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这对儿屋顶上的小怪兽,超越故宫,名字更是萌萌哒!

 昵称36767522 2016-09-22
那些古建筑屋顶上的小怪兽,

常常在不经意间萌化了游客的心。

他们形态各异,大小不同,

就那么乖乖地站在各类大殿上。

这些小怪兽叫做吻兽,

其中正脊两端雕塑的兽头,叫鸱(chi)吻。

什么什么?鸱吻?吻?吻?吻?

居然还有小怪兽叫吻?

对!

传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据《中国吉祥图说》讲,

龙的这九子从大到小依次是:

囚牛、睚眦(yá zì)、嘲风、

蒲牢、狻猊(suān ní)、赑屃(bì xì)、

狴犴(bì àn)、负屃(fù)、鸱(chī)吻。

一样的难叫,

名字却是各不相同。

外貌和性格更不同。

其中鸱吻(也叫螭吻)住在南海,他能喷水成雨。

古代宫殿多为木制,易发生火灾,所以建造者便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以镇邪防火灾。

除了辟邪防火灾和装饰古建筑以外,鸱吻还有其实用功能——严密封固正脊与檐角交汇处的缝隙,使雨水不容易通过缝隙渗入。

“吻”将建筑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行了完美融合。

很多人以为中国最大的“大吻”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它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中国明清时代的宫殿龙饰物――“正吻”的典型作品。

然而,在山西,其实有一对儿更大的“大吻”呢。

山西大同上华严寺大雄宝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达4.5米,比故宫太和殿殿顶上的“大吻”还要大。

咱们华严寺大雄宝殿殿顶的这一对儿“大吻”是黄绿琉璃釉的,造型精美,巍峨挺拔,用黄、绿、蓝、紫、黑五色琉璃烧制,高度达4.5米,上部的宽度足有2.6米,下部宽约2.8米,中部较窄处约为2米,前后厚度约有0.68米。

“吻”的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呈现含口吞脊、尾端前伸的造型,吻身的鳞纹细微,耳朵后有足,完全不同于五代时期及宋初年间的鱼尾造型。

这两尊鸱吻年代不同,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由八块琉璃构件组成;

南侧鸱吻为清代补制,由二十五块琉璃构件组成。

这两件宝物形体之大,全国罕见,虽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

华严寺鸱吻就高度来说,超过了故宫太和殿上的正吻,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大的琉璃鸱吻。其形象生动且庄重,是金朝建筑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延续出了鸱吻在唐宋时期的古朴大气的特点。

另外,受辽金时期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华严寺的鸱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勇猛彪悍的民族气质,雕刻比较细腻,形象非常逼真,表情丰富、仪态威严,全身的琉璃彩绘造型简约,动感十足,生动写意,个性突出。

当第一缕晨光照耀在大吻之上,五色琉璃的光芒点亮整座寺院,东方艺术之美绽放着恒久的魅力,穿越千年,给你别样的触动与感悟!

山西华严寺除了这对儿“大吻”,

还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辽金古建筑群。

拥有中国传统木构宗教建筑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佛殿。

还有全国最大的地下铜宫。

还有保存千年之久的辽代藏经殿,被誉为“辽代艺术博物馆”。

拥有最具有辽代契丹民族特色的建筑朝向和建筑特点。

看点多多哦!

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