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国要亡,再大的英雄也救不了!

 Moia藏经阁 2016-09-22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194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 | 南京大屠杀凶手40%是朝鲜人 | 红卫兵现在都去哪儿了 | 古人拉完屎如何擦屁股 | 古人如何避孕 | 古代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 皇帝三宫六院,一晚上要睡几位美女 | 古代美眉真的不穿内裤? | 一个古帝国养多少军队才够正常打仗用的?

来源公众号历史教师王汉周(ID:lishi139)

文|眠眠

今天,小编想说说一位英雄。


他的名字,可能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大众而言,或许这么个普通又平凡的名字,可能无意中瞥见一眼,就立刻湮灭在浩如繁星的英雄史诗里。


但是,他是当之无愧的一位民族英雄,曾经试图以一己之力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然而可惜的是,当一个国家行将灭亡,多大的英雄也无法阻挡这种趋势,因为,有无数的反面人物、小人奸徒会跳出来阻挡你的成功


不信,就看看李定国的故事吧。


李定国,出生于1621年的明朝末年。延安出身的他,自带西北人干革命的热情。当一场大瘟疫灾害来袭,民不聊生之时,年仅九岁的李定国为了活命,只能加入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他幼年时就表现出坚韧而顽强的性格,令张献忠大为赞叹,将其收为义子。



少年时代的李定国喜读《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之类的兵书,武艺高强兼之统帅能力极强,被人称为“万人敌”、“小尉迟”。


崇祯十九年时,清军攻入四川,张献忠率领大西军抗敌,却在西充凤凰山被冷箭射死。李定国和同为其义子的孙可望,只能率领大西军的残余部队南走綦江。他们先进入贵州,随后又借云南土司沙定洲叛乱之机,协助沐氏家族平叛并进入云南。李定国身先士卒,攻破佴革龙,擒杀沙定洲,一举平定云南。


进入云南后,李定国和孙可望等建立了割据政权。他在云南组织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团结少数民族,建立西南抗清根据地。不仅如此,他还劝说孙可望不要安于做个土皇帝,而是捐弃前嫌,与南明朝廷合作抗清:


吾辈本大明臣民,中国沦陷于外寇,则当严辨夷夏之界,以中国为重,今挈滇、黔、蜀归就明室,诚心辅佐。


南明永历三年时,两人各自遣使与南明朝廷商议共同抗清。永历四年,李定国被永历帝封为西宁王。


此后,李定国开始了反清复明的征战岁月。



永历六年时,李定国率领大西军进行北伐。他率领着东路军出湖南,与此前胶着于此的孙可望部曲冯双礼会合,于五月中旬合力进攻靖州。清军沈永忠派总兵张国柱带兵八千名前往救援,但清军在靖州陷入明军重重包围。双方交战后清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明军趁胜攻克靖州和武冈州,取得了靖州大捷,一举收复了湖南大部分地区。



随后,李定国又挥师南下广西。永历六年月,李定国率军攻克全州,击毙清军守将孙龙、李养性,取得全州大捷的胜利。


之后明军乘着势头,进攻清定南王孔有德亲自坐镇的桂林。桂林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李定国一鼓作气,以五十头大象为先锋突破关隘,取得严关大战的胜利。


此战史书中有载:

兵未交而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马闻象鸣皆颠厥,有德众遂奔,掩杀大败。

象亦突阵,王师大奔,死亡不可胜计,横尸遍野。


当晚,孔有德只能狼狈逃回桂林,畏惧于李定国的声势,他下令紧闭城门。然而李定只花了数日就攻破武胜门,将清军几乎全歼。孔有德额头中了一箭,自知必死,便将其珍藏的宝贝爱物全部放在一个房间里,又手刃了宠爱的侍女,自焚而死。由此,明军又取得了桂林大捷的胜利。



大捷之后,李定国自己坐镇桂林,只是派小弟出马,就一路收复了平乐、柳州,做掉了清府江道周令绪,俘虏了清右江道金汉蕙。一月之后,李定国亲征梧州,一举将广西全省收复。


清军连续遭遇大败的消息传入北京,连顺治也大为吃惊。永历六年七月,顺治派遣敬谨亲王尼堪统率八旗精兵南下进攻湖南。这相当于是清军最精锐的部队,果然一战即打得南明驻守将领马进忠只能撤退。


