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诊带教的总结报告(之三):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73 2016-09-23




“不负初心”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坐诊带教的

总结报告(之三):在带教过程中发现

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西安中医赵红军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了首届全球遴选特聘教授的活动,经过材料初审、学科评议和专家委员会评审三个阶段,经过现场诊病、面试答辩等层层环节,我有幸成为最终的46位临床特聘专家之一,并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要求全年出48个半天门诊),于2016年8月3日至17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第一次坐诊带教,现在把我这次坐诊带教的相关情况,以及我的一些感想、建议,给大家汇报如下。


三、在带教过程中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

 

这次我坐诊,国医堂刚开始安排的同学主要是北中医针灸系的硕士研究生居多,后来还有其他老师介绍的同学也有跟诊学习。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是非常高涨的,她们积极写病历、贴耳穴、取针等,配合我做了很多工作,在此非常感激。

 

但在跟诊带教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同学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指出来的是,同学们存在的问题,不是偶然某一两个同学存在的问题,而是具有普遍性;不是同学们个人的素质问题(能考进北中医的硕士本身就说明了她们的素质没有问题),更不是老师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教材和我们中医教育的整个体制出了问题,这才是重中之重。现在我把跟诊中出现的问题,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期望能有利于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坐诊带教工作,有利于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提高,能为以后的中医教改,提供一些参考。

 

1、不能熟练地运用中医思维,书写中医特有的四诊病历,以此来辨证论治。

 

我们知道,中医病历和西医病历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医病历更重视四诊,除了围绕患者主诉进行有针对性的问诊之外,还要重视患者全身的不适症状,比如大小便,睡眠,以及舌象脉象等四诊资料。比如患者来看青春痘,那么她这个痘痘的颜色(鲜红热多,色淡寒多)、大小(斑多肺胃,疹多心肝)、部位(额头心肺,面颊阳明,两侧少阳,下巴少阴等等),都和分析病机辩证用药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她这个痘痘发痒(风盛则痒)还是疼痛(诸痛痒疮,多属于心),对于分析病性也是密切相关的,而不是只写西医的病名就OK。如果只写西医的病名,而不问不写的主要症状,比如鼻炎,不问是鼻塞还是流涕,流涕是清涕还是浊涕;比如胃炎,不问是胃疼还是胃胀,是泛酸还是烧心,等等,那么这样写出来的病历,就会陷入无证可辨的尴尬境地,是没有办法具体分析和辩证用药的。那么我们中医的特色辨证论治、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也是没有办法体现出来的。丢失了中医的特色,疗效也就无从谈起

 

传统中医非常重视问诊,问诊古人总结了“十问歌”,十问歌有非常科学的内涵,一定要引起重视,非常熟练。现在同学们不太会问诊,和不了解、不重视十问歌有很大的关系,从这方面体现出来的其实是大家对于传统中医思维的缺失和丢失。十问歌第一句“一问寒热二问汗”,这一句就非常要紧。同学们可能会想,她是来看妇科的,看杂症,看跌打损伤的,寒热和出汗是感冒外感病才需要询问的内容,和内科妇科杂症又有什么关系呢(典型的西医思维)?另外还有口干不干?饮水多少?这都是中医病历必须要问到和落实具体写到病历上的具体内容,不能因为你主管臆断,觉着这可能和她的疾病没有关系就不问,也不能因为患者说这些都大概正常,然后你也不详细深入再问,觉着这些都可有可无,可写可不写,因此记录病历的时候就有很大的随意性,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知道,“汗血同源”,出汗多少和是否口干、饮水多少,反应的是体内津液的存亡,再加上身体的寒热情况,是判断表里虚实、营卫气血的重要指征。如果这都可以不问、不写,他是颈椎病,你如何判断是该用葛根汤呢?还是用桂枝加葛根汤呢?他是肠胃病,你不问是否口干,不看舌像,如何判断是该用黄连、黄芩还是干姜呢?这样你写的病历就不能指导辩证,不能把具体的处方用药落到实处。

 

