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意子谈中医

 山远云近 2012-03-17

无意子谈中医 -----转自“天下无癌”网  

2011-04-14 12:12:39|  分类: 生活百科 |  标签:中医  理论  西医  医理  学医   |字号 订阅

引言:“天下无癌”析

 

盖“天下无癌”者,除了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以外,包涵三层意义。


    一谓。人体自脱离母体那一刻起,无一不带有先天而至的癌细胞,人皆有之。不光人如此,其他动物、植物乃至一切生物,均带有日后可能病变的癌细胞。既然概莫能外,只要这些癌细胞不发生病变,与其他细胞一样,和平共处,那它们就不是致命的“癌”,而是正常的客观存在者,充其量只不过属于有可能变坏的“孩子”。谁敢断定,某个襁褓中的或蹒跚学步的孩子日后一定会成为好人或坏人?在其没有变成“坏人”之前,它们通统都是正常的“人”,是正常的人体细胞组织,没有好坏之分。而且,好与坏的标准是主观的、可逆的。因此,有即无,有癌即无癌。
     二曰。癌细胞发生病变,并不会直接致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证明,癌(岩)症几乎都可以治疗的(除非患者过于年幼或过于老迈),“坏孩子”是能够被改造成“好人”的。只要对症施治,癌症并不可怕。所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重新把癌症当做慢性病来看待。按照马克思主义和乐观主义的观点分析,既然不具有绝对性,就有克服的可能性,否则,就不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了,也就不需要科学的医疗技术、方法、药物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克魔是必然的,这是永恒的规律。脱胎于自然之道的中国医学,在与肆虐的“癌魔”斗争中,必将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更深的境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天下无癌”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理想,而且是一种必然趋势。
    三者。现代物质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寿命得以延长的同时,环境污染、药源性致病因素等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也空前增加,出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疾病,“癌魔”侵入人肌体的任何一个角落。然而,由于过分依赖西方医学,人们应对癌魔的措施日益捉襟见肘,而作为克魔制胜法宝的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应用则步履维艰,渐趋些微。一方面,人们迫切冀望“天下无癌”;另一方面,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途径几近穷竭,代表主流科技的西医西药研究不得不悄悄地将发展的眼光转向了合乎自然之道的中医中药。而掌握中医中药知识宝库金钥匙的主人——中国人仍趋于休眠。“天下无癌”系列丛书和“天下无癌”网,都将致力于唤醒国人的觉悟,号召国人学习、继承、弘扬、光大前人的医学成果,近水楼台先得月,造福华夏民族,并为全球人类生存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此外,无意子先生有一个全新的观点。等到中医中药普及了,癌魔不但不可怕了,而且有可能罹患癌症的人会被其他人所羡慕。癌细胞的裂变是呈几何级数发展的,一旦它被改造成“好孩子”,就可能成为一种无可限量的全新的能量,化敌为友,为人们所利用就能造福于人类。
   在这里,无意子还有一个“奇谈怪论”——人,乃至一切生物,都是一个独立的“癌细胞”,因为人从精卵细胞结合到变成胚胎,再到婴儿,只需要280天,其它动物个体形成的时间一般更短一些。这需要多大的能量?这个能量要远远超过人体内任一癌细胞的能量。 

 

中医是什么

中医一点都不神奇!它长于斯、生于斯,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份,中医不过是中华哲学、文化在人处于非常态下的运用而己。中医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经验累积升华的结果。比如说一部分女孩子,从发育开始就体验到经前、经中喝冰凉饮,常会肚子痛,她当妈妈后就会劝告她的女儿:经前、经中不要喝冰凉饮。她也是医,甚至一些医博士在这方面还没她懂。神奇是在平凡中生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学中医者的基石。你问: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医医院越来越象西医医院了呢?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体制+机制+利欲熏心。

 

