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腰椎管狭窄症如何治疗?

 王断天崖路 2016-09-23
url:http://newpaper./dhb/html/2016-09/21/content_77683.htm,id:0

□记者林辉通讯员乔海洋

核心提示|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引起中老年人腰痛或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各种原因引起椎管脊髓或神经根被压迫,从而导致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据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诊疗中心周红刚主任介绍,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属顽固疑难疾病,最早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腰腿痛,当狭窄严重时则产生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为大小便无力或失控,如不早治,甚至有可能导致瘫痪。如果您有颈胸腰等脊柱方面的困惑,可拨打电话0371-*******咨询。

病因复杂,典型症状需留心

腰椎管狭窄症作为骨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还有因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腰椎手术后引起椎管狭窄。

其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较为常见。周红刚主任说,这主要是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老化、长期慢性劳损,使腰椎及所属韧带、关节囊退变、增生、肥厚及椎间盘突出等,导致腰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等神经管道狭窄,激惹或压迫刺激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

椎管狭窄症是一个慢性的退变过程,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患者常有不十分明确的慢性腰痛史及轻度活动受限。这些症状往往在活动或工作后加重,休息后得以缓解,但腰部和臀部的疼痛通常不易立刻消失。开始由于症状较轻,许多患者并没有放在心上。

“依据临床狭窄部位的不同,患者的症状可包括长期腰骶部痛、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困难等。”周红刚说,间歇性跛行是最典型的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在休息时无明显症状,但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有不少患者骑车不痛,长距离骑车都没影响,走路就寸步难行。周红刚说,这是因为骑车时多呈弯腰状态,椎管管径在弯腰时较直腰时大,故弯腰时可使症状减轻甚至消失,所以弯腰骑车时多能耐受。而直腰走路时,黄韧带发生皱褶,椎管管径变小,使症状加重,导致走路就痛。

影响生活,应考虑手术治疗

多数专家认为,大部分腰椎管狭窄症可以选择保守治疗。采用保守治疗来减轻神经根的水肿、改善神经根的血供、缓解狭窄的椎管对神经根的压迫等。当保守治疗无效或临床症状重,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神经损伤体征进行性加重,影像学(ct和mri)上腰椎管狭窄程度严重时,需要手术治疗。

“‘等到走不了路,下不了床再做手术’,有失偏颇。”周红刚说,一旦拖到那时才手术,患者神经功能丧失可能已经较严重,出现足下垂和大小便失禁等,或错失了手术的良好时机。但是否手术、如何手术,还是要参考患者的要求和病情严重程度。

近年来,微创手术方法和理念进入脊柱外科领域,尤其是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殊手术器械的出现,如椎间孔镜、镜下动力磨钻、delta器械的问世,使外科医生通过一个小切口就可以完成以往的外科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时,通过椎间孔镜和镜下动力磨钻相结合可完美解决病患,不但创伤小,而且恢复快,对高龄、合并心肺等多脏器功能老化的患者尤其适合。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病诊疗中心凭借二十多年来的经验采用保守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根据患者病情打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