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 扎加耶夫斯基(波兰) 透过窗玻璃 飞蛾看着我们。坐在桌旁, 我们似被烤灸,以它们远比 残翅更硬、闪烁的眼光。 你们永远在外边, 隔着玻璃板,而我们在屋内, 愈陷愈深的内部,飞蛾透过 窗子看着我们,在八月。 读后感:这里,诗人透过在室内目睹的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飞蛾和我们的对视,表达了诗人想要表达的。在飞蛾的注视下,我们——人类甚至似有被它的目光穿透的危险。而接下来,诗人并没有就此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你们永远在外边,/隔着玻璃板,而我们在屋内,/愈陷愈深的内部。”读到这里,让我们意识到这种内外的对视造成的距离最终使双方永远无法抵达彼此,人类也将愈来愈陷入它自身的内在性。读这首诗,让我们对东欧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他信手拈来的这只飞蛾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个认识的维度:对人,对事物,对时间。 作者简介:扎加耶夫斯基(1945——),出生于乌克兰的利沃夫,后随父母遣返波兰,1972年出版诗集《公报》,积极参加团结工会活动,成为“新浪潮”诗派的代表人物。1981年当局发布戒严令后,被迫离开“营房般阴沉”的波兰,迁居法国。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享有广泛的声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