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简讲“永字八法”专题之四:转折之趯法

 家有学子 2016-09-24

第三十五集|趯法

转折之笔

钩与趯

|筆記|

1.转和折

今天这堂课讲“永”字八法第四笔:趯。以前讲过,趯有两个读音。一个音yuè,如尖锋行笔称之为趯锋。另外一个音tì,就是“永”字八法第四笔。这个“趯”究竟是什么?跟钩有什么不同?这要从什么是“转”,什么是“折”讲起。

1.1什么是转?

“转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词,“转”和“折”都是改变方向,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你看这个蓝色的点,它做了一个圆周运动,转了一圈,但是要问,它在什么时候改变方向呢?事实上它每时每刻、每一点上都在改变方向,但每一点改变的程度非常小,几乎感觉不到。所以说“转”是逐渐地改变方向

1.2什么是折?

现在换一个运动方式,你看这个蓝点在运动中经常突然改变方向,同样是走了一周回到原点。我们说,这次是沿着一条折线运动的,换句话说,“折”是运动中突然改变方向,所以“折”有明显的折角。

1.3书法中的“转”

上一堂课我讲到横竖各有三种形态,横笔的覆和仰这两条弧线,就属于转。竖笔的竖和裹也是转,都是圆周的一部分。

书法中当然也用折线,折线可以看作是两条线的组合,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闲”字,箭头所指,是横笔和竖笔的结合,也就是右上角,两笔交接的地方,我们称为一个节点

如果是竖笔接合横笔,那就是左下角,这是王羲之写的“妄”字,箭头所指,可以清楚地看到节点。

2.钩

明白了转折,理解书法上的钩趯就很容易了。简单地说,钩为转,趯为折

《说文解字》解释“钩”,说“曲也”。段玉裁注:“曲物曰钩”,弯曲的形状,就是一个钩。最早写为“句”,后来改为“勾”。以免和“句子”的“句”相混。金属制者为“鉤”,后来也改为“钩”了。

有没有想过,历史上什么时候写字有了钩?拿永字为例,在篆书和隶书中没有钩,草书连笔也没有钩,到行书一竖下面才现出了钩。这种钩,实际上就是一个带笔

 

连笔是把飞度的大圈写出来,这时候看不见钩,只看见圈,带笔只是一笔结束时拖带的痕迹,它指出飞度的方向,但大圈没有写出来。这个时候我们看见了一个钩。

钩在行草书中非常多,我这里举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几个字,箭头所指就是钩。

“情”字下面的“丹”也有一个钩。

“畅”字,你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在圆弧线上。

这个“宇”最后一竖,收笔算不算一个钩呢?虽然弯曲的幅度不大,但也可以归入钩。

后来学这一笔的不少,褚遂良《阴符经》里边就有这样的钩。

这个“也”字的一横的最后收笔,也是一个钩。我们称为横钩。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为”字,一个漂亮的转,也是钩。

类似的如文征明《游虎丘诗》“高”字,这个钩跟智永是一样的。

简言之:

钩为转;

来自于笔锋作弧线运动时的收尾带笔。

钩属于原来的弧线,不是独立的笔画。

3.趯

明白了什么是钩,再理解趯就很容易了。如果要下一个定义:趯就是分拆的钩。刚才讲过,钩原是弧线的收尾带笔,这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我称之为虚笔,有时带一笔,有时又不带,有人带一笔,有人却没有。

如果要把钩写成有确定性的笔画,那该怎么做呢?古人把钩和原来的主笔分拆开来,拆下来的钩,算做一个实笔,这就是趯。实笔都是要认真写好的,不能随便处理。这就保证了把钩写实、写好。

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前面两个行书的钩,实际上是虚的,只是写得快带出来的,后面智永这个趯,是精心写的,实在的,有用笔的。

再看这个隶书“光”字,最后的雁尾,就是一种拖带,但在真书中,变成向上的一趯。这可不是拖带出来的。

要注意,趯产生后,并不是说废除了钩,而增加了钩的表现形式。你看第30课中我讲到王羲之这个“将”字,左面一竖下面是趯,右面竖笔下来是钩。二者并用,就有富于变化的效果。

钩是转,而趯是两个笔画的结合,那就是折。

简言之:

趯是分拆的钩,为笔画之一,不是拖带;

