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 大椎穴取穴:当低头时,脖子后方最突出的,左右转动时,随头选择的棘突骨就是第七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就是大椎穴。艾灸大椎穴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主治发热、感冒症状。 合谷穴: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灸之可解表散寒治感冒引起的头项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风府穴: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风寒感冒初起,若能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则疾病即愈。病程中灸之,能迅速解除恶寒、鼻塞、流清涕、头痛等症状。但如果感冒日久,出现喉咙干痛、鼻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适宜灸了。 二、艾灸的禁忌 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因此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艾灸养生的10大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3、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4、施灸时要心情愉悦,放松,切不可生气。 5、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6、患有胃肠疾病的,艾灸期间不要吃食物,灸后半小时才可以吃饭。 7、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灸的时间短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10、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艾灸是非常好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但是艾灸的时候一定要选对穴位、时间、火候,同时对艾灸的禁忌也要了解,以防步入误区。 1、此类感冒患者饮食应该以清淡为宜,多吃一些性温、性平的食物,比如大米、柠檬、南瓜、红小豆等。 2、感冒时可以适当的喝一些热茶,但要避免不要太浓,生姜汤、牛奶、米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3、新鲜蔬菜和水果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吃寒凉性的食物,如柿子、豆腐、金银花、冷饮、可乐等。 4、在感冒期间,滋补、油腻的食物,例如猪肉、鸭肉等不要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