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最年轻的都已经是90后了,90后律师他们实际上充满朝气,特别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并且对律师行业充满激情。作为律师行业的新生力量是不容忽视的。60后、70后的律师作为律师当中的中坚力量,已经占领了律师大部分市场很多年了,暂时肯定是我们无法超越的,那么剩下我们中间的80后律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最长的都已经执业十多年了,有一些80后律师甚至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有一些也成为了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或者高级合伙人。我们80后律师前面有60后、70后律师,后面有90后的律师,作为80后的我们现在都在考虑怎样才能超越他们?怎么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发展自己?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大家听听,看有什么建议。超越中坚力量的60后、70后律师,我觉得我们首先就要对自己做一个定位。80后实际上在律师这个阶段都已经是一个夹层了,所以说在夹层中间的我们就必须要定位了,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想法,对自己以后怎么做要有一个想法了。我觉得定位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定位,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律师,包括拓展业务型的、开庭的、做疑难案件的、做非诉案件的等等。另一个定位实际上就是专业的定位,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有兴趣做什么样的专业。所以我觉得有两种定位,一个是对自己的定位,一个是对专业的定位。其实我今天的分享和二组的“青年律师培养的困惑”好像有一点关系,因为我是从我自己的角度,从我作为一个80后女律师的视角给各位前辈作了一个“青年律师培养的困惑”的不算回答的回答。刚才我说的定位的问题上,第一种情形对自己的定位,我是这样理解的:80后律师应该对自己首先有一个定位。律师从性格上区分有三种类型:开拓型、专业型、辅助型。性格开朗,朋友多,喜欢交际,喜欢应酬,案件来源广泛,那么我认为就属于开拓型的律师,这种律师不管在60后、70后、80后当中都存在。还有一种专业型律师,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有一种律师不太喜欢应酬,喜欢对案件或者专业领域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钻研,喜欢对某个专业中的法律知识喜欢论证等等,这种律师我认为是属于专业型律师。
辅助型律师,我认为是不太喜欢应酬,也不太适应高强度的律师压力,比如说有一些女律师以家庭为重,工作上需要按时上下班,案件中做辅助型工作的,那么属于辅助型律师。
定位以后,认为自己是偏向于刚才我所说的哪一种类型的律师以后,我认为如果是拓展型的律师业务水平稍微差一点,实际上是没有关系的,可以寻求专业型律师合作等等的其他方式来弥补。
专业型的律师,我认为应酬可以少一点,专心专研业务,成为某一类的法律专家,然后再通过和其他拓展型的律师合作的方式做案件。辅助型的律师如果做到细节、方案等待让合作的公司、律师挑不出毛病,那么这三种律师我认为在律师行业都可以很好地发展。
我认为没有一个律师既可以经常在外面应酬,拓展案源,那么又可以业务水平很高,同时办理案件、整理材料一丝不苟,全能地做到这些事情。律师内部需要分工细化,只要确定了自己偏向于三种律师类型中的一种,那么我认为不管是做到了三种类型当中的一种甚至是两种,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在这个律师行业就可以很好地发展下去了,这是我自己的看法,大家觉得不对,可以提出来。袁律师说的非常好:“擅长表达的去谈案,适合写作的撰写文章,写宣传文案。”我觉得每个人对自己要由一个定位,你不能像万金油什么都做,到最后什么都抓不到,我觉得这是我们80后的一个毛病,我自己也有这个毛病,现在正在改正。第二个定位,对自己的专业定位。因为这现在是律师发展的一个趋势。80后的律师想要在夹在中间的这个位置特别突出的话,就是前面有60后、70后律师,后面有90后律师追赶这种情况下想要特别突出的话,现在律师发展的一个趋势就要对自己有个定位,必须要选择一个领域,就是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一个定位。崔律师提到在团队里面,有时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专长。我觉得是对的,但总的来说,做到一个阶段了,自己要突破这个瓶颈了,就必须开始要开始对专业有一个定位了,刚才我说的是对自己性格的定位,现在我说的是对自己适合什么专业的定位。大到诉讼或者非诉讼,刑事或者民事区分进行定位,小到可以从金融资产管理、房地产业务、甚至婚姻家庭等等区分这些进行定位,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我自己认为现在律师市场的发展趋势是万金油的律师肯定会逐渐被专业型的律师取代。那么我们现在80后律师基本上确定了对自己的第一个定位了,即自己性格的定位了。那么现在思考的问题就应该放在第二个定位上面。我在我们所8个合伙人里面,第一个提出来我只做刑事案件,我从今年开始放弃我自己全部的民事案件,因为我觉得我对我自己专业的一个定位,准备做一个大的定位,做一个刑辩律师。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有65万,可能还多一点的人口,仅西昌市有13家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的人数有200多将近300人,我们所今年有94人了,我们所是一个综合型的律师事务所。在我们所内部已经组建了一个由8名律师,2名律师助理组成的十人律师刑事团队。确定做刑辩律师是我对自己的性格进行了一个定位,另外对自己的专业进行了一个定位,然后我准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下去。以前是万金油的律师,每年什么案件都在做,每年年底实际上对自己都有一个总结,今年民事案件有多少?刑事案件有多少?非诉讼案件有多少?法律顾问的有多少?那么几年以后到今年的时间来看的话,肯定是刑事案件偏多,所以我确定做刑辩律师。在陈铸律师的帮助下,今年我在我们律师事务所内部组建的刑事团队,今年1月份已经接受刑事案件将近20多件了,收费保密。现在这个阶段,专业化是律师的一个发展的趋势,以后会越来越细化,现在只是做一个大的尝试,我愿意做这个尝试,因为自古成功在尝试。也许几年过后,也许我会提出来,我只做毒品案件,或者只做职务犯罪案件,或者只做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案件,我只做这种更细化到这些种类的案件。我还有一个梦想,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几年后在西昌这座小城市考虑成立自己的刑辩律师事务所。可能上面有些看法,不够成熟、不够完整。但这是我作为一个80后女律师的一点妄言、一些不准确的定位,这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想法,跟大家探讨的一个内容,希望各位前辈多给我一点建议,让我更好地去做刑辩律师,更有信心,给我们80后律师指一条光明道路。我作为四组唯一一个做刑事案件的女律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主要是80后,特别是我自己的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和一些对律师的定位,希望大家多多指教,谢谢!