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守望者6668 2019-05-15

一、概述

腰部脊柱管因受到某种原因导致椎管管腔变窄,使其中内容物(马尾和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出现下肢、会阴部症状的一种症候群。可因退行性变、椎管发育性狭窄、创伤或医源性等原因引起。本症好发于40~50岁之男性,尤其是腰椎4/5和腰5/骶1最多见。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

二、病因

腰椎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有先天性的腰椎管狭窄,也有由于脊柱发生退变性疾病引起的,还有由于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或腰手术后引起椎管狭窄。其中最为多见的是退变性腰椎管管狭窄症。按照病因可将腰椎管狭窄进一步分为:

1.原发性腰椎椎管狭窄

单纯由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引起的,临床较少见。

2.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

由椎间盘椎体、关节退化变性或脊椎滑脱、外伤性骨折脱位、畸形性骨炎等。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三、临床表现

本症的主要症状是腰腿痛,常发生一侧或两侧根性放射性神经痛。严重者可有两下肢无力,括约肌松弛、二便障碍或轻瘫。椎管狭窄症的另一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多数患者当站立或行走时,腰腿痛症状加重。行走较短距离,即感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越走越重。略蹲或稍坐后腰腿痛症状及跛行缓解。引起间隙性跛行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马尾或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有关。可由于体位的改变引起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尤其是每当腰椎过伸时,腰腿疼痛症状加重。因为当腰椎过伸时,腰椎椎间隙前部增宽,后方变窄常使腰椎间盘及纤维环向椎管内突出,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由于腰椎过伸神经根变短变粗,容易受压而产生神经根或马尾刺激症状。在背伸的同时,腰椎的黄韧带也松弛形成皱襞增厚使椎间孔变小也压迫或刺激马尾及神经根引起刺激症状。上述临床症状当腰椎前弯时,可因椎管后方的组织拉长椎管内容减小,脱出的间盘回缩等而减轻,也可于略蹲、稍坐或卧床休息而减轻。因此患腰椎管狭窄症者,往往自觉症状较多,较重,而阳性体征则较少。因为患者于卧床检查时其临床体征或已缓解,或已消失之故。临床常见的体征除腰部前屈时症状减轻,与腰椎背伸时腰腿痛症状加重外,还常有直腿抬高阳性或阴性,往往两侧相同,下肢知觉异常或减退。两腿无力,膝跟腱反射不正常及括约肌无力,二便障碍等。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四、危害

腰椎管狭窄后引起神经根长期缺血,导致腿部肌肉萎缩,双腿会出现逐渐加重的无力、麻木、疼痛的感觉,出现间歇性跛行,影响走路,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五、治疗

1.非手术疗法

如卧床休息、牵引、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等。同时应避免着凉与过劳,以促进神经刺激之症状恢复。①休息与功能锻炼疼痛严重者,卧床休息,以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应配戴腰围下床活动,酌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调节新陈代谢及巩固疗效。②推拿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选用,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与手法操作。③理疗热敷、超短波、低中音频、特定电磁波、多功能频谱、激光等,有改善局部血循环作用。④牵引慢性腰劳损、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采用骨盆水平牵引。⑤痛点及穴位封闭药物可选用当归、丹参注射液或2%普鲁卡因2~4ml加入强的松龙25mg。5~7天一次,可连续3~4次。压痛点明显患者,治疗效果好。⑥中西药治疗内服或外用中成药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功效,如:云南白药、三七片、跌打丸、虎骨膏、骨仙片、骨刺消痛液等。常用消炎止痛西药有:消炎痛、吲哚啦新、布洛芬、芬必得等。有肌肉痉挛时还可服用舒筋灵片。

2.手术治疗

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以全椎板截除,彻底减压为主。所谓彻底减压是指在截除椎板时不但要够高够宽,而且要解除椎体后部(椎管前部)和侧隐窝的增生骨质,以便彻底解除马尾及神经根的一切压破。手术治疗适应证:①有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者。②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症状严重者。③多数混合性椎管狭窄症。手术要求解除对硬脊膜及神经根的压迫。操作包括椎板切除、肥厚黄韧带切除、上关节突部份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及神经粘连松解等。彻底减压的标准是恢复硬脊膜搏动、神经根滑动范围在1cm以上。对术前有椎间关节不稳定、双侧椎板及关节突要融合者。

六、腰椎管狭窄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腰椎管狭窄患者在做完外科手术之后,需要坚持卧床休息,但需要经常翻身,同时需要留意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可以用用钝形针轻划的方式来检查有无知觉。另外,患者最好是适当做功能性锻炼,还要在必要时及时使用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后续治疗。

什么是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患有腰椎管狭窄的人群来说,一般都需要做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否则病情就会持续性发作。不过该手术对身体伤害比较大,在术后就需要注意做好护理,以便能够尽快完全恢复。那么在腰椎管狭窄术后应该注意什么方面呢?

1、经常翻身

腰椎管狭窄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需要坚持卧床休息3-4周,而且每平卧2-3个小时,再改成侧卧30分钟左右。而在手术麻醉卧床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患者的骶尾部以及其它受压部位皮肤,防止会出现褥疮。另外,最好是在麻醉之后3-5小时就翻身一次,可以选择滚筒式的翻身姿势,动作一定要平稳,防止脊柱过度扭曲。

2、留意观察运动功能

患者需要注意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变化,尤其是在麻醉药效小时之后,最好是用钝形针轻划病人的双下肢以及足趾部位皮肤,看是否会有知觉或者痛觉。

3、适当做功能训练

由于该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神经根粘连以及肌肉萎缩等不良症状,所以就需要适当做一些功能性锻炼,一般可以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做直腿抬高练习。具体可以让病人采取平卧位,膝关节尽可能保持伸直,然后下肢上举反复性抬高即可。建议幅度要适当,最好是每天早中晚各练习3-5次。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选择做简单的扩胸运动,但要注意不能疲劳过度。

4、及时用药

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感觉异常,就需要及时采用静脉滴注的疗法来治,病情严重时可以使用地塞米松和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这样可以尽快消除产生的不良症状,并能促进身体快速恢复,防止后遗症的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