不能运用传统中医的思维书写病历,由此造成的临证之际不会辨证论治,遇到西医的病名一头雾水,“老虎吃天,无从下手”,这具体体现在8月16日下午,一个叫董某的“黑变病”患者身上。患者患糖尿病多年,同时还有甲减等多种疾病,常年服用西药,后来逐渐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包括现在的主诉,面部越来越黑,西医给出的诊断是黑变病(但服用西药无效)。学员写好病历之后,我乍一看,也是无从下手,因为病历的四诊不全,特别是遗漏了患者经常容易外感,而且有哮喘病史,夜晚容易咽喉发痒、有痰、咳喘,以及有荨麻疹病史,皮肤经常发痒,出汗后发痒严重等辩证的重要指征,因此我重新进行了梳理,再进一步补充问诊,这样最终找到了病机。结合患者外有营卫不和(容易感冒、多汗、皮肤发痒),内有湿热(舌苔厚腻,有白疹,大便粘,小便黄),阳明燥热(口干、便秘、消谷善饥、胃灼烧)等病机特点,给出了桂枝汤合三仁白虎汤,太阳阳明合治的治疗方案。患者为黑变病,黑的部位主要为面颊,为阳明经所主,从这一点看,用白虎汤也是有依据的。同时又结合耳穴泻血,患者第二天泻血的时候,就说晨起发现面颊黑的地方已经有转淡的迹象了。这是运用中医思维,治疗西医诊断出的疾病的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建议:中医教育应该重视医案教育,开设医案课,指导同学们运用中医理论,学习中医思维,从理论过度到临床。

 

2、对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不清,中医基础理论薄弱。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根本,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中之重,但完全相反,对阴阳五行的认知和理解,是同学们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当然不是北中医的同学存在这个薄弱环节,这是全国中医药大学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共性。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毫无疑问,主要出在教材身上。对于阴阳、五行,这个传统哲学文化的基本概念,支撑中医大厦理论的基石,教材的相关论述只有薄薄的两三页,远远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论述清楚。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我在《和谐养生-中医不是传说》一开篇就说:“阴阳、五行,宇宙万物的宏观大道”。可现在的问题是,究竟还有几个人把阴阳、五行上升到了“道”的高度来理解的?学习中医,如果把这些最基本的问题不搞清楚,临证之际就会茫然,不会辨别阴证阳证、阴虚阳虚,不会用中医的思维去结合临床实践,脱离了阴阳五行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去搞临床,只能是空中楼阁。

 

来跟我学习的学生很多,刚一来我都要问两个同样的问题,一是:“你认为阴和阳的本意(注意我问的是本意,就是本来的含义,本来面目,最初始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有说阳是男人,阴是女人的,有说阳为热情、光明,阴为消极、阴暗的,有说阳是火,阴是水的,如此等等。其实,答案很简单,阳的本意就是太阳(阳字怎么写),阴的本意就是太阴(阴字怎么写),太阴就是月亮,所以阴阳的本意就是月亮和太阳。说阴阳的本意是太阳和月亮,是有深厚的天文学基础的,这现在基本已经是业界的共识了。中医是实实在在的学问,不是虚无缥缈的,阴阳五行不是一个个纯粹的理论和符号。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宏观的理论,要讲天人合一,对人体生理病理影响最大的天体莫过于日月和五星。没有天哪有地,没有日月地的相互平衡而和谐的运动,怎么会营造出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基本条件呢?至于同学们回答出来的阴阳的其它解释,那其实都不是阴阳的本意,而是阴阳的引申意义了。回答错了并没有什么,因为教材本来就没有说清楚,但是通过这个问题,却说明了大家对这个问题也许本来就缺乏深入的思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暴露出了大家知识结构的欠缺之处,这才是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知道在阴阳学说里面阳升阴降,那么脾为阴,为什么能升?胃为阳,为什么能降?”对于这个问题,回答是五花八门的,但同样很少有同学能抓住要领。因为她们没有意识到,阴阳学说里面的“阳升阴降”,这是指得“孤阴”和“孤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而脾为阴反升,胃为阳反降的阴阳,指的是生命状态的阴阳,不是孤阴孤阳。生命状态的阴阳是“交合”之后的阴阳,是太极图里面的阴阳,是“体阴而用阳、体阳而用阴”,是和没有交合的阴阳,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同学们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假设这是一道考试题的话,能给多少分呢?其实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还不在同学们身上,还是处在了教材身上,因为教材在讲阴阳学说的时候,从阴阳概念到运用阴阳理论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存在着两个知识断层:一是“太极理论”(太极是生命的本源,把太极不说清楚,就说不清楚阴阳),二是“体用理论”,体用理论是用阴阳学说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以及藏象、经络、气血都要用到的基本理论,而教材压根连提都没有提到!因此造成了同学们的知识断层,和遇到问题时的囧境。

 

试想,阴阳五行都是中医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尚且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其它中医理论还存在多少问题,这也就可想而知了。把这些问题不从源头上搞清楚,不但自己学中医茫然,而且会给攻击中医的人造成口实,会失去中医理论的存在的科学基础,会造成很大的笑话,不可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坐诊带教之余,我和来正华老师有过几次交流,也给同学们做过一些讲解,特别是来正华老师从天文的角度给同学们讲解了阴阳、五行的起源等问题,对大家启发很大,在此表示感谢!

