谁平常看起来挺开心的,那肯定是他装出来的!”“嗨,我们这里的谁谁,看起来也得了这病,我们要多关心关心他!”

图为法国抽象派艺术家尼古拉斯·德·斯塔埃尔的遗作《音乐会》,他跳楼自杀,留下此未竟之作。

且不论这些话里有多少是准确的,在这种讨论的背后,暗含着一种热枕和惊奇:你知道吗?那些人原来是这样的!他们异于常人,他们如玻璃般脆弱,他们更需要大家关心!自认或被当做是“抑郁症”的一部分人,就这样被从正常人的范畴中划分出去,成为了特殊人群。

当然,这些讨论有一些价值,它让“抑郁症”这个名词在大众中得到关注与传播。部分人也因而愿意体谅抑郁症患者这个群体——以“病人”的名义。或许这构不成所谓的“歧视”,但也绝不是一种平等的目光。假如人人听到抑郁症都联想到脆弱,敏感,自杀,那么他们眼里的“患者”,会生活得更好一些吗?

我有个朋友,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被诊断出抑郁症。他和我说他最烦的时候不是自己不开心的时候,而是他不开心的时候他妈妈还很喜欢打电话过来,劈头盖脸地提醒他要吃药,再含沙射影地讲一些生命诚可贵的大道理,最后还忘不了扯一下谁家的孩子没这病就有什么什么出息,你病治好了好日子长着呢,然后把电话给挂了。他为啥不开心都不多问一句,莫名其妙地就让他吃药,还列出一堆大道理,让他觉得有点心寒。

“吃多了这些药会失去‘男人雄风’呢!”他半认真半打趣地对我说。

或许,大家都有点过分强调抑郁症作为一种疾病的特殊性了。不论怎么说,抑郁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病,而且治愈率并不低。我觉得,如果我们过度地把“抑郁症”作为一个神秘的,恐怖的,甚至是绝望的概念来渲染,会让大家更多地警觉“抑郁症”这三个字,而不是关心我们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的人,这样既无益于大家对抑郁症患者这个人群的平等对待,也无益于患者自信心的建立。

编辑:李孔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