我的中医观是什么

我的医理有点“歪”,与“正道”中医有异。或可理解为,以前中医流传下来其中内容有了很多的误传,再者古时没有专利技术这么一说有些医术为了防止别人盗用做了部分改动。中医是靠医者的意识来治病的,这个“意识”怎样承传下来呢?
古之医者亦是芸芸众生中的谋生者,医理医技是一人一家一族之生存所依,亦是他们毕生乃至数代人心血的结晶,生存竞争法则注定“保密”是他们的首选。
及至某代某人觉得本脉无人可传,若弃之实于心不忍(此即佛性顿生也),遂以书简传世,又恐妙法绝技为后人所误解误用,故必设定种种玄妙以使常、凡之辈无从入其门,唯让德慧灵智者悟其精要也。古之圣贤大德高人们可谓用心良苦啊!这也是我们不担心中华瑰宝会消失的原因。华佗、扁鹊虽于其当时代无传人,然后世仍有如华、扁者,此即佐证!
《道德经》《内经》《性命圭旨》《周易参同契》……等等无不如此,千秋万代总是后继不乏。万法归宗,大道一理,高智者皆心知肚明。-
医道当是道医,东方琉璃药师佛之药当是佛药,道也,佛也,佛道化医,医寓佛道中。佛道醒世度人是大德高医,弃小医而能医众生,执小医而能救性命,无拘泥,但凭各人心智机缘。良相根基必可成良医!
许多望而知之的本领并不难学,一要师教,二要自悟。我以前有个木工师傅到外地于活,拿着附近产的圆木一看,就能说出某年旱、涝、风、虫等灾,始觉神奇,后经指点,小技也!
人身上带有祖宗记忆和历史痕迹,只是不入这一行,门外看就如雾里看花。中国人学中医的少,为中医而抛名利的更少,因此,越弄越神秘。就像七十年代会开汽车的少,我们都对开车的很佩服,都说:这个人会开汽车!现在会开汽车就没那么牛了。
天地间有许多常人所不知,不解之事之谜,乐在谜中自有道理,并非都要说与他人听。 
人病当自省自心自身,是故有“人贵有自知之明”,此“贵”字是难能可贵的贵
因此,唯心唯物有界乎?!动与静有分乎?有与无有别乎?宇宙有边乎?人欲有终乎?既然都无,何必夸父追日呢?
此中玄机渐明之,原来人有二个“我”。这就如光学之镜像。故万事不可太认真,又不能都不认真。对身体之健康亦然。

 

医之理法、法、术是否一成不变?

如果变,是否有规律可以遵循?

无意子:
    学医行医救人之道,贵在能继承,更贵在能发扬光大、有所发展。古之贤医圣医所述医理与当时的天、地、人相合,在天、地、人之变化相对稳定的时空段,这些医理是当时的医者必守的金科玉律。但老子所说的‘非常道,非常名’,揭示了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的真理。
医之理、法、术亦然,没有不变的道理,你们看一看有几个认死理不变,背死理如流,讲死理如悬河者能解决现代人的现代绝症?!并非他们不聪明、不用功,而是拘泥不化或者为名利、正统所束缚!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天旋地转,沧海桑田,冰山化水,烈液成丘;天变了极地上空出个洞,地变了到处水泥封地气,水变了鱼虾五脏少又多,人变了午时尚在睡梦中,药变了胎儿母腹吸抗生,等等等等;古人见过吗这阵势吗?
 医者是佛之手,道之眼,佛道手眼岂等闲,其必能为凡人所不能为之事,能观凡人所不能观之处,故能变凡人之所不能变的!4 R. 
因此,感冒可以不用发汗药,咳嗽可以不用止咳方,疼痛无需即止痛,癌肿不一定要化散……。说不定那一天会用肺癌治肝癌,用肝癌治胃癌,用胃癌治肾病…… 
但是一切可变而大道不变,一切通大道,合大道、顺大道,不离大道。 
我定下规矩:我的任何一个弟子必须在我这个师父以外至少还要有二个师父,为什么这样要求你们,为的是求变,也希望借你们其他师父之理、法、术改变我,所以我们都是互为师父。 
名义上的师父是假的,心中的师父是真的。礼仪和求真是可分开的,当然也可以是一致的。我希望你们做到同出师门而千姿百态,百花齐放,万法利生。”

 

医理与施治的关系是什么?