 

建议:加强对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研究和阐述,如阴阳、五行、三焦、命门、经络等;增加教材阴阳五行的论述篇幅,特别是要引入和论述清楚“太极”和“体用”理论。

 

3、对针药结合、各种针法结合灵活掌握不够,对耳穴疗法不够重视,实践技能缺失。

 

在带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针药结合重视不够。这个既有从理论到临床过度时候的生疏、不够熟练的问题,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我们当今教育体制、大学中医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问题。古人云:“一针二灸三吃药”,可见,对于传统中医而言,针药本来就是一家,是密不可分的。只要能治愈患者的疾病,该用什么就用什么,怎么样快就怎么样来。在《伤寒论》里面,也有用针法的;唐代大医孙思邈,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但孙思邈是针灸、艾灸、火罐并用,甚至还用耳穴疗法(在耳朵里面塞药治疗黄疸),是针药并用、各种疗法综合运用治病的典范;近代黄竹斋主治中风偏瘫,享誉海内外,但他并不局限与只用针灸,他运用续命汤的经验同样丰富、老道。但是,我们现在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设置,很明显地把针灸、临床分开了(中药另当别论),我们的医院,把针灸科独立为一个单独的可是,这些都是有问题的。造成的现状是,我们针灸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理论、方剂、药物不是非常重视和熟悉,对脉诊重视不够或者认为针灸不需要把脉,等等。

 

现状各种新针法层出不穷,这是个好现象,可以弥补传统针灸的不足,提高临床疗效。但如果基本理论不扎实,就会邯郸学步,把同学们看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传统针灸和各种新针法是源和流的问题,一定要运用最基本的阴阳五行理论、藏象学说和经络理论,把各种新针法熔于一炉,掌握各种针法的适应症(每种针法都有优点,同时也有不足),这样才能临床应用最大化,胸有定见而使用自如,提高临床疗效。

 

耳穴是非常简便的一种治疗方法,不论是辅助诊断还是治疗,都非常实用,也容易掌握。但我发现同学们对耳穴疗法普遍缺乏了解,重视不够。须知,咱们同学是北中医针灸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许其它学校和专业的学生或许有情可原。同学们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外语、西医课程上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写论文做实验上去了,而在学习中医的时间上实在太少太少。耳穴效果要好,一是定位要准确,二是选穴和治疗方法很要紧。同学们对于耳穴定位基本都是大概知道,具体说不清。一个耳朵那么小,上面有200多个穴位,常用的也有七八十个,这就要求一定要有专业培训,不能想当然,想贴哪儿贴哪儿,要知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患者月经提前,要贴内分泌穴,你给她贴到卵巢穴,只会适得其反。患者脸上长斑长痘,这就需要耳穴的面颊区泻血,一定得把血泻出来才能效果好,你只贴上去当然效果有限了。耳尖泻血对于急性疼痛、发烧、高血压以及中风急性期的抢救等病症,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效果很快捷,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会掌握这门技能,实在太可惜了。这次坐诊带教过程中,就有耳穴泻血治疗一例急性偏头痛和耳朵疼的案例,是李同学给患者泻的血,当时就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参看整理的那个医案。

 

脉诊也是同学们普遍的欠缺之处。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和阴阳五行一样,教材本身就对于脉诊没有论述得很清楚,不到位。脉诊在四诊里面,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临证处方疑似之际,脉诊往往起最后的决定作用,不可轻视。但是我们教材有关脉诊的理论,只有薄薄的几页(就那薄薄的几页有的同学还没有背熟和领会清楚),对于脉诊的理论基础、定位,脉象主病都没有论述清楚。教材对脉诊的最大缺漏在于,没有从气的角度,把脉象和脏腑经络气血的升降出入讲清楚(脉是流动的,左右手是有很大区别的),只讲了一个个孤立的脉象和主病,这样同学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残缺不全的,没法在临床上具体应用。另外一方面,脉诊的学习只有书本理论不行,一定要有临床实践的机会,最好是跟诊学习,勤于把脉,多揣摩领会,熟能生巧。而这些机会对于同学们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次跟诊能有几个同学呢?还有更多的同学没有办法跟诊和进行跟深入的学习。这都是要在以后的教改和坐诊带教中探讨解决的问题。