尼堪趁胜追击,进军至距离衡阳三十余里处。在这里,他终于遭遇到了李定国的军队。李定国算准了尼堪仗着初胜自负,便诱敌深入,在衡阳附近接战。当尼堪追击了二十多里后,已经完全陷入李定国埋伏的重重部队之中。一声炮响之后,明军全线出击,将清军绞杀于包围圈中,连主帅尼堪也被斩落于马下。李定国手下士兵割下尼堪首级献功,时称“东珠璀璨嵌兜鍪,千金竟购大王头”。在李定国的指挥之下,清军全线崩溃,明军取得了衡阳大捷的胜利。


衡阳大捷之后,清廷彻底震惊了,甚至打算割湖南、两广、云贵、四川、江西七省给南明以议和。

清君臣闻警,上下震动,闻定国名,股栗战惧,有弃湘、粤、桂、赣、川、滇、黔七省与帝媾和之议。


黄宗羲对此也评价道:

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在李定国的激励之下,全国的抗清斗争进入到了高潮。许多对清政府怀恨在心的前朝人士,都像盼望着大救星一样盼望着李定国能够将清人赶出中原。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各种反面人物和负面消息出现了。


首先出现的“反面人物”,居然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正面人物”:郑成功。永历八年时,李定国与郑成功联系相约会师广东新会,由东、西两路合力进攻广东。如果取得广州,那么南明的残余势力就可以成功合流。此时若再沿江北伐攻取华东一带,那么就可以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然而,郑成功始终没有理睬李定国的求援,最终导致李定国只能孤军奋战,最终在广州城外遭到首次大败。不得不说,李定国的计划和战略都是非常精密的,广东确实是天高皇帝远的地区,满清势力很少。然而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郑成功却不予配合,这令李定国失望不已。


随后,就是大叛徒孙可望因为李定国功劳太大,威望太高,遭到了孙可望的嫉恨。因为孙可望此人私欲极强,甚至企图取代明朝自立。为了顾全大局,李定国宁愿退入广西、云南,然而孙可望不惜以内讧为代价,与李定国兵戎相见。



交战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没想到的是,孙可望遭遇大败之后,居然投降了清朝。更无耻的是,孙可望这个大叛徒居然将西南的军事情报尽数出卖给了清廷,导致李定国的家底全部被敌人掌握,屡屡失败。


再之后,就是另一个大叛徒吴三桂。永历十二年时,吴三桂帅军攻入云南,逼得永历皇帝只能撤出昆明。李定国亲自护送永历撤退,并在撤退途中,于磨盘山血战中,狠狠地挫败了追击的清军。原本获胜可以击退吴三桂大军的李定国,又一次遭遇了叛徒。


这个叛徒,就是南明光禄寺少卿卢桂生。磨盘山大战之前,李定国又利用地势,设下了三重埋伏,并约定在清军过了山顶进入埋伏圈后,发号炮为令,三重埋伏一起出击,“首尾横击,必无一骑逃脱。


然而,这个机密被卢桂生泄露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听说埋伏大惊失色,立刻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并搜索两边的伏军。他命令部下对准路两侧的树林发炮射箭,一时间两旁丛莽中“矢炮雨下”。伏兵都是多年跟随李定国的精锐,没有得到号令前纹丝不动,任凭炮火和箭矢落在身上,丧命于树林之中。


李定国发现埋伏败露,只能命令伏军强行出击,两边进入近身血战。此时已经陷入各自为战的乱阵之中,双方死伤惨重,尸体堆满了磨盘山。


不久之后,清军卓布泰部、多尼部赶来增援了吴三桂,孤立无援的李定国只能败退,追随永历皇帝进入缅甸。损失惨重的南明军队,从此再也无法发动大规模作战。


永历十五年,吴三桂率清军进攻缅甸阿瓦。迫于对手的强大,缅甸王只好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被其用一根弓弦绞死。


染病已久的李定国得知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死后,悲愤而死。在临终前,他遗命其子宁死不能投降:“任死荒徼,勿降也!”令人扼腕的是,他的儿子李嗣兴最后还是投降了清朝。所幸依然有很多账下将士听从李定国的遗训,誓死不降,毕生留在了中缅边境。


在遭遇重重不利和背叛之后,南明帝国轰然倒塌,一代英雄也终于落幕。




结尾,小编引用著名历史学家顾诚在《南明史》中给李定国的评价:


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


一个国要亡,再大的英雄也救不了!

明知救不了,也要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