无意子:
    什么是?传统理论?最基础的东西是最高的理论,又是大家都知道的理论,这些东西了解、知道、记住它不难,难的是面对实际的灵活运用和旁通。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后又形成了各家理论,各说各的,把初学者搞的一头雾水,害了不少人哪!有些老中医到了70岁也治不了一个杂症,一辈子只能开太平方,这样下去要少救多少条性命呀!?
你们网上还有用大剂量附子治疗肝癌的,理论上可以说出一大堆,可是人被治个半死,那理论还有啥用?火热可通气血冲筋脉,如治疗风湿虚寒痹症能有奇效,但是肝癌虽然是气血郁结,但此时的气血郁结与风湿虚寒所致的气血阻滞不可比类哪,治疗用药怎能类同乎?
又如感冒初起多用解表,以发汗居多,我们就反对此一传统理论和方法,因为真正的传统理论和方法不是这样的,但是现在的书上是这样教育的,我们去争论会浪费好多时间,还不如用无可争辩的疗效让人们信服,那时候不用说就会有许多智者来反省那些不正确的传统理论和方法。
学中医要认真看医案,实际上处处可以体会到医理和辨证施治的道理。这就是真经,需要自己悟。
中国的武术套路冠军打不过一个小混混,为什么呢?冠军光练不打无实战经验,小混混天天打架斗殴,有实战体验!
学中医光学书本,靠听看,一心想要现成方,恐难登堂,有千方万法皆纸上谈兵。
失街亭乃纸上谈兵者之误也!故在我国政治系搏士当不了政治家,而民企大享又有几人是经济管理专业高才?
一包感冒冲剂能治十几种病,并非药变而是法变,法变是术变的量变结果。
谈医理固且要紧,但总要动真格的,孙子如不带兵打仗,兵法又怎能有生命力?总是先打仗,后有兵法,即使后学者,也是读读打打,打打写写……,毛泽东要不打仗,那来他的军论,就是写出来,也没人看的,你说是吧!鲁班总不是看了木工书才做木匠的。说到治癌,理论一大堆,你争我辩,治过吗?治3、5个就能说一堆道理?没把现在叫得出名字的癌都治过一遍(至少每种一例),没治愈个百例以上,要有真人可核查,要有医院定性报告,患者和家人都要认可的(而且现在轮到中医治的癌病人只有二类:没查出癌之前和快完蛋的),敢妄议治癌?癌属急病,谈治标治本或标本兼治,理论上没错,问题是送到你手中医的都没几天可活了,你望闻问切,人家都说不好,病人打了能量剂,你说他脉弱吗?用了扩张血管药,你说他瘀吗?他输了血,你说他脸色灰白吗?用了利尿剂,你问他小便通不通?……。用西药后,一切人体生物指标都会有假象!老祖宗的理论是建立在百年、千年前的社会型态和物化条件下的,现在仍然是国宝和我辈的圣书、圣言。但老祖宗没说过,也不可能说:西药毒害中华民族的时候,你们在治病用药上仍然要按老办法!诸位:再这样一套一套自以为得意的搞下去,不是西医和那些伪学者灭我中医了,而是我辈自己把自己搞成残疾人!三十年前我在气功界见证了那段历史,现在年轻一代又在佛、道、医界开始重走不堪回首的路,扼腕啊!当然,地球不灭、中医药不绝。但不会是由自以为是而又泛泛空谈者来继承光大中医、中药的。


中医应该怎么学?