 

建议:中医教育需要改革,各个专业不需要分得太过于清楚,尤其是针灸和临床专业不必分得太清,针灸专业本不必学那么久;要减少理论学习的时间,减少西医和外语课程的时间,增加临床实际技能的学习时间。


4、应练好“内功”,提高和患者的沟通能力,增进医患和谐。

 

怎么样和患者进行比较顺畅的沟通,是年轻中医需要加强的一项临床技能。而这,是同学们的弱项或者说是缺陷所在了,这在书写病历以及和患者的沟通交谈之中,可以很明显地暴露出来。

 

这个情况在8月11日下午初诊的患者王某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是一位老病号,以小腹发凉7年为主诉就诊,同时还患有心绞痛、膝关节发凉疼痛等多种病症,久治不愈。学员问诊写病历的时候,问得多了患者就很不耐烦,说“病历上不都写着吗?你不会去看,怎么还要老问?”学员辩解说:“病历上写的是病历上写的,但我还要根据你现在的陈述来写的。”患者满脸不高兴,不愿再说(临床上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这多半是由于患者多年就医未效,对疾病能否治愈和对医生丧失信心所致)。我就在旁边,眼看着这个病历不能顺利完成,就及时对学员说:“你写病历的时间太长了,但是没有抓住要点。你问的太多了,患者是个疑难病,得病时间长了,情绪不好,你要以柔克刚,不要和患者顶”。我这话是对学员说的,其实也是说给患者,果然,患者一听我这样说,马上态度就转变过来了,说:“你说这话我爱听,确实是这样的。”我说:“你过来吧,我来给你写病历”。我一边把脉一边问诊,患者就很配合。我仔细给患者解释了他的病理,久治未愈的原因,给开出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的处方。患者一看处方,只有10味药,一划价,5付药不过45元钱,大为感慨,说他看病看了这么多年,有名气的专家看过无数,一开药大都是二三十味四五十味的,象我这样开药的还是第一次遇到。我微笑着说:“我感觉你的病问题不大,先吃药吧。”患者心情很愉悦地走了,和刚来时候的态度大相径庭。五六天后这位患者来复诊,反馈服药已经见效,病情开始好转,我们医患双方都很高兴。但若试想一下,假若刚开始写病历的时候,就闹出一点小矛盾出来气氛不是很和谐的话,怎么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呢?

 

总结我给这位患者诊疗的过程,除了语言的安抚之外,问诊和写病历的过程也很重要。学员们现在写病历和患者沟通的时候,问诊和望诊、脉诊严重分离,这也就是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问题。就是问的时候只是机械地问,写的时候只是机械地写,给人的感觉是就好像一问一答的机器一样,或者象“审讯”一样,完全忘了要做到“四诊合参”,完全忘了跟你面对面的是一个心理活动异常丰富的活生生的病人。跟诊过我的学员都知道,我习惯左手把脉,同时右手记录,一边把脉,一边望诊,同时结合我望诊和脉诊的信息,看有什么异常,然后有针对性的来问诊,在患者回答的时候,就已经同时记录到病历上了。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能抓住疾病的要点,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有利于辩证分析。举几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你看到她的额头长痘很多的,就要问她是不是经常上火长痘(好多学员视而不见,病历上完全不存在,或者认为和疾病关系不大,或者粗心,但这有可能是你辩证和处方的证据之一);你听她说话的时候语声特别低微,就要询问她是否经常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因为这有可能是补中益气汤的应用指征(异病同治,你不管他是什么病,只要符合气虚下陷的病机了就可以用);你把脉他右关脉特别滑大有力,那么就要问他是不是经常胃胀难受,消化不好。如果患者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后面的问诊就会顺畅轻松的多了,如果不是,你再详细分析,但不论如何,这样带着问题去问诊,不论对于医患沟通,还是对于你分析病机,辨证论治,都会带来和你机械问诊完全不一样的良好效果。

 