趯必须连接主要笔画,不能单独表现。

趯和主笔连接后,两根线条形成一个折。

4.踆锋

钩为转,趯为折,趯当作单独一笔后,就产生了怎样把它连接到主笔上的问题,横竖撇捺四大笔画,都可以加上趯,我这里先以竖笔为例。把趯和主笔连接起来的动作,那就是30课中讲过的“踆锋”。

踆锋是一种小圈,它本身不是笔划,它只起到连接的作用。如写完竖笔,踆锋转圈,过渡到下一笔趯。

踆锋怎样转法,各家习惯不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踆锋的圈,往往形成了明显的“足跟”,好像一个人的脚。(两字为颜真卿《告身贴》)

你看同一个,同一个作品中,踆锋的大小也会不一样的。刚才那个踆锋圈比较大,这一个就小点了。

踆锋这个动作,甚至保持在印刷体字型中,没有这个足跟就不好看。

踆锋也有反方向转运的,褚遂良《阴符经》中的“推”字,提手旁就是一个例子。

横笔的趯,《阴符经》中也有反方向转动的。

以前我讲过,王羲之这个“将”字,左面竖笔下来,转了一个很小的圈,然后写趯,这些,大家在临贴时,都要小心地体会。

5.趯的位置和长短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趯由三样东西组成:一是主笔,如《告身贴》这个“外”字,主笔就是一竖;二是踆锋,一个小圈,或者说就是那个足跟;三是趯,三者缺一不可。

5.1趯的高低

趯的高低,是踆锋所决定的。趯通常的位置,就是放置在主笔的尾部,但有时候踆锋的圈比较大,趯就会移到上面。

你看《阴符经》中这个“出”字,中间一竖的趯,就写得很高,这跟“出”字的大圈有关。将来讲笔势的时候再加以解释。

这个“私”字,竖笔下面,是一个反趯,位置也相当高。

有些书家的趯相当低。你看《告身贴》这个“于”字,一竖下来,踆锋的圈比竖笔更低,然后趯出。看起来这个趯几乎要掉下来了。古人称之为“力士脱靴”。

5.2趯的左右

刚才讲的是趯的高低,受踆锋影响,趯的左右位置也有变化。通常是老老实实放在竖笔的中间,但未必每个书法家都是这样的,有些靠左,有些靠右。

就拿《告身贴》这个“于”来说,这个字是偏于左的,结果右下角好像少了一块。我有个学生,她以为这是印刷问题,拿到帖就用笔把这缺口给补上了。

后世书法家中,元朝赵孟頫的作品,也可以看到这样趯偏在左方的例子。

至于趯偏在右方,其实是踆锋多了一圈,你看《阴符经》这两个字竖笔下面的趯,右面凸了出来,这因为是转多了一圈。

5.3趯的长短

趯,究竟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其实长点短点都不要紧,最要紧是写得结实,不要飘。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长趯、短趯都有。

初唐书法家认为,趯不宜长,长则锋芒毕露,虞世南、欧阳询都喜欢用短趯。尤其是虞世南,有时候趯非常小,小到好像被蚊子叮一口,稍微有点肿就算趯了。

《玉堂禁经》说:“夫言欲挑还置之势者,元、行、乙、寸等字是也。”这四个字(元、行、乙、寸)都有趯,这里说“欲挑还置”,就是指写趯不宜长。

张旭《郎官石柱记》的趯,也是这样很小的。但是写得很结实。

唐代书法家强调把趯写厚实,力量送到底,如果写长了,就会有薄的感觉。你比较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宁可厚实,不要细薄,这是唐代立下的规矩。

踆锋和趯以前我们写过,有一个问题,就是以前写的时候,是一左到底,在这个地方,手在左面,那么你再要左,变成左左,就不行。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要驻锋,就是稍微回一下,然后是左—右。写的时候就这样子。来到这儿左,回一回,左—右,左,竖起来,右。中间你换一次手腕,对于下面的踆锋就会顺得多。而“永”字八法中间,就是换手腕的,这是努。所以你写的时候,你看来到这儿,左—右,好,手在右面了,这就方便了,下面是左—右,左右,刚刚好。三个来回。那么,我可以把它加粗点。这样你看,左—右,左—右,左—右,好。在这个地方趯出去。这儿呢,看起来好像少了一块,实际上是因为手向左,所带出来的。大家可以试一下。

本节要点:

钩为转,趯为折

三部分结合:主笔 踆锋 趯。

趯的高低、左右、长短。

思考题:

永字的趯,最后究竟是侧锋拖出,还是侧锋推出,还是尖锋趯出,哪一个好? 

反方向的趯比较方便快速,你是否认为应该多用反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