书不一定读的多就能成个好医,能够把天地人是一体的道理搞个半桶水,并且把医理医法与之相联系,就是了不起的大医了。
切记:学医之路起步在医外,入门之后更要关注医外。 ”
学习这些是要看别的,外围的东西,什么书籍都可看,什么话都能听,什么事都善观。练武亦然。
触类旁通。书中有极多的医理,生人与自然的关系……。任何一本书都可看成医书,那怕是书法、石刻、古玩、音乐、建筑、量子力学、相对论、数理化、红楼、水浒、三国、各类爱情小说……,最好的医书当然是马恩列斯毛邓的著作,这其中毛泽东的军事著作是正宗的中医理论。
学中医,我走过许许多多弯路,终于明白?大道至简不繁的道理。那些玄而又玄,复杂至极的中医理论中隐藏着极其简单的方法,许多人(包括我以前)钻进书堆,卷进医堆,陷在药堆出不来,把人体搞的复杂之极,治法繁难之极,结果把别人和自己都搞糊涂了,治好了,治坏了都不知道怎么会事。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学中医、中药,现在这样啃本本,死记硬背是出不了名医的,只会出更多的庸医。纲举目张,要抓本源,本源是什么,本源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阴阳、五行、生克。振兴中医的确不容易,既要对付外面打压(西医及伪学者),又要解决几千年内部累积的庸和门派争斗。所以要跳出三界外,保留精华于净土。
亦有道机圆运,非经不相干之事,方成相干之业。鲁迅学医,医之学识亦或是成就其独有文笔之源,孙中山学医,医之学识亦或是成就其立国之学,洪秀全行医,观人病苦之状为民苦之况,造反如开刀。
 君不闻良相良医同源?治一国如治一身,反之治一身亦如同治一国乎?观吾国历代大医有几人死读书?又有几个研究生、搏导能名垂医史?行万里路尚且胜读万卷书,有各学科知识,能经各种历练,方可触类旁通,方能成就常人未及之功。你查一下爰迪生、诺贝尔等科学家原来是干什么的,就明白上述说法了。我从小学医认药,50年未间断,加上各种常人未能遇的历练,想必是治病与常人不同的原因吧。

如果自学应该看些什么书?

自学以《中医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三本为主,同时学易经和阴阳五行学说,以易经和阴阳五行为纲,上面三本书为目。

 

中医基础理论应该学些什么?

应先学?天人合一之理论,接受阴阳五行的基本道理,能把世间万物万事归于五,且能指东说西明生克,世间事理明则医理易,万物生克明则用药神。要先读《道德经》的。
   中医是建立阴阳学说的基石上,以实践验证为材料而提升的系统论。因此,怎么变,都在阴阳二字中。当然中药是要下苦功记的,中药是武器,不会用武器还能打仗吗?此外,《黄帝内经》也要反复温故知新,那的确是本好书。   
如果说读过一部分《黄帝内经》,领悟不到什么东西,是可以理解的。没多遍下来是很难有所得的,除非祖辈根基,遗传突发,天资特异。
    像《中医?基础理论》《生理学》之类看一百遍都不多,而阴阳五行这一章更是要熟记并运用到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等的分折上去。把这个玩熟了,任何变化均不离其宗,复杂问题就会简单化。就不会拘泥于理论,就会懂得:“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的用药、治病道理。

读古代医书需要注意什么?

关于读书,我以前也走了不少弯路。后来方悟出:同一问题看多家观点,久之自明。切忌认定一家之言,切忌遇相左即讨教,切忌急于把问题搞明白。0
   看懂,领会,体悟比背书重要得多
   上下五千年,名医辈出,书籍堆山,如若按现今要求培养中医,那每个学生均需读五千年的书,未等读一半书,则自己先倒下,还谈什么治病救人?!若扁鹊、华佗、葛洪、孙思邈等先辈生于现代,如像现在这读书学医,那么,他们肯定是庸医!他们的名字不可能在今后的千年医史上出现。
中医流派很多,学医五年以后才能读各家流派的著书。
中医也需要与时俱进,  现代人的许多病是现代条件下的新病种,有的是西药制造的新体症,?古人没碰到,也就没有实践,先读他们的著作易拘泥。
厚书本要越读越薄,治病用药要越用越简单。慢慢就会明白:“头痛医脚的道理”。

对于中医各家各派如何评价?

 我对?中医各家各派理论、方法都取吸其精华的原则,实际上没有那家一定是最伟大的。
从理论上讲,它生于斯,成于斯,一定有它符合斯地斯处的原因,但某一中医理论的时空性、地域性、人的体性(川渝人吃麻辣大多无事,到江浙人吃麻辣十吃九火呢!)……,说明它不全具有广泛性,因此既不可照搬,也不可全抛。
作为任何一派的弟子,个人医术水平高低,不代表门派水平之高低。
就具体医者来说,社会只承认“不管白医黑医,能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就是好医、神医。”
但神医不思进取,缺德性,也会变成庸医。) 
在学医、行医,度众生的历程中,我们始终要牢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格言。才会勇猛精进。
要说只说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切莫评论他人的东西。世界太大,天下太复杂,争论永远无尽头,对世界天下论事讲理,如盲人摸像,摸倒什么是什么。只有凌空者微笑不语,因为若语,则全部盲人都说你是错的。

怎么看待清高士亿所著的《素问直讲》?

