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误的实验设计比剽窃的危害还要大

 Moia藏经阁 2016-09-23


作者在引言部分花了很大力气,引用了大量相关文献,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对很多文献是认真拜读了。欣赏完作者漂亮的引言,本来想象征性的看看试验方法然后就步入文章精彩的“结果和讨论”。作者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试验方法居然是错的!


在定量PCR实验的设计过程中,作者“利用Oligo d(T)18做引物进行反转录,然后用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进行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去查了一下文章通讯作者(本期刊在稿件审理过程中,论文作者不是匿名的)近期发表的一些关于基因表达方面的文章。哎,居然是一位高产作者!!仔细阅读了其论文中关于基因表达分析的实验方法,天哪,居然大部分是“利用Oligo d(T)18做引物进行反转录,然后用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进行基因表达量的分析”(之所以是大部分,因为有些文章在试验方法中没有提及反转录的引物)!!!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文章被引次数还不少(一般都超过10次)!!!!更震惊的在后面,每篇文章资助课题居然有多项,而且很多是国家级课题!!!!!


我无语了,默默地写了一小段审稿意见“鉴于论文作者在基因表达方面实验方法有误,建议不录用!”,点击“提交”!稿件中其他实验还做了什么,我实在没有来得及去拜读,我想也没有拜读的必要了!!


科研界对剽窃一直是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我突然有个念头,如果让我们在“错误的实验设计结果发表出来的文章'与“剽窃别人结果发表的文章”之间进行先后“危害性大小”排序的话,我们该选择谁在前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44683-1004122.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