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者调查:“机器换人”成风 "无人工厂"即将到来

 学生心智激励 2016-09-22

央广网广州9月22日消息(记者郑澍)今年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今天(22日)在广州开幕,近几年,在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红利趋使下,“机器换人”蔚然成风,“无人工厂”自然而然就成为必然之选。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无人工厂的发展需要哪些因素,我们又到达什么水平?

从事企业制造执行系统开发的广州速威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快告诉记者,“机器换人”也好,“无人工厂”也好,智能装备产业的迅速集结,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宏观背景,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因为现在的话咱们国家你也知道人力成本、很多原材料都在不断上涨,但是我们高品质的产品又很少,倒逼着你制造业要提高产品的品质,还要把用机器来代替人,很多人工成本每年10%以上的增幅,这么一个大背景。”

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从“硬件”转向“软件”,从“设备”转向“方案”,成为了今年中国(广州)智能装备暨机器人博览会上诸多参展企业的共识。

广东嘉腾机器人公司副总裁陈洪波坦言,方向转变的“共识”源自于行业发展遇到的共同瓶颈。“因为这个行业是新行业,大家摸着石头过河,都发现这个是个难题,翻不过去的大山,但是又很难理清楚头绪。”

陈洪波所指的难题,是自动化企业在配合集成商做工业4.0的探索和实践发现,由于智能制造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投入和回报的周期都十分长,几乎只有世界500强和大规模企业能够真正有机会做智能制造,如何让广大的中小企业也能够也能快捷、经济进入智能制造?软件平台与方案成为了突破口。

嘉腾公司全球首发可以自主定制的无人工厂智能平台,尝试为中小企业带来智能化解决方案。陈洪波说,“智能设备如果没有Brain,如果没有软件平台去作支撑,哪一个都不通,只能各干各的,像移动机器人为什么没有四大家族,就是因为不能通,不能随心所欲地在一个平台上被调度。”

平台对于“无人工厂”而言的重要性,某种程度相当于大脑,处理好了不同品类机器之间的协同配合,才有可能真正出现“无人工厂”。对此,陈洪波以“移动机器人”为例,打了一个比方。“五六十年代发明的东西,没有人用,因为它太笨了,只能A到B,B到A,现在我们把它做得到处跑,楼上、楼下,厂内、厂外,做到这一步我们又遇到第二个瓶颈,它跟电梯不通啊,它跟机器手不通啊,就激发我们要做一个Brain的东西,能够把我们刚讲的那些问题统统解决掉。”

华为广东企业业务解决方案专家李杨力表示,无人工厂考验的是如何应用科技实现对机器人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无线工厂等信息化技术,实现云管端的数据传递和处理。“其实无人化来讲,就是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工业4.0要做的事情,包括像宝马、奔驰生产车间都基本上没有人进行管理,基本上都是机器人,但是机器人怎么来进行管理,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来解决机器人怎么运转,产线的运营状况是不是好,里头物料投放是不是准确?”

真正抵达“无人工厂”的路还有多远,企业家们众说纷纭。广州速威智能的郭孔快认为,还要20年左右;珠海迈超智能装备的付舒认为,标准化很重要,广东嘉腾机器人公司的陈洪波则认为,说不定就像滚雪球一样,可能用不了太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