清 高士亿所著《素问直讲》,其阐发深得门径,注解深入浅出,严肃认真有见地,为初学者最佳读本。两篇补遗有如水浒、红楼之后续章回,己感心智少力,偏而偶有相左。此直讲正本难觅,是否后人托名无从考证。然我辈读书总应是草中选谷,费神而不怨,亦无必要考证。如吸入大气自会吐出废气,大多不去究大气之纯杂。修道者非学究,不宜费时劳神于考证,而自悟是最紧要的。
    现在真想学中医的人还是少,而对中医感兴趣的,大多是找西医治疗无望后,才不得己找中医作最后一搏。西医治病,患者是处于被动状态,而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这种互动对疗效有很大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人类在物质大发展的情况下,注意力几乎都向身外发散,作为一个二级能量堆积体,进出能量长期失衡带来的必定是堆积体的萎缩,而精神基于能量级,能量级的下降,必定导致精神失落。这些都可以在中医古文献上找到相通的道理。佛、道、医是互通的,基础是一个基础,故那些书也要看。研佛理不一定就出家,修道法不一定要闭关,学医术不一定去行医,一切随缘机变。保持一份轻松就得一份功力,不要把人言放心上,那些俗言说了的那秒就己逝去,那些真言说了的那秒就己永恒,你们要用游戏人生的认真态度去过真实人生的生活,这样疾病就轻易不敢骚扰你……

 

 

对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和郑钦安的《郑钦安医书阐释》的评价如何?

无意子:
    给皇家治病的高手少,凡医多。如果一定要读,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开始,因为他的书是逻辑性最好的,一看就明白。然后再读他的《长沙药解》建立初步的中药理论。黄元御擅长五行理论。《郑钦安医书阐释》这本书其实是郑钦安的三部医书的合订本,由唐步祺阐释。郑钦安擅长阴阳理论模型。至于《伤寒论》在《郑钦安医书阐释》和黄元御全书中,他们二位都为其作过注,看着更方便些。直接读无注的原本,对初学者肯定不行。黄元御考授御医,曾侍从乾隆帝南巡,御赐“妙悟岐黄”匾额。

对张锡纯、秦佰未的理论和医技如何评价?

无意子:
    我学之有限,但对张锡纯、秦佰未先、前辈的理论和医技很崇拜。学者如果从医案入手要学得快一些,因为看医案会给你一种压力和推力,有时候会几天几夜让你大脑不停的转,想停不下来都做不到。研究医案是由被动压迫转向主动解惑的捷经。例如,张前辈治一例表寒未尽而挟饮郁热,饮重于热,外邪内饮,相互搏结,以致咳嗽喘促,吐痰清稀而多涎沫,兼烦躁不安,有时头眩,一身痛,恶寒发热等的病,药用中的石膏且煅,这就有别常例,且同症必效,很有道理。当然时过境迁,治这类病己经无需这么繁杂了。如:今年3月,我亲见一例(有录像为证),内蒙古某盟教育局长何燕,12年哮喘,两肩快齐耳矣,又咳嗽近百日,到各大名医院久治无效,西医说不可能治愈。后用中医特疗法,未用一剂汤药,六天痊愈,至今末复发。她治前爬三级楼梯要休息,当天特疗二小时即能上二楼,第七天她回到内蒙,当天慢步至六楼未休息。说这些,并未否定先贤,只是说真医大隐世间有,只是无缘叩拜前。

对张锡纯的《资生汤》如何评价?

