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教授讲伤寒 麻黄汤 (六十二)

 Dementia豆豆 2016-09-24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7)

  这一条论述太阳伤寒,迁延日久,服麻黄汤后可能发生鼻衄而解的情况,并指出欲衄的先兆及衄解的原因。“麻黄汤主之”应接于“此当发其汗”之后。

  太阳病,出现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如果其证迁延八九日不解,那么仍应该用麻黄汤发汗。如果药后病人出现不汗出而烦躁,属于表邪闭郁太甚,阳热内郁的大青龙汤证。“服药已,微除”,就是说稍稍出了一点汗,证候略有减轻,但是不彻底。为什么这个时候没有汗出而病愈呢?这是因为卫闭营实,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迁延了八、九天,使阳气受寒邪的郁遏太甚,即“阳气重故也”。这个时候即使用了麻黄汤,也仅仅能稍稍出一点汗,使卫分之邪稍减,而营中之邪却不能尽去。

  尽管如此,服药以后正气得药力之助,使阳气振奋,又可能出现战汗作解或鼻衄作解的情况。这两种自解的情况多见于邪气盛,体质也比较壮的病人。这一条说的是鼻衄作解的情况。鼻衄作解,又称为“红汗”,是邪气不能外解,阳郁太甚,内逼营分,迫血妄行,从清道鼻窍而出。汗血同源,邪气不能从汗解,那么可从衄而解。在衄解之前,因阳气发动,欲祛邪外出,正邪相争,患者常常出现烦热、畏光,或头晕等一些先兆证候。衄血之后,营分之寒邪可随之而去,诸证也随之而愈。这个过程或称为“衄以代汗”,或称为“出红汗”、“出大寒”。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48)

  这一条接着上一条再论太阳伤寒表实可自衄而解。

  “脉浮紧,发热身无汗”,属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无疑。太阳伤寒表实,如果未经发汗,那么阳气必然闭郁得较重,邪气内迫于营分。对于身体壮实的病人来说,他的机体发挥自然抗病能力,会有祛邪外出的转机,其途径常常是鼻衄。通过衄血,可以将营分的寒邪驱出体外。如果病人不能以衄血自愈,也可考虑施以针刺放血的办法。现在民间还在用这种办法治疗各种热病,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对那些外感所致的高热病人,用三棱针在曲池、少商、太阳穴等处放血,都能取得疗效。因此,对于临床上外感高热的病人发生鼻衄,也要想到可能是自解的机转,不要轻易地用犀角地黄汤等一些凉血之剂,以致冰伏邪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