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文化的起源

 天和图书馆21tc 2016-09-24
权威认证

  义薄云天   肝胆相照   尊享天佑熊业至臻云胆

云南天佑熊业制药有限公司

多年来,普遍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精神的图腾。殊不知,在8000年前,中华龙文化尚未诞生之时,熊文化早已蓬勃发展。而龙图腾的形象和精神,则是黄帝在统一华夏之后,在上古熊、牛、马、蛇等图腾特征的基础上演化、发展才诞生的!

熊作为华夏族的图腾,可谓根正苗红,因为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祖先——黄帝所在部落的姓氏,还是传说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信仰。史载黄帝有熊氏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早就有学者提出,上古部落的姓氏往往渊源于图腾名称,若果真如此,黄帝所在的有熊氏,自然也与熊图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如今,在黄帝故里河南省新郑市,还有一个村庄叫能(nài)庄村,据说原名为熊庄,因村民嫌不好听才改的。这会不会是黄帝氏族的熊图腾留存于今天的痕迹呢?至于夏,据《史记·夏本纪》,原本就是黄帝有熊氏的后裔,且文献中多有鲧、禹死后化熊的记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容成氏》篇讲禹听政三年后始为之号旗,制作了东、西、南、北、中五方之旗,其中将熊作为最重要的中正之旗的标志;还有目前被认为是夏文化遗存的二里头遗址出土铜牌上的饕餮纹,也有学者认为就是熊……这些都暗示了熊在夏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地位。

《山海经》载:熊山有穴,恒处神人,夏启冬闭!

冬闭,指熊冬季入穴冬眠;夏启,则说熊在春夏之际醒来、走出洞穴,甚至会带着在冬眠期间生育的熊宝宝,重返自然!

熊在冬眠期依然能生育新生命,被上古先民视为一种神奇的力量,顶礼膜拜,熊图腾应运而生,并诞生了中华熊文化!

《史记》载: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在继承父亲少典有熊国氏族部落首领职位后,以熊作为图腾,号轩辕氏,并自称熊的孩子。在如今河南新郑轩辕祠大门两侧,以石熊为镇祠之兽,而非常见的石狮!

黄帝的哥哥炎帝,以牛为图腾,号神农氏,大力发展农耕、医药事业。相传先有神农尝百草,而后有了《神农本草经》这一中华医学最早的中医药精髓,其中便有关于“熊白脂”入药的记载。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也是以黄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形式编撰而成。因此,专家学者认为:中华熊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同宗同源、相伴相生。中医药文化更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而对于了解传统中国文化,熊文化就更显不可或缺。

《左传》等史书中也有楚成王、晋灵公食用熊圣餐的记载。

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食熊圣餐是一件神圣而隆重的事情。

“图腾圣餐”是广泛流行的圣餐仪式的原始形式,在原始人看来,用图腾的血和肉作为圣餐厅,能够巩固他们与图腾的亲密关系,重新获得图腾的灵威。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今人多误解为“鱼与熊掌皆为珍馐美食,二者不可同时获得。进而演绎成二者皆为所欲,难于取舍。”

而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熊圣餐,作为精神层面的要求,是对熊图腾的崇拜,而绝非食鱼者贪图口腹之欲世俗饕徒的举动。

当然,熊作为一种动物之于人类,还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


                            熊经鸟申图

熊经!一个陌生的名词。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中大量医学内容轰动了全世界,其中就有“熊经鸟申”!

《庄子·刻意》文中写道:“吹呼吸,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意思是说模仿熊、鸟的活动形态,伸展肢体、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东汉、三国时期神医华佗的“五禽戏”,就是在“熊经鸟申”的基础上演化而来!


熊,作为一种图腾被先人崇拜。熊,作为一种动物被今人尊重。它恰如一位伟大的母亲愿意付出一切哺育后代而不求回报一样,用它身上的一切造福着人类,如熊胆!


我国最早关于熊胆入药的记载始见于《唐本草》,说熊胆“主治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疳疾心痛”。其中变为黄疸就是指现在的黄胆性肝炎,“疳疾”指肠胃病,而“心痛”泛指心脏本身病损所致的病证。

《食疗本草》云:熊胆“治惊痫,去心中涎,甚良”。其中的“心中涎”指“心脏部位的不良物质”。

《本草纲目》兽部有这样的记载:熊胆,苦入心,寒胜热,手少阴、厥阴、足阳明经药也。故能凉心平肝杀虫,为惊痫疰忤、翳障疳痔、虫牙蛔痛之剂焉。故能凉心平肝指的是:因肝阴虚或肾阴虚,引起的头痛、头晕昏、耳鸣耳聋,情绪易激动,口燥咽干等有治疗作用。

在“本草”类的十多部典籍或留存的药方中都明确的记载着熊胆治疗疑难杂症的神奇疗效。

近代药物学家陈仁山在其《药物出产辨》中记载“熊胆产于南者,为正道地

金有豫教授主编的《中国医药大辞典》中记载“熊胆产云南者,称云胆,品质最优;产于黑龙江、吉林者,则称东胆,产量最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