无意子:
    张锡纯的《资生汤》,方子是由生山药,白术,鸡内金,玄参,牛蒡子组成,以补脾胃,清虚热,止喘嗽为义,是治阴虚劳热的总纲。也是方简意深,变化无常,对付常见病显效。我因主攻绝症,故未深入了解张前辈的医论。初步认识系“百病从痰论”一脉。见笑了!
    治杂病方显中医水平,治绝症实证医师能力。从研读医案入门,从治一例患者入手,反复比较推敲,并展开思考,定将受益无穷。但这必须基于自己熟运几十味药,否则有落空之虞!
    看理论要与看医案紧密联系!我说的几十种药是指每个中医用药有自己的偏好,它是在治病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有的是师父传承习惯。一般来说在一个地方把易于采集的原产地药作为常用的比较好。对于好多医书的同一种药治的病都不一样的问题,不要太在意,同就是兵或兵种,医是统帅,会对症调配,就能打胜仗。比如,消化不良症,有吃了拉稀的,有吃了拉不出的,有吃了胃胀的,也有吃了下腹痛的,那么,同样是神曲、内金、山楂、陈皮、青皮、麦芽、沉香、木香、藿香、香附、砂仁、莪术、半夏、茯苓、连翘、莱菔子、生姜、大枣、党参、白术、甘草为主的几味药,怎样调配?用那一种炮制的药?都很有讲究。同样是利尿的药,用车前草还是车前子还是白茅根?都是有明堂的。如果是急症、绝症,用药又不可拘泥常规,否则真的是成为“慢郎中”了。国人至今不了解中医,热爱中医的又一知半解者为多,比如最近很热销的《求医不如求己》一书的中里巴人,在该书中说:“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支气管炎,西医主张消炎止咳,中医倡导宣肺化痰。先让西医治,症状很快消除,但随即又复发,不能去根;请中医来调,体质确有增强,但是症状却难以消除,最后变成老慢支。中医西医都望而生畏,故有‘内科不治喘’的老话。” 这都是一知半解的胡说,只能说他们根本没见识过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医!治这些疑难杂症和绝症(白血病、癌症、爱滋病、吸毒后遗症)中医的治愈和控制率比西医要高的多的多。老慢支又有什么难的?!我前面有个帖子讲的就今年3月份的真事,12年老哮喘(看了多多少少名西医后)也不过6天痊愈!说到底,中医还是后继乏才的问题。
重庆的湿热重,同时一年四季又爱吃火锅喝酒,这种情况下得什么病的机率多的问题,我缺乏调研,但从五行分柝,当是肝胆病及由此引发的延伸病为多,用现代语言,称之为血不干净引起的病为多。

 

怎么看待中医秘方?

无意子:
   中医从古至今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秘方".真正的秘方其实就只是辩证论治,对症用药而已。
    我看还是先看?黄帝内经及道德经(带白话注解的),但不可死记白话注解的观点。就是一遍一遍的看,终有所得的。另外就是看各类名老中医医案,不带任务观点,不让医案的观点先入为主,不拘泥于自己是那个门派。医家本无派,庸人自扰之。

 

关于师传

通过现有的出版的?书籍能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没有高深的东西密而不传,但挖掘、理解、体悟、顿悟……全在个人修为,师者是先一步而悟者也!能从师则有快捷可能,但并非一定每个都能快捷,不从师亦有大成者,但概率小一些。无师自通者不乏其人,但他拜的是书师,众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无名师,不耻下问之过客师。实际上还是有师从的。
    以前学?中医,信息闭塞,拜师之路有如万里长征,求知之道有如古之蜀道,可谓千辛万古,受尽磨难。现在条件好多了,大家可以在知识海洋中畅游。那么为什么成才成气候的少呢?因为一看见海就一头扎下,满眼所见皆是会游泳的人,难以辨高低,难以分深浅。因此先在岸上观察,认准了再拜师学艺,这是比较快的捷经。
    要拜更多人为师,我自己就拜过几十个师傅。拜师比?自学好,当然自悟少不了!
    其实,对于学医者而言,能让我学到真知识的,不管你是正规出版书还是手抄本都可以学,红楼梦原来也是手抄本。

我师父出身中医、西医世家,毕业于浙大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当年是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筹备组副组长(组长是校方的),他出任过电力局、电子局的局长,网上可查到他当年在电力、电子和其他技术领域的成就;48岁又去读了四年函授的中医大学,混了个文凭,虽然是个正厅级干部,但主要精力化在医道…等研习上。他说:
    "电力专业的学生更容易成为良相良医,因为,系统论、方法论和工作流程的严谨,宏观、微观和过渡过程的把握,都为成为良医奠定了基础;而电力、电子理论通太极阴阳五行理论,因此,容易理解和把握系统整体与点位个体的关系;但是,仅以电力、电子知识步入医道还是不够的,还得加学水工、城建、交通、时空多维、对流、幅射、冷热效应、气功等等理论。与时俱进地充实、修正、改造、提高、发展中医理论和技艺也是电力、电子专业学子应有的责任人,因为本来就是通千家万户的工作。

怎么触类旁通理解人体构造?