中医和西医不同,其中之一是中医对仪器的依赖很小,与此同时,你要完成整个诊疗过程,当然地对中医师个体素质的要求很高。你不用仪器,通过望闻问切初步的四诊,就要分析辩证患者的病机所在,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由于此,患者来看中医,本身对中医师的期待值也是要远远高于西医的。因为,当今社会科技高度发达,西医高度发达,还有多少人随随便便来看中医呢?来看中医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疑难病症,或者西医认为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或者患者曾经四处求医,久治不愈,都是一些老病号。俗话说:“久病成良医”,那么这些患者来就诊,他是有备而来的,他看过大大小小的医院,数不清的中西医的专家,做过无数次的检查,带着一大堆化验单、病历、处方等等,他需要一个说法,你这个说法不给他,后面的治疗可能就没有办法继续的。

 

尤其是一些纠结的患者,或者一些看着同学们年轻,因此带有挑衅心理和言行的患者(在我们医馆曾经发生过一个产后患者写病历的时候问我们学员-一位中医执业医师,很明显地带有挑衅性质的轻蔑地问她“我是来看子痫的,你知道子痫吗”,由此导致这个病历没有办法写好,这确实是患者的问题),同学们一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就觉着头疼,不知道如何处理?

 

所以我经常说,医生是个特行,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的。学医行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上知天文”,你要知道一年四季的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下知地理”,你要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患者的疾病和地域、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你一定要充分地了解它,才不至于处方开药出现失误;“中晓人事”,就是患者的声色形态、言谈举止、生活习性,等等,你要通过望诊、闻诊的初步判断,大致先知道他是“五行人”里面哪一行的人,然后根据不行类型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火行人性格急躁,你要慢慢地和他说话,他急你不急,你要引导让他也慢下来;金行人刻薄,他刻薄你得宽厚,不要锋芒鄙陋,针尖对麦芒,不要和患者顶起来了,要学会以柔克刚;土行人多思多虑,优柔寡断,甚至语无伦次,你得诱导她,让她有条理地陈述病情,你要跟着她的思绪走让她“叨叨不休”的话,一个上午看不了几个患者;水行人阴气较盛,沉默寡言,你得提高嗓门,适当时候得鼓励他,让他把心扉敞开,给他一点阳光(所以说从患者见到医生的那一刻起这个诊疗其实已经开始了,问诊的过程实际上已经开始在治病了);木行人性格敏感,年轻小伙子易冲动,年轻女性则娇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考验医生的耐力和对患者的驾驭能力,如果你在和患者沟通写病历的时候都出了问题了,那么后面的诊疗是没有办法继续下去的。有些性格极端的患者,说话三言两语不合,甚至会怒颜相对,不辞而别;或者有些患者勉强暂时接受你的治疗方案,但往往看一两次,再渺无踪影,这样不论对于患者还是医者,实际上都带来了损失,对医者而言是时间和精力上的损失,对患者而言还有白花钱和病情的延误,等等,这都是最不应该出现的,应该极力来避免。

 

所以我说过,行医之人要练就“火眼金睛”,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最起码你要熟知你的患者,你要知道你救治的对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五行人的哪一种?这个对于你和患者沟通以及分析病情、辩证用药,都是至关重要的。(有关五行人的详细说明,可以参看我《和谐养生-中医不是传说》上篇的最后一页,此不赘述。)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香港医学院校的学生在上临床之际,都要经过一个专门的培训,那就是由老师扮演各种各样的“调皮捣蛋”的言辞犀利的患者,故意刁难你,看你如何来应对,由此提高你的应变能力。我觉着这个方式真的是挺好的,咱们不妨借鉴,这对于从理论过渡到临床的年轻医师们而言,真的是很有必要。

 

古人云:“前三十年读万里书,后三十年行万里路”,又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阅人无数”,对于行医而言,真的如此,阅历非常重要(如果你没谈恋爱,没结婚生孩子,那么让你去看儿科、妇科,是不可想象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好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一定要多跟师临床,多看,多练习,同时多读读有关社会、哲学、人文方面的书籍(尤其是理科学医的同学尤其需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结构的不足),这样才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你的患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疾病康复的前提),给他(她)们看好病,同时你也成就为一名合格的中医,良医。

 

建议:掌握五行人望诊的要点,不同的人应用不同的接诊方法;问诊应结合望诊和脉诊,充分和患者沟通;多读有关社科人文的书,多跟诊,增加阅历,弥补知识结构的欠缺。






编辑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