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频繁尿尿竟是这4种病!

 涂鸦吧 2016-09-24

什么情况下你会想频繁的上厕所?紧张、焦虑不安的时候、天气冷的的时候,水喝多了也会增加小便的频率,但如果只是次数多而量不多,则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哪些原因导致尿频症状的出现?哪些尿频是需要去医院检查的?……弄懂了这些,或许你就不会总在重要的场合“憋尿”了,就不会在电影的高潮因为尿急而悄悄离场了!

频繁尿尿竟是这4种病!

哪些原因导致尿频症状的出现?

常见的情况有以下3种:

膀胱太小装不下

美国新泽西州的妇产科医生Betsy A. B. Greenleaf指出,在饮水量正常的前提下(女性1.8-1.9升/天,男性2.3-2.8升/天),人平均每天排尿8次左右,半夜“起夜”一次也非常正常。

Greenleaf表示,膀胱大小和它能够承载尿量的多少有关,这也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人每次的排尿量约200毫升,如果你排尿次数增加的同时,量也小于这个数字,就可以把心放进肚子里了——没啥大事,不过是个体差异所造成的轻微尿频而已。

频繁尿尿竟是这4种病!

成年人膀胱平均可存储300-500毫升尿液,能装满7-11个玻璃杯。

尽管你可能听过体重和膀胱容量成正比的说法,但实际上体重不会影响膀胱的存储量大小。一般来说,在成年人中膀胱的平均体积还是十分稳定的。

喝水少易导致尿液浓缩

Greenleaf表示,喝水太少易导致尿液浓缩,而我们的膀胱对浓缩的尿液更加敏感,不断促使人产生尿意。所以,水适量补充即可,不能喝太多也不能喝太少哦~

频繁尿尿竟是这4种病!

膀胱括约肌太松

膀胱是一个囊性结构的储尿器官,与尿道相同的交界处有括约肌,可以控制尿液排出。如果括约肌过于松弛“兜不住”,就容易出现有尿憋不住,频繁跑厕所的现象,常见于怀孕和分娩后的女性。

频繁尿尿竟是这4种病!

哪些方法可以解决尿频症状?

如果是膀胱容量太小,你只要经常保持膀胱充盈,这样有助于增大膀胱容量,即使储尿量略微增加,人也不会轻易产生强烈尿意。从这个角度出发,适当憋尿,有意识地减少排尿次数是增加膀胱容量的有效方法。

就憋尿的程度而言,Greenleaf推荐以下方法,改善“易尿”体质:

第1-2天:无论有没有尿,每30分钟去一次厕所;

第3-4天:无论有没有尿,每45分钟去一次厕所;

第4-5天:无论有没有尿,每1小时去一次厕所,以此类推。

注:上述30分钟、45分钟和1小时只是一个大体的时间框架和思路,大家真正在做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时间安排,灵活运用。

哪些尿频是需要去医院检查的?

因排尿频率突然改变而导致的尿频是需要去医院检查的。如果一直尿频源于个体差异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那么不明原因地排尿频率突然增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可能和这些疾病有关:

●尿路感染或肾结石

尿路感染和肾结石都可对膀胱产生刺激作用,让人产生尿意。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的医学博士Tamara Bavendam表示,一般肾结石会伴有腰部的刀割样剧痛,尿路感染则可能同时出现尿痛和血尿。

●糖尿病

莫名其妙地出现多尿、尿频且没有其他症状,应高度怀疑是否由糖尿病所致,典型表现为:排尿次数和每次排尿的尿量同时增加。糖尿病患者葡萄糖代谢紊乱,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和多尿。

频繁尿尿竟是这4种病!

●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常见于中老年人,以尿急、尿频、尿失禁为主要特征,严重时也可出现尿失禁。目前认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并无实质性的膀胱病变,本病可能与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收缩和精神因素有关。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频多见于老年男性,常同时伴有尿线变细及排尿不畅等症状。有此症状的老年朋友,宜通过泌尿系B超以明确诊断,根据前列腺增生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

小结:通过排尿这个简单的动作可以让我们知道很多身体的变化,譬如尿液偏黄,可能是饮水量少或是上火的表现;尿液中带血可能是有泌尿感染、尿道疾病……因此,大家千万不可以忽视排尿的任何表现,这些都可以作为你判断相关疾病的症状。

本文综合:春雨悅读、大洋网、三九养生堂等

值班编辑;曹凡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