关于人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怎么会事?我觉得可以看汽车构造;如果你问我血瘀如何治?我觉得你可以去爬山看山溪、水库、河流、港湾;你问吃什么营养好?我觉得你可以和牛、马生活一天;你问我应该怎样运动?我觉得你可以养只乌龟。
    人体复杂而又简单,人身上就是一只动力泵,一台发电机,三只过滤器,二个仓库,几条高速公路,几条省、县公路和众多乡村街道和机耕路,二个化工厂,一个调度中心等等、等等。
    功夫在医外,你去看古代县衙门上的?对联,其实那就是中药处方。
    社会形态的种种具体比喻为人身上的种种,如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等都有比喻。比如白血病的幼稚细胞就是残疾儿童,反对西医用杀灭的办法,我其实是一个医不像医,官不像官、民不像民、兵不像兵的人。
世人都不信中医怎么办?
无意子:
    连?中国人都不太相信中医。尽管他们深受西医之苦,可就算花很多的钱死在西医手里他们都心甘,说到中医他们就嗤之以鼻”,这是实际情况,也是人类在全面接受中医前的一切浩劫,是一种果报。哥白尼在人类接他的学说前,整个世界不是也疯狂呀!现在这个状况很好,赶走中医的人是中医的救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一点都不担心,还有些开心! 

何谓“中性技术”?

这里所说的“中性技术”,包括自然医学中的接骨、正畸、刀疗、放血、牙科等传统处理技术,也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化验检验、影像技术、电子分析等基于化学、光学、电子学、电学、其他物理学的科研成果在医疗诊断领域的应用项目。
   它们的特点是,不直接涉及治疗用药,包括西医、中药的使用。
   由于它们具有医疗辅助的性质,因此,我们称之为“中性技术”。

 

望诊 - 山根

 山根,位于鼻根部,两目内眦之间。许多心脏病人山根部位均显现白色,心阳虚时尤甚,在心血瘀阻时轻则出现青灰,重则暗紫。
      小儿山根青灰则心阳不足,可预兆惊风、气厥等。小儿山根筋呈现横"一"字型的,可能为消化系统疾病;山根筋呈现"1"字型的,可能有呼吸系疾患。.
      但对现代的大人情况较为复杂,不一定都如理论上说的,比如服伟哥过量的健康人,第二天亦有此像。当然肾阳虚者,山根不明之肯定的,除非用了化妆品。

 

望诊需要功法基础吗?

问:
据说您望诊是会靈通(通靈) 功與 天眼(眼功), 不是简单的阴阳五行,据说境功至一程度,醫理法皆同? 
无意子答:
我早期练的一种功法是道家龙门灵宝通功法,高境界可渐出六通。而以望而知之的功夫,是可以靠静修五行内运而外发而得,观人身疾患及长辈状况,完全可用五行生克推之,甚为简准。
这好比观树之年轮可知何年为风、燥、寒、热、湿之气象一样,好比观犬物能知其父系母系为何种一样,好比观马齿能知其各阶段发育情况及其父母肾气盛衰一样。
观人病是否三代内遗传亦有特殊印记可鉴别。即对普通人授之以法,亦可令人觉其神奇。:
世间本无神奇,知对不知即神矣!,
切而知之谓之医,望而知之谓之圣,不切不望谓之神。故我对切未研究,闻问也极少,专攻望,然才知些许。

不切脉能知病否?不知脉,能开方否?

问:
      不切脉,就不知主病,更不知次病,看了你们开的药方,与主病和次病有很大差距,基本上是蒙,不切脉哪能知病,不知脉,哪能开方?
无意子答:
古云:“切而知之谓之医,望而知之谓之神”。

问:
      你閣下是從脈還是從症、捨脈還是捨症?,知切脉就不要什么捨症从脉,捨脉从症,以四季论病,这是不知切脉的人把握病症不准才想出的办法,人是设应环境的,不设应环境就生病,生病就体现在脉上,伤寒脉,风热脉,温热脉,杂病脉,癌病脉,伤病脉,这几种主病都有着各自的脉形,层面,传导的路径,能一切脉就知是那种主病的人不多吧,这几种主病就是知道的都不多的,不要说切脉,你就是望,闻,问都搞不清,一种主病有它的传导,走向,脉形,切脉就一定要知道,这就是用药的依据,你们把伤寒理论用于各种主病,不说了,说也没用,
无意子答:
      本不想说,看你也是个初学中医的,没真正治疗过什么大难有影响的病症,所以才会说中医不如西医,才会把中医的全部学问一切归于脉诊,看来你对脉诊也知之不多,可能不知什么是一指诊,什么是肘诊,什么是踵诊,更不知道什么是呼吸在踵?就不忍心不说一句: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有为理论。
      我拜师学医之路十分漫长,见过的名师高人不下数十人。我虽然是坚决的反西医药流派,但却是中医的异教徒,与正统理论常有逆反。但是医道是实证之道,医术是要靠人心的认可的。任何高深玄妙的理论、方法、技术只要与具体的治疗效果一碰,要么粉身碎骨,要么金光闪耀。什么四诊、脉诊,你会不等于你懂。
      二个所谓一流脉诊高手对同一个病人会给出大相庭径的结论和不同的处方,而治疗结果有三种可能:都冶不好、都冶好、其中一个有效。这不值得深思吗?!条条大路通北京,何况现代还有飞机呢!古代有吗?脉诊也要发展充实。
      古人见过长期用抗生素后的脉象吗?见过打了能量剂、胸腺肽、止血针、利尿剂~~后的脉象吗?你敢说你能够用脉诊断出患者用这些药后的短暂或长期反应?
      古人没实践过一个原本气血两虚的病人在用了高浓度能量剂后的假性,因此对这样的脉象就需要新的认识和归类,中医是实证的学问,是在不断总结中发展的学问,哪有象你这样拘泥的思维?
      即使同一门理论、技艺也是因人的经验、智力而有所差异。比如诊断汽车的毛病,水平差的要用传感捧东听听西测测(如脉诊),水平高一点的在旁边听听发动机声音就能淮确断定毛病在何处~~。中医四诊也是如此,脉诊仅是其中一法而己,多法合参,而並非望闻问为脉诊服务或归于脉诊!
      今后中医不仅用四诊,同样要有条件地利用光学成像、生化检验、ct、B超、核磁、生物导弹等等的“中性技术”。
      你如果想成为济生利众的中医,不改变自己僵化、拘泥的思维定式,必将走我以前的老路,可惜了光阴。     
      实际脉诊与望闻问一样,都有丰富的内容和永无止境的发展内涵。
      古人中许多圣、神、高医观人身气之五色辩病,难道是庸医?还有因特殊原因,医者不能触碰患者,不能面见患者,只能听说话声,难道就不治病了?如果你不治就要掉脑袋,你治不治?
      “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迫使一些中医练就过人的本领以谋生,以自保。岂脉诊一法乎?且脉诊亦出多门,各门代有高人出,岂某一门派独尊乎?中医本来是最活泼的,最能容纳的,最不拘泥的流派,因为,中医道法自然,月转斗移,一切应变。可惜千年来活变的道理隐遁了,死规僵矩留下来,害了多少学子幼青啊!想当年的华陀、仲景、  扁鹊读过我们这么多书?现在这样一代一代的学者巨著叠上去,还能不把中医压垮?”
      我一个师弟专攻脉诊,平时喜闭目搭脉,一天清晨来了一个在亲人陪同下齐双肘断肢(十几年前工伤)的病人看胃肠病,师弟看也不看闭目举手就要搭脉,那人只好爬在桌上伸上臂让他搭,师弟发现此人无腕臂后,转头问我‘不切脉怎知病?’。我说:我问过他家人了,说昨晚吃了冷的糯米团子,下半夜脐腹痛甚,吃点消食化积的药